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团旗下以自营模式运营的即时零售业务小象超市在长沙开城,进一步布局华中市场。在不断开城的同时,小象超市或许还将拓展到线下,从而打破线上与线下的边界。
继不久前在本月初有传言称,小象超市或开设实体零售店、布局线下市场,并聚焦社区折扣方向、对标盒马NB后。日前有消息源透露,小象超市或将启动线下业务,但在具体的店型上除了考虑对标盒马NB之外,还在考察对标盒马鲜生的可能性。
据称,小象超市线下业务目前已启动工程、营运等相关岗位的招聘。较早前相关消息则显示,小象超市已开始从盒马挖人,并且其线下店首店或将落地苏州,“因为小象超市若在苏州先行试点,不仅能避开竞争激烈的上海零售市场,在供应链、物流等环节还能被上海辐射到”。
至于小象超市的线下业务为什么在对标盒马NB之外,还看向了盒马鲜生,有观点就认为,“盒马NB客群太‘沉’,小象希望能与之错开客群。而且由类似盒马鲜生的大店向盒马NB之类社区店的拓展相对容易,反之则会更难,由于两种店型客群不同,先占领高客群,后续可能性也更多”。
截至目前,美团方面尚未对此进行回应。但要注意的是,此前美团方面确实曾多次尝试探索线下零售市场。例如早在2017年,美团便曾趁着新零售的风潮推出掌鱼生鲜,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随后在2018年又推出小象生鲜项目,并设下了一年开20家店的目标。但就在不久后,小象生鲜所有门店宣告关停。
此前在今年3月曾有消息源透露,CEO王兴在美团成立15周年之际召开的总监级别以上内部沟通会上,曾透露其在美团的第二个十年将重点的三个方向,食杂零售就是其中之一。
美团之所以会执着于线下零售市场,自然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增量,以及通过更搭建更庞大的业务体系,来获得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君不见,被美团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即时零售,近年来的市场竞争就已经日益激烈。
而且打破线上线下边界这件事,也已经有一众参与者在做。例如,“京东七鲜”此前就宣布仓店建设全面提速换挡,将于今年6月底前,在天津区域新增20家仓店。盒马方面则在2024年8月重启前置仓业务,原因是“在盒马门店已经非常密集的城市,仍存在一些鲜生店暂时覆盖不到的区域”。
那么对于如今的美团来说,为什么会是小象超市来承担这一使命呢?抛开历史因素不谈,采取自营模式、与基于聚合模式即时零售业务美团闪购差异化发展的小象超市,其实本就带有探路先锋的色彩。
据《商业观察家》今年3月的相关报道显示,小象超市日单量已突破200万单。按照单量计算,小象超市就已经在国内自营前置仓生鲜到家市场中排行第一。换而言之,在自营前置仓这个赛道,小象超市已经打下一定的基础。
所以开辟新战场也好,干扰竞争对手的视线也罢,在这种情况下小象超市探索新的方向也是应有之义。
至于小象超市线下业务为什么要对标盒马?或许是因为两者都背靠互联网大厂,有着类似的出身。又或者是因为盒马是新零售的“代表”,而且美团最初探索线下市场时便曾以其为目标。
最为重要的原因,或许是在经过多年摸索、先后尝试了十余种业态后,盒马已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即盒马鲜生与盒马NB。而且此前在2024年年底,盒马CEO严筱磊也曾发布内部信宣布,该公司在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的基础上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可问题是盒马虽然证明了这个赛道的价值,但相关经验并不属于美团。当下对于美团而言,小象超市线下业务究竟是对标盒马鲜生、还是盒马NB,依旧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毕竟两者各有优劣。但导致美团方面迟迟未能做出选择的核心原因,或许就在于盒马鲜生与盒马NB的一个共性,即对供应链的依赖。
当初美团之所以能“丝滑”地从餐饮外卖赛道跨越至即时零售赛道,其引以为傲的骑手队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也是他们最深的护城河。但在线下市场,相比履约能力,商品力与供应链能力的重要性则更加凸显,而且如今传统商超同样也在抢夺供应链资源。
如果说在即时零售赛道迎战七鲜、盒马、山姆,美团还是主场作战,那么进入线下美团就是来到了客场。但是话又说回来, 对于小象超市、美团,乃至所有的互联网大厂而言,即便是选错了方向,终归也要好过止步不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