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4月22日 11:24
环保还能赚钱?这些重复使用商业模式正在疯狂圈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环保与商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重点关注了全球范围内通过重复使用包装减少塑料污染的创新案例。从越南的玻璃瓶水革命到印度的餐具银行,再到南非的散装零售模式,这些案例展示了商业创新在减少环境负担的同时,也能带来经济效益。文章强调了合作、创新和政策支持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呼吁进一步扩大重复使用模式的应用范围,共同应对环境挑战。

♻️ 越南Glassia公司通过提供可重复使用的玻璃瓶装水,革新了高端酒店的饮用水供应模式。客户可以订购玻璃瓶水,或定制可重复使用的瓶子,Glassia负责回收、清洗和再利用,每个瓶子平均可重复使用30次。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塑料瓶的使用,还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创造就业机会,支持了当地经济。

💧 印尼Danone与初创公司IZIFILL合作,推出了智能水站项目。消费者可以使用自己的容器在智能饮水机上接取AQUA品牌的矿泉水,从而减少对一次性塑料瓶的依赖。此举降低了包装成本,减少了环境影响,并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扩大项目规模。

🥡 德国Vytal Global公司提供了全球最大的可重复使用包装及服务平台,与餐厅、外卖服务等合作,提供免费借用和归还的包装服务。消费者通过App注册,可以在合作地点免费借用和归还包装,超时收取费用。Vytal已在全球减少了1500万个一次性餐饮器具的使用。

🧺 印度Infinity Box公司为企业餐饮提供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容器,负责清洗、消毒,并重新投入使用。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外卖平台选择使用Infinity Box的可重复使用容器。该公司平均每天可避免约7万个一次性包装,显著降低了塑料污染和资源消耗。

🛍️ 南非Smartfill公司通过物联网技术,开发了低成本的智能分装机,为零售商和消费者提供智能、可持续的无包装产品分发系统。消费者可以自带容器购买散装食品和清洁用品,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成本。Smartfill的解决方案提高了零售商的毛利率,减少了环境损害,并使产品对消费者更实惠。

当环保遇上商业

滴~所有地球人,你有一封地球来信: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今年我们的主题是“我们的能源,我们的星球”,我们支持可再生能源,减缓气候变化,希望能终止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全球塑料生产的原料99%来自化石能源。当我们扔掉今天的外卖盒、矿泉水瓶时,这些塑料垃圾正在以每分钟100万件的速度填满地球。

该如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对塑料制品的依赖?要环境保护还是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和经济从来都不是单选题!

重复使用模式不仅能减少80%污染,还能让参与者利润提升30%。到2030年,全球可重复使用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星巴克、联合利华等跨国巨头已纷纷押注可重复使用包装,中国《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也规定寄递企业应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编写了《Reuse in the Global South》,重点介绍了南半球的重复使用商业创新实践案例。在这个地球日,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危机,更是商业创新的无限可能。

图丨报告截图

饮料行业 - 让"瓶子"活100次

越南Glassia:高端酒店的“玻璃瓶水革命”

Glassia是一家为高端酒店、度假村、餐厅提供用可重复使用的玻璃瓶装的高品质饮用水公司,在越南创造无塑料和循环瓶装水产品及清洁服务。Glassia生产和销售高品质的玻璃瓶饮用水,同时负责瓶子的回收和重复使用,每个瓶子平均可重复使用30次,以降低成本并推动企业转向重复使用模式。

图丨Glassia

采用押金制+上门回收的运营模式:

图丨Glassia

Glassia的玻璃瓶比一次性塑料瓶仅贵5-7美分/次,长期更省钱,目前已服务60+企业,计划进军菲律宾、柬埔寨。已减少600万+塑料瓶使用,通过重复填装预估可减少350吨二氧化碳排放,铝制瓶盖可回收,玻璃瓶破损后回炉重造,还在当地创造清洗、物流等岗位,支持本地经济。

图丨vietnamcirculareconomy

印尼Danone:让“打水”回归日常

印尼Danone与初创公司IZIFILL合作,推出智能水站项目,在大学和美食广场试点智能饮水机和可重复使用的水壶,旨在提供可持续的饮用水解决方案。消费者通过扫描水站上的二维码,可使用自己的容器接取AQUA品牌的矿泉水,选择热水或冷水,并按需调整水量。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品牌水的需求,还减少了对一次性塑料瓶的依赖。目前正在雅加达的一所大学、巴厘岛的一所大学和三个美食广场进行试点。

图丨IZIFILL

智能水站项目通过优化成本,使再利用模式在大规模应用中更具经济可行性。达能印尼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降低了包装成本,还通过减少塑料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间接节省了资源和成本。自2023年11月试点以来,该项目已减少约2300个一次性塑料瓶的使用,并计划在一年内将这一数字翻倍。

图丨IZIFILL

外卖食品 - 餐盒"永生"计划

Vytal Global:用重用包装征服多国外卖族

Vytal 是一家德国初创公司,运营着全球最大的可重复使用包装及服务平台。该公司通过与餐厅、外卖服务、食堂和超市等合作,提供可重复使用的食品和饮料包装。该公司还推出了VyEES子公司,专注于活动和娱乐行业,倡导可重复使用包装。

图丨Vytal

Vytal的服务对终端用户免费,消费者通过Vytal应用程序注册后,可以在任何合作地点免费借用和归还包装,14天内免费归还,超期收取费用(如4欧元购买费)。

Vytal 目前在22个国家/地区运营,拥有800,000名应用程序用户7,000家餐馆合作伙伴。主要企业合作伙伴包括百事可乐、肯德基、达美乐披萨和Uber Eats。自成立以来,Vytal在全球范围内已减少使用1500万个一次性餐饮器具。

近日,Vytal Global成功筹集到1420万欧元的增长资金,新资金将增强Vytal的技术驱动型解决方案,使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说更加无缝且更具成本效益。它还将通过品牌合作和消费者参与释放新的经济效益。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将推动Vytal在美国扩张。

图丨Vytal

印度Infinity Box:公司食堂的"餐具银行"

Infinity Box是印度最大的可重复使用餐具平台,与企业客户合作,为大型餐饮业提供可重复使用的食品包装。目前在孟买、德里、海得拉巴和班加罗尔的七个运营中心大约 60 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客户包括全球银行、服装公司、医院、大学等,累计服务超过41.5万份订单。

图丨Infinity Box

Infinity Box为企业餐饮提供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容器,负责从合作餐厅或食堂收集使用过的餐具和容器在企业客户的办公楼内或附近设置清洁消毒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并将其重新投入使用。其他消费者也可以通过Swiggy、Zomato等平台选择使用 Infinity Box的可重复使用容器,这些容器在下次订单中回收,或者通过社区内的回收点归还。

图丨Infinity Box

Infinity Box平均每天可避免约7万个一次性包装,显著降低了塑料污染和资源消耗。闭环系统确保高回收率,减少了废弃物产生,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通过为合作伙伴清洗啤酒瓶等业务,进一步优化了收入来源,还为450名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工资比同行业要高出30-50%

日常生活 - 超市里的"减法革命"

南非Smartfill:贫民窟的"散装天猫"

Smartfill 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无包装零售解决方案的公司,由数字转型咨询公司 DY/DX 与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 Smollan 合作开发,该公司通过物联网(IoT)技术,开发了低成本的智能分装机,为零售商和消费者提供智能、可持续的无包装产品分发系统。Smartfill的智能分装机可以精确地分配各种产品,如食品和清洁用品,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购买的数量。

该公司最初是一个企业社会投资项目,该项目旨在为南非服务不足的低收入社区提供更多负担得起的食品。如今,该公司与跨国和国内快速消费品品牌合作,包括与联合利华和非洲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Tiger Brands 开展试点合作,在服务不足的非正规居住社区低价销售一系列产品。客户可以自带容器,通过去除包装成本帮助降低生活必需品的成本,使人们能以低于0.25美元的价格买到散装食物。

图丨Smartfill

Smartfill前在南非、肯尼亚和孟加拉国运营,在小型(通常是家庭式)社区商店中拥有28台智能分装机,每台机器在小商店每月可提供约2,000次交易,在大商店每月可提供5,000次交易。

Smartfill的解决方案为零售商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试点项目中,零售商的毛利率提高了17%至32%,具体取决于产品。通过消除包装成本,显著降低了与材料、生产和废物管理相关的环境损害,使产品对消费者更加实惠,在低收入市场,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及性,还增加了零售商的盈利能力。

图丨Smartfill

墨西哥Mercado Circular:日化产品的"加油站"

Mercado Circular主要服务于家庭清洁和个人护理产品。通过与大型零售商和品牌合作,如沃尔玛(Walmart)和宝洁(Procter & Gamble),在墨西哥和智利的超市、社区商店、购物中心、地铁站、公园和市政厅等地部署了定制化的可重复使用包装机。消费者可以使用自己的容器或购买公司的可重复使用容器,在机器上重新填充产品,如洗发水、洗衣粉等。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包装垃圾,还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图丨报告截图

通过减少包装成本,消费者可以以比超市产品低10%至30%的价格购买产品。有150,000个家庭使用Mercado Circular的补充装分配机,用其产品的智利家庭平均每年将节省150美元。对于零售商而言,这种模式降低了库存成本和物流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减少了超过130万件一次性包装的使用,相当于减少了221吨塑料垃圾。通过优化包装的循环使用,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了生产一次性包装所需的能源,通过与当地社区合作,提高了公众对可持续消费的认知。

图丨iberonewsla

经验总结

以上案例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持续创新、技术应用和多方合作,可以有效减少塑料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未来,应进一步扩大重复使用模式的应用范围,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推动全球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资料

[1]Earthday.org 宣布2025 年地球日的全球主题:我们的能源 我们的星球. Available at: https://www.earthday.org/wp-content/uploads/2024/09/MANDARIN-EARTHDAY.-PRESS-RELEASE-SEPTEMBER-5th-FINAL-FINAL-NO-WM-Chinese-Translation.pdf (Accessed: 21 April 2025).

[2]GlassiaViet Nam Circular Economy. Available at: https://vietnamcirculareconomy.vn/showcase/glassia/?lang=en (Accessed: 21 April 2025).

[3]Channel Islands Juice Company - Ventura, CAYelp. Available at: https://www.yelp.com/biz/channel-islands-juice-company-ventura (Accessed: 21 April 2025).

[4]Reuse in the Global SouthHow to Build a Circular Economy. Available at: https://www.ellenmacarthurfoundation.org/reuse-in-the-global-south (Accessed: 21 April 2025).

[5] Plastic pollution solutions - 10 ways to reduce plastic pollut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nrdc.org/stories/10-ways-reduce-plastic-pollution (Accessed: 21 April 2025).

[6]Person (2024) Water, Danone Group. Available at: https://www.danone.com/sustainability/our-approach/policies-and-positions/water.html (Accessed: 21 April 2025).

[7]Vytal Global. Available at: https://www.vytal.org/ (Accessed: 21 April 2025).

[8]P, D. (2021) InfinityBox: Paving the way for sustainable food consumption with their closed loop infrastructure, The Story Watch. Available at: https://thestorywatch.com/infinitybox-led-by-shahswat-provides-sustainable-food-delivery-solutions/ (Accessed: 21 April 202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摆脱塑缚”,作者:摆脱塑缚行动,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环保 商业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重复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