上海发布新措施,旨在加速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并推动标志性产品产业化。具体措施包括提升商业火箭和卫星的制造能力,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打造特色产业园,构建全球卫星通信网络系统,以及优化产业生态。上海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100+特色应用场景”,促进商业航天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 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显示了政府对该产业的雄心和支持力度。
🏭 商业火箭总装制造能力每年100发、商业卫星智能制造能力每年1000颗、应用终端批量制造能力每年100万个,体现了上海在商业航天制造方面的具体目标。
🏢 上海将重点打造商业火箭特色产业园、商业卫星及终端特色产业园,并带动培育300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旨在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形成“箭星网端”联动发展格局。
📡 建成信号覆盖全球的中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实现天基、空基、地基、海基全时域可达,将促进上海在商业航天应用领域的拓展,打造“100+特色应用场景”。
🌱 卫星超算、数据服务、海上发射及快速回收等平台设施加快建设,基本建成集测控中心、运维中心、数据中心为一体的配套设施能力体系,将优化产业生态,促进商业航天产业的健康发展。
【上海:到2027年 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财联社4月24日电,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规模放量,商业火箭总装制造能力每年100发、商业卫星智能制造能力每年1000颗、应用终端批量制造能力每年100万个。产业链发展集聚度提升,箭、星、网、端配套体系完善,集聚火箭、卫星、星座、终端链主,带动培育300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点打造商业火箭特色产业园、商业卫星及终端特色产业园,形成“箭星网端”联动发展格局。星座组网应用效应凸显,建成信号覆盖全球的中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实现天基、空基、地基、海基全时域可达,发挥上海大国重器装备集聚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优势,打造大飞机、邮轮、低空空联、个人通信等“100+特色应用场景”,形成规模推广效应。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布局,卫星超算、数据服务、海上发射及快速回收等平台设施加快建设,基本建成集测控中心、运维中心、数据中心为一体的配套设施能力体系,形成发展空间合理充足、专业人才梯队充沛、金融资本持续赋能、国际合作开花结果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