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4月24日 10:43
波音CEO喊话:我们不为中国造飞机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波音公司因中国航司拒收737 MAX飞机而面临挑战。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一事件背后的多重因素,包括市场争夺、供应链压力以及全球格局的重塑。波音在中国市场面临巨大损失,同时中国国产飞机C919的崛起也对其构成威胁。文章还探讨了中美科技博弈对航空制造业的影响,以及中国在技术自主方面的努力。长期来看,这场风波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大国博弈的缩影,预示着中国航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

✈️ 波音面临的市场挑战:中国市场是波音最大的海外市场,一旦中国航空公司拒收飞机,波音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中国国产飞机C919的崛起,以及空客在华市场的优势,都加剧了波音的市场压力。

⚙️ 供应链之战:波音的生产体系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而中国在稀土等原材料方面占据关键位置。中美脱钩可能对波音供应链造成冲击,空客则趁机加码中国市场,加强合作。

💡 格局之争:中美科技博弈是此次事件的深层背景。中国在航空制造领域的技术进步,以及对美国技术依赖的降低,都预示着未来航空制造业格局的变化。中国正在通过“以战逼研”的方式,积极寻求技术自主。

📉 波音的应对策略:波音公司计划将未交付的飞机转售他国,并可能通过降价等方式来维持销量。这反映了波音面临的压力,以及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中国航司退掉两架飞机后,波音急了。

昨日,波音CEO奥特伯格接受美媒CNBC访问时证实,几架原定交付给中国航空公司的737 MAX飞机已飞返美国,并指不少中国航司已表示拒绝接收波音新飞机。

奥特伯格表示,如果中国的航空公司不接收飞机,波音将停止为中国制造飞机,但他也承认:“如果我们看到中国市场关闭,那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简单说就是,你们不收,我也不伺候了。

然而,话虽强硬,背后却是底气不足,据美媒报道,波音最初运往中国的41架飞机已开始生产,另外9架计划于今年交付。

这家曾经全球航空霸主的公司,如今正站在十字路口。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熄火冷却,波音其实没有太多选择。

波音方面坦承,如果拒收情况不改善,将把原计划交付给中国的飞机转售他国。

从表面看,这是中国退飞机,波音喊狠话,但实际上,这背后藏着三场硬仗:一场市场争夺战、一场供应链生死战、一场全球格局重塑战。

首先是市场争夺战。

我们来看几个数据:

去年,波音的营收为670亿美元,而据伯恩斯坦预测,如果中国航空公司全面拒收这50架飞机,波音将直接损失超12亿美元。

这个数字,可能还保守了。

因为波音对中国,不只是一个客户那么简单,这是他们最大的海外市场,是他们为数不多还寄希望扳回一局的“救命稻草”。

在全球航空市场,中国的体量摆在那: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占全球飞机交付总量的21%,堪称“兵家必争之地”。

反观波音飞机这些年一系列安全事件背后,并没有影响中国航司的“大单”。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这些年,中国飞机产能也确实在不断加速。

从飞机需求来看,中国将窄体C919定位为波音737 MAX和空客A320neo的替代机型。

从产能爬坡节奏来看,C919飞机在2024年~2029年的产能分别规划为50架、75架、100架、150架、150架、200架。

不仅仅是中国商飞产能日渐提高,新的关税格局必然让波音的欧洲竞争对手空客获得优势。

中国悄然崛起,空客天降福音,所以当波音两架飞机“打道回府”,其实打疼的,是波音的神经。


接着,是供应链之战。

别以为波音和中国没那么深的绑定。

波音在中国舟山设有一个波音737完工与交付中心,负责最后的装潢和检测流程。这些退回美国的737 MAX飞机,原本就是在那里“出生”的。

这并不是重点,毕竟舟山只负责波音飞机的最后装潢。

但波音的生产体系高度依赖全球协同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长期以来在一些原材料方面占据供应链关键位置。

比方说:稀土。

众所周知,美国有70%的稀土产品依赖中国进口,没有稀土,波音的日子将会举步维艰,甚至连生产喷气发动机、飞机雷达和通信设备、导航用的传感器都很困难。

一旦中美脱钩持续升级,波音的供应链势必受到更深冲击,而空客趁机加码中国市场,与中国合作更深、供应链更稳,甚至2023年开出“在天津为中国开辟第二条定制生产线”的诚意价。

这一进一退,波音的劣势就会逐渐被放大。

第三,是格局之争。

这不仅是航空领域之间的竞争,更是中美科技博弈的缩影。

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味:中国商飞的C919飞机,虽然已经开始试飞和商业运营,但其核心零部件仍有不少依赖美企,比如GE航空、霍尼韦尔、RTX等。

换句话说,中国虽然造出了“骨架”,但“心脏”还握在美国人手中。

航空制造领域,中国有稀土,美国有技术。

这也是外界担心的点:一旦美国像对华为一样“掐脖子”,C919会不会被“锁喉”?

但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国。

我们看到的是:此前有多家外媒指出,中方不光拒收波音飞机,还暂停从美国公司采购航空相关零部件,这种“以战逼研”的态度,说明中国正在为可能到来的断供做技术备胎。

就像芯片领域,美国越卡,中国越拼,华为、寒武纪、中芯国际接连突围,再到最近AI之争,杭州六小龙迅速崛起,每一轮产业升级背后,中国都迸发出了惊人的战力。

如果未来在飞机领域也实现国产替代,那么波音的失去,可能就是整个中国市场的机会。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波音飞机拒收风波,谁赢了?”

短期看,是双输。

波音损失订单,中国航空公司接收计划受阻,旅客可能要面对机票涨价,相关产业链也出现不确定性。

但长期看,至少在航空制造领域,中国不会输,因为真正的强大,是你随时能自给自足,而不是依赖别人不脱钩。

这一次对波音的强硬拒绝,既是商业选择,也是战略信号。

这是一场“制造能力”的内力修炼,是一轮“核心技术”的攻坚破局。波音感受到的不是一个客户的离开,而是另一个竞争对手正在崛起。

当“中国制造”开始在航空产业链高端站稳脚跟,波音就不只是失去订单,而是失去未来。

对于当下的中美关税格局,坦白说,波音注定是“棋子”,能选择的不多。

波音方面披露,“有很多客户已寻求MAX飞机,我们不会等太久,我不会让这件事破坏公司的复苏。”

你以为波音CEO喊话是在对中国施压?

不,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在向世界宣布:我快撑不住了……

此前,波音报告称,一季度亏损小于预期,且飞机产量增加,尤其计划今年每月生产38架波音737机型新飞机。

不光有中国没接收的50架飞机,如此高产能背后要想让飞机都有销路,高低得来一轮“促销诚意价”吧?

有意思的是,昨天特朗普突然流露出“服软”迹象,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位白宫高级官员表示,对华关税可能会降至大约50%至65%之间。

这也不奇怪,毕竟再打下去,还会有什么离谱新闻都不会让人奇怪。

所以,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商业谈判,而是一轮产业革命的引线。波音与中国的纠葛,折射的是大国博弈下,谁能抓住下一个风口。

从这一刻起,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波音 中国 航空 供应链 中美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