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纪要 04月22日 01:39
投资范式转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特斯拉在国内验厂消息的推动下,机器人板块迎来上涨。文章深入探讨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团队的扩充、量产计划,以及近期机器人产业的积极催化因素,包括新华社的报道、世界机器人大赛的举办以及上海车展上人形机器人产品的亮相。文章还分析了机器人马拉松比赛中暴露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投资范式的转变。

🚀 特斯拉正在大力扩充人形机器人团队,其官网招聘页面列出了大约80个机器人相关岗位,涵盖软件开发、硬件测试以及制造生产,预示着特斯拉加速optimus的量产步伐,并可能在业绩会上公布超预期的量产计划。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近期迎来多重积极催化,包括新华社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积极展望、世界机器人大赛的举办,以及上海车展上人形机器人技术新产品的集中展示,这些都将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 机器人马拉松比赛暴露了续航、散热、运控平衡、适应复杂环境等方面的进步空间,但同时也指明了未来迭代的方向。市场对机器人的审美正从运控能力、大脑能力,转向关注实际应用效果,B端或C端应用将成为关键。

🛠️ 针对马拉松比赛暴露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硬件解决方案,包括轴向磁通电机、油冷关节、固态电池、连杆结构等,并探讨了从专用到通用的路径探索,工业、特种场景有望成为短期突破口。

💰 投资方面,文章建议关注天工机器人和松延动力链,以及特斯拉的完整生态链闭环,并强调了对B端大客户订单的关注,以及对华为、小米等科技大厂,小鹏等车厂,以及优必选等在B端有实战经验的公司的关注。

2025-04-21 16:32 广东

今日机器人板块大涨主要受到特斯拉在国内验厂消息的催化,并且特斯拉正在大力扩充人形机器人团队,其官网招聘页面上列出了大约80个机器人相关岗位,特斯拉机器人产业进展不断推进。此次招聘包含80余个与optimus有关的岗位,涵盖软件开发、硬件测试以及制造生产,这意味着特斯拉在加速optimus的量产步伐。叠加此前马斯克透露的今年5k本体,1w+零部件生产计划,以及推特上展示的可能是Gen 3 optimus的图片,2天后的特斯拉业绩会可能会给出超预期的量产计划。


机器人产业近期催化:

1. 新华社21日午间推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虽然最早出现在国外,#但真正产业化落地最可能是在中国,#因为中国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

2. 继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后,2025年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

3. 4月22日-5月2日人形机器人技术新产品齐亮相上海车展!

①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将首次亮相上海车展,他将具有人的智慧,并且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②机器人马拉松冠军#“天工” 将隆重登场!更有#宇树Unitree G1、天链T1 Pro、古月居OriginMan、火星美女机器人、智元, 6大人形机器人及具生智能集中展示表演.

4. 期待特斯拉GEN3发布,4月T链或定点、5月股东大会、6月T链或下单、7-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预计会有全球各种最强新产品展示)。4月22日美股盘后公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此次财报将聚焦擎天柱量产进度。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今年将试生产,2026年目标5万台。


机器人马拉松后,市场讨论非常多。第一次马拉松一定会暴露很多问题,但能完赛就是胜利。暴露出的问题也为后续迭代指明了方向,相信下次的马拉松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这次马拉松关注点:

1. 硬件的难度被低估了,尤其是散热方向。后面机器人的散热材料、工艺值得高度关注。硬件最领先的T链可能更受关注。

2. 机器人仍然不够智能。我们此前路演一直讲到“虚拟到现实很难,现在都需要手动调参,或通过强化学习RL调参消除误差”,这也就是宇树提到的“机器人表现与使用者息息相关”。后续机器人的学习算法,偏软的方面预计会更引起市场关注。

3、为什么需要遥控器:半马更加侧重运控,未来智能化肯定是各种垂类场景先突破,最后才是半马这一类公开场景。质疑遥控器的肯定高估了当前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4、YS为什么不行:YS场景是表演、科研,并没有针对耐力赛做设计。另外这次非YS官方参赛。

5、天工是否超预期:冠军是有预期的,但是2h40min是超预期的,最快达到12km/h。


马拉松是投资范式转换的开始:

1、产业进度是正常的,投资范式可能要转换

北京机器人马拉松20支队伍参赛,通过13km的仅有7个队伍,普遍出现换电、换人、摔倒、喷散热剂,说明机器人续航、主动散热、运控平衡、适应复杂环境还有进步空间,市场普遍反应比较失望,#我们认为这个产业进度是正常的,目前大多创业公司培育不到2年,业内能实现4h稳定工作的机器人不多,能在B端做实际落地的更是稀缺,但对比23年的展会,当时绝大多数机器人不能自主站立,缓慢行走还要牵引绳,而当前机器人已能长时间运动,完成初级的自主决策,是较大的进步。

2、关注马拉松的多空,不如思考如何转换投资范式

市场对机器人的审美从最早“看视频剪辑的运控能力”,如特斯拉宇树,转向“关注机器人大脑能力”,如智元,再到“看一镜到底的应用效果”,未来可能要看B端或C端应用的实况,我们认为后续判断优秀的机器人要加大关注:①作业效率贴近人类劳动力,②能自主做多元任务,③多台部署一致性强,④大批量的大B端客户订单。目前看,国内有潜力实现的公司:华为小米等科技大厂、小鹏等有科技能力的车厂、在B端已经有实战经验的优必选(天工)/乐聚/傅里叶等,聚焦大模型和生态的智元。

3、针对本次马拉松的问题,硬件有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①散热:#轴向磁通电机提升电机功率密度,另外提升传动机构扭矩密度,过去量产难,目前可用SMC粉墨冶金压铸解决量产问题,价格和传统电机差不多,如东睦股份、方正电机;油冷关节,高负载场景持续运行都不发热,但难点在于功耗高,还要防止油路泄露

②电耗:固态电池,或加强轻量化

③关节稳定:连杆结构,传动有高刚度,能较大负载且不易变形,如龙溪股份

④关节可靠:采用抗磨耐热的轻量化材料,如陶瓷轴承、PEEK功能件

4、场景探讨:从专用到通用的路径探索。本次比赛首次以长距离动态场景验证机器人技术,拟人化只是第一步。从实际应用来看,以工业专用化场景优先,汽车制造如电池组装、总装成为落地首选;其次是特种场景,如电力巡检、探索、救援等环境恶劣、容错率低的,有望成短期突破口,比如天工Ultra耐辐射和抗风设计;最终,算法端的突破有望将机器人向通用和泛式场景推动,走进C端,回归机器替人的本质。

5、对于投资的启示。(1)从本次比赛来看,天工机器人和松延动力表现极为优秀,关注天工链—、松延动力链。(2)T是唯一从数据、应用、算力、模型形成了完整生态链闭环的企业,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层面都在追求极致的产品力。回归T链仍是我们当前的重点关注方向。


天工机器人夺冠马拉松电话会要点:

1、天工夺冠的背后技术

1)稳定可靠的硬件关节,包括散热、高冲击载荷问题;2)运控算法:奔跑算法更复杂,涉及高动态的强不稳定性和复杂的多刚体运动控制学;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3)户外导航技术;4)大脑:路面感知、动态规划,采用3月发布的慧思开物。天工除了解决以上问题外,准备充分,前期测试多,机器人完整度高,且公司整体技术健全,是本次夺冠原因。

2、户外奔跑与其他场景的技术差异

1)室内行走场景单一,环境简单,可事先三维建模和slam导航,仅需完成控制算法即可;

2)翻跟头需要用动捕设备记录动作信息,机器人通过模仿学习,再映射到真实机器人;

3)室外跑步的环境和状态实时变化,公司基于状态记忆的模仿学习,Sim2Real反复循环多次;实际跑步中加上持续的本体状态数据,形成短期记忆机制;此外,长距离奔跑带来散热、抗冲击、轻量化等更多要求。

3、采用1.8m机器人原因

大尺寸机器人对关节的功率、电流、散热设计要求比小尺寸指数级增加。公司坚持用全尺寸机器人(1.8m,55kg),是为了通过长距离长时间工作检验和测试机器人的可靠性、稳定性,充分暴露问题,为其走入工厂和产业化打基础。

4、导航方式

由于首次参赛,大家较为保守。天工在起跑和冲线距离采用遥控方式,中间用超宽带无线通讯(UWB)技术导航。目前已在做室外大范围导航测试,利用GPS、北斗差分GPS信号导航,下一次马拉松比赛可能会尝试,迭代速度会加快。

5、天工和优必选协同

1)优必选等股东单位对创新中心支持很大,派驻工程师、技术授权等;2)创新中心做底层共性技术,开源给行业,股东单位会优先合作;3)创新中心和优必选合作承担国家、行业标准建设工作。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斯拉 人形机器人 产业分析 投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