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坚持到底一定是好事吗?
很多人似乎都有个感觉:
虽然正在经历一些
不美好的时刻
但依然不想
或不确定是否真的到了
必须结束的时刻

哪怕要结束
也想体面
也想不受伤
也想将结束的负面影响
降到最低

什么时候才能真的确定
要狠下心结束一段关系了?

在一段关系里

自我认知的欺骗
其实很常见
当你开始想用
所谓体面的方式来结束
其实就是已经到了
要结束的时候

这种强烈的「自我洗脑」

是一种对毅力的美化
它来自于
事情的困难程度
等同于
事情的价值程度
这会动摇到人性的自恋
我们自然难以割舍
自我认知欺骗的逻辑是:
当你在思考和描述一段关系时
已经开始刻意省略关键矛盾
千万不要合理化
TA对你的伤害
那些你本想自我安慰
但旁人却劝你的
往往才是关键矛盾

一方面是沉没成本的考量

在一段关系/事物上

投入了数年的时间和精力

这时候要放弃

就意味着要舍弃过去的努力

更意味着要否定

那时努力的自己

另一方面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
长期的关系
就会衍生出责任感
但有一点需要警惕:
这时候的责任感
有时会变成
「人造责任感」
比如在现实层面里
你已经丧失了
对关系的感受
失去了它对你的
正向扶持和滋养
但在意识层面
你却因关系身份和标签
一直固守在所谓的
责任里无法摆脱

曾经认为的无法结束

其实是生活惯性
和身份惯性带来的假象
因为关系内的责任感
已经和你的真实链接脱钩
而这些外部的绑定
还会常常被误读为爱的延续
健康稳定的关系
会稳稳地托举和滋养你
关系的本质
是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不是一名疲惫的「演员」
请记住
在错误的关系里坚持
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诚实


开车的时候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地图导航语:
「您已偏航
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

生而为人
在人生的轨道上难免偏航
有时会困在一个不合适的岗位
一段有毒的关系
一阵困顿迷茫的日子里

这时比起「努力坚持
「相信自己可以力挽狂澜
更重要的是
保持觉察的能力
学会不断地探问内心

我们实在无需过度美化「毅力」
有时及时止损
是更勇敢、更有智慧的事

你有碰到过哪些
想要结束关系的时刻呢?
我们留言区见呀~

来给自己点首歌吧
晚安,明天见

 来源  | 南山区融媒体中心 文字整合自网络

 编辑  | 董非 王晴

 校对  | 郑剑锋

 审核  | 田晨夕

 监制  | 戴洁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本条微信部分图片由AI生成
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