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牛牛头条 04月22日 20:10
4月淨流入超1800億港元!南向資金持續買入港股,科技股備受青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港股市场迎来内地南向资金的强劲买入,4月以来净买入额超1800亿港元,今年累计净买入额超6200亿港元,远超去年同期。这反映了内资对港股后市的信心,以及互联互通机制的显著成效。南向资金主要买入科技股和高股息股,推动了相关板块的估值修复。多家机构预测,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有望继续支撑港股市场回升。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已超过6200亿港元,远超去年同期。仅4月22日,净买入额就超过210亿港元,刷新历史纪录。

📈 资金流向与行业偏好:南向资金的买入呈现“哑铃策略”,主要集中在科技(专业零售、软件服务等)和红利(银行与其他金融)两大方向。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科技股备受青睐。

💡 驱动因素与市场影响:经济数据向好、地产市场回暖以及DeepSeek等AI概念的兴起,都推动了南向资金的流入。南向资金成为港股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对冲了外资流出的压力,并推动了港股市场的估值修复。

港股市场再次迎来南向资金的强劲买入。

4月22日,内地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流入港股市场超210亿港元,4月以来的净买入金额超1800亿港元,今年以来的净买入金额超6200亿港元,远超去年同期。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持续大额净买入,体现了内资资金对港股市场后市表现的信心,也代表着互联互通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南向资金净买入超210亿港元

在近期港股市场持续震荡的过程中,南向资金再次加大了买入力度。

4月22日,内地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达213.60亿港元,刷新历史第12高纪录,显示出南向资金对港股市场的强烈信心。

事实上,自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对港股的流入规模持续扩大。截至4月22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入6258.22亿港元。具体来看,内地南向资金通过沪市港股通净流入4167.52亿港元,通过深市港股通净流入2090.70亿港元。

从历史数据来看,南向资金对港股市场的青睐并非一朝一夕。自2021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加码港股,2024年全年净流入额更是超过8000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进入2025年,南向资金的流入速度进一步加快,今年1月南向资金净买入1255.92亿港元,2月净买入1527.78亿港元,3月净买入1602.82亿港元,4月以来再次净买入1871.69亿港元。

对于今年来南向资金加大买入力度的原因,华泰证券认为,一方面是经济、地产数据出现积极信号,多项数据指向经济企稳,内地地产市场走势也有所回暖且风险房企处置释放积极信号;另一方面是DeepSeek的出圈改变全球对中国AI产业的预期和全球资产配置逻辑,叠加阿里等主要AI标的入选港股通,驱动南向资金配置具备AI产业景气和稀缺性的港股龙头。

港股科技股备受青睐

南向资金具体买入股票方面,港股科技股备受青睐。Wind数据显示,根据每日前十大活跃个股的成交情况统计,近3个月以来,内地南向资金净买入 阿里巴巴-W (09988.HK) 948.32亿港元,净买入 腾讯控股 (00700.HK) 198.48亿元,净买入 中国移动 (00941.HK)小米集团-W (01810.HK)盈富基金 (02800.HK) 等股票的金额也在100亿港元以上。

据招商证券研究,从细分行业来看,南向资金的购买行为呈现“哑铃策略”,净流入主要分布在科技(专业零售、软件服务、生物科技与汽车)和红利(银行与其他金融)两个方向,而对于传统的建筑、地产、能源等顺周期方向买入相对较少。

华夏基金认为,DeepSeek带来国产AI产业链的估值重塑,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汇聚国产AI核心资产,上游芯片、算力、模型和下游软件、硬件制造企业均有所覆盖,年初以来吸引了大量南向资金流入。

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资产波动较大,红利板块企业多为经营稳定、业绩稳健、现金流充沛的银行、公用事业央国企,ROE和分红比例稳定,股东回报意愿和能力均较强,其防御属性能够有效平滑波动。

南向资金或持续流入港股市场

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对港股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南向资金成为港股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对冲了外资流出的压力。在近期港股市场震荡调整的背景下,南向资金的逆势流入有效缓冲了市场的下跌压力。另一方面,南向资金的流入也推动了港股市场的估值修复。随着南向资金对科技股和高股息股的集中加仓,相关板块的估值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展望后市,多家机构预计,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有望继续支撑港股市场估值回升。华泰证券表示,多重因素或持续推动南向资金流入港股市场:

首先,DeepSeek为首的中国AI产业发展或将持续推动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其中主要标的大多在港股。

其次,以提振消费为重点全面扩大内需是今年政策的重点,港股市场集中了不少“稀缺性”新消费标的,包括国产美妆、休闲商品(如盲盒)等众多新消费龙头股皆在港股上市,或吸引南向持续增配新消费标的。

此外,资本市场政策端,两地将共同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包括推动更多内地和国际优质企业来港上市、推动发布《香港资本市场白皮书》提升资本市场水平、在港打造全球产业合作高地并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想了解市场如何解读?牛牛AI上线!精准解答,全方位洞察,掌握关键机会!

编辑/rice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港股通 南向资金 科技股 估值修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