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妮 2025-04-23 23:04 广东
厉害的作家,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写作法。
其实很多文学院,一直都在用这套读写法默默地训练专业写作者。
下周开课!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学习↑
01
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我有阅读饥渴症,只要一有时间就会阅读。阅读就像喝水、呼吸那样自然得让我都忘记了它的重要。我从鲁迅和萨特的小说里学习如何冷峻地思考问题,从卡夫卡和加缪那里学习如何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现实,从福克纳那里学习如何细腻地描写,从马尔克斯的小说里学习天马行空的想象......
因为阅读,写作才会有坐标。只有建立写作的坐标,知道前人达到了怎样的高度,我们才有可能在前人的肩膀上起跳。
——东西
茅盾文学奖得主
02
如何用“卡夫卡式叙述”构建小说故事?
小说的“故事性”诉求是不能忽略的,尽管它可能会以一种陌生的、多重的甚至不易把握的方式来完成。
而卡夫卡的《城堡》,是从古典方式向现代方式“过渡”的重要节点,当我们拿出自己全部的热情和足够的耐心,将《城堡》不断拆解,捣碎,文本里的一切可能,一切创造的、精妙的和突出的都将补益于我们的创作——这既有利于我们理解传统方式,也有利于理解现代方式。
——李浩
鲁迅文学奖得主
03
如何写出具有时空穿透力的城市文学?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写小说的人要找到写作内容和个人经验的联结点,在你思考最多也最深的领域,处理你最珍贵、最深刻的生命经验。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写给未来的作品,历经百年而光华依旧。菲茨杰拉德写透了这种生命体验,他对城市文学的书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历经百年后,依然是极具想象力、穿透力和生命力的象征式存在,至今启示着一代代的城市生活书写者。
——蔡东
鲁迅文学奖得主
04
如何写出贴近时代脉搏的小说?
一个好的故事,一定能够概括时代。一个好故事,能容纳人的种种需求,能反思时代、人性,还得带劲、有意思。
——石一枫
鲁迅文学奖得主
05
如何写出小说的思想性?
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只有当他的写作摆脱了灵感的那一天,才是进入到了文学最艰难的地方,才是触碰到了文学的核心。
而已经离开世界六十多年的加缪,他的作品和他的思想依然闪耀着特殊的光芒,重读《局外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今天的局限性与生命的可能性。一个写作者,不可能不对这样内在而关键的主题作出思考,它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王威廉
十月文学奖得主
06
如何写出有分量的爱情小说?
小说的爱情题材最容易写,也最让读者着迷,但爱情小说要写好却不容易,大家都可以写,那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独特在哪里?
《霍乱时期的爱情》其实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其中最让我着迷的是马尔克斯的想象力,在他的小说中,细节的繁殖能力、情节的生长能力都极为强劲。也因此,小说的逻辑是结实的,初读感觉怎么可以这样?但读后都是信服的。这种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力量,也对小说的叙事做出了巨大贡献,要学会怎么叙述,马尔克斯是极好的老师。
胡学文
——鲁迅文学奖得主
为什么要加入我们?
01
精选5位文学巨匠经典之作
一站摸透作家们不说的创作诀窍
为什么要读这五本书?
20世纪的西方经典小说,埋藏着空前多样的文学流派与艺术表现手法。随便翻开一本,都是小说叙事、人物塑造、心理描写等各种创新手法的教科书。
我们可以跟着《城堡》学习如何建立隐喻,又要如何让虚构的世界变得真实可信——
卡夫卡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城堡》是他三部长篇里最长,也最有卡夫卡特色的,被公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卡夫卡将隐喻变成了小说最为核心和最被注意的部分,甚至因此被后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城堡》阐释学”;
来自南方周末音频:李浩:如何设计小说的故事讲述方式?
我们可以跟着《了不起的盖茨比》学如何选择叙事视角——
菲茨杰拉德,被誉为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曾入选过美国学术界权威的百部小说,位居第二。作者用“助手的有限视角,讲述侦探的破案故事”,塑造了一个有余味的形象,这也是后来大部分侦探小说会用到的经典视角;
我们可以跟着《太阳照常升起》学习如何让故事更有感染力——
海明威在小说里并没把自己的思想和情绪直接通过文字抒发,但你却能从他朴素的白描里时刻感受到这种情绪的存在,《太阳照常升起》就是这种写法的典型;
我们可以跟着《局外人》学习“零度写作”法——
加缪的哲理小说《局外人》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局外人”成为了整个西方文学和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我们可以跟着《霍乱时期的爱情》学习爱情小说的写法——
马尔克斯获诺奖三年后的首部长篇《霍乱时期的爱情》,描写世间爱情的百态,被誉为一本“爱情教科书”,小说为我们做了很多关于细节描写的示范;
写作中会涉及的方方面面,这几本书基本都有所涵盖。更重要的是,课程并不会局限于这5本书,而是会由此生发,多部作品对比分析,由此搭建从入门到进阶的阅读体系。
(往期小说阅读写作训练营学员,如需参与复训,仅需249元,报名后可联系班主任退差价。)
02
跟着茅奖鲁奖作家拆解经典
提升写作力
跟着作家们一起阅读拆解的好处是,能看到很多我们自己阅读时看不到的风景:
我们自己读,关注点可能都在男女主角的爱情上,但鲁迅文学奖得主胡学文从中剖析出了马尔克斯的创作手法:
小说一开篇,就是德圣阿莫尔自杀,医生乌尔比诺去查看遗体,而他还有另一层身份——死者的朋友。
这时他的心情应该很复杂,但如果直接写他沉重而悲痛,就太直白没味道。
那应该怎么呈现呢?
马尔克斯写道:
“他用食指和拇指肚像拈起一枝鲜花似的掀开毯子的边缘,以一种神圣的稳重,一寸一寸地让尸体显露出来。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浑身赤裸,躯体僵硬而扭曲,两只眼睁着,肤色发蓝,仿佛比前一晚老了五十岁。他瞳孔透明,须发泛黄,肚皮上横着一道旧伤痕,还留有很多缝合时打的结。由于拄着双拐行动十分吃力,他的躯干和手臂就像划船的苦役犯一样粗壮有力,而他那无力的双腿却像孤儿的两条细腿似的。”
不到200字的描写,在作家胡学文看来,至少暗藏了三个写作技巧。
一是展示而非告知,用细节去呈现人物的心情和身份。
如果写“乌尔比诺揭开毯子”,那我们只能知道他在查看。
但马尔克斯写“用食指和拇指、一寸一寸”,这样具体的动作,既是作为医生的细心和稳重,又有作为朋友的悲痛和对死者的敬重。
二是伏笔要巧妙地埋在细节之中。
肚皮上的伤疤透露了德圣阿莫尔的身份。乌尔比诺和他虽然是朋友,但对他的过往并不了解,也为下文德圣阿莫尔在信中坦露的秘密作了铺垫。
三是细节描写也讲究顺序,类似于电影里的运镜,比如从上往下,先整体后部分。
而这个片段里所含的技艺,还仅仅只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冰山一角,当你跟着讲师细细读来时,会发现每一个字甚至是每一个标点都有它的作用。
还有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我们可能记住了悲情的故事、盖茨比的神秘感以及他出场时那饱含深意的笑。
但鲁迅文学奖得主蔡东却会去分析盖茨比是哪一章出场,又是如何出场的,由此发现菲茨杰拉德几乎是用浸染的方式,设置“盖茨比是谁”的悬念,再一层一层铺垫,让盖茨比的出场不停延宕,渲染人物的传奇色彩。
类似这样的写作技巧分析,在课程中比比皆是,6位老师光讲稿就差不多14万字!
03
五步读写法
打通阅读写作闭环
和“15分钟读完一本书”“21天成为写作高手”的速成课不同,我们会通过“沉浸阅读-分析阅读-背景阅读”三次阅读,然后进行实战写作,再由老师点评,真正“授人以渔”,让你可以学完后举一反三,真正让阅读为写作赋能。
课程还将布置1次实战小说作业,并由讲师或南周助教团点评。
(往期《阅读写作营》作业点评)
如果你也想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习得大作家们的创作技法,诚挚邀请你加入《南方周末小说阅读写作实战营:小说家的黄金读写法》。
更多文学好课
点击南周书院店铺了解详情
↓↓↓
更多文学好课
福利赠书 | 写作答疑 | 干货资料
欢迎关注“南周书院”
在这里,看见生活,看见自己
(本文为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