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正式投运30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该矿卡融合了5G通信、北斗定位等多项技术,实现智能化作业,并通过“无人驾驶+智能换电”技术达到零碳排放。相比传统柴油车,无人驾驶电动矿卡在降低事故率和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能耗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电动矿卡深度融合5G通信、高精度北斗定位、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等技术,能够在复杂矿区环境中自主规划路径、避让障碍,并与云端调度系统联动,实现“车—路—云”协同作业。
⚡️智能换电技术:无人驾驶电动矿卡采用智能换电技术,一次换电只需8分钟,提高了作业效率。
🌱环保效益:无人驾驶电动矿卡实现了矿山运输全流程零碳排放。30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000吨,相当于植树16万棵。
💰经济效益:与传统柴油车相比,无人驾驶电动矿卡能耗成本降低40%。
⬆️效率提升:无人驾驶电动矿卡消除了人工驾驶疲劳、盲区等风险,使事故率下降90%,运输效率提高25%。

图为无人驾驶电动矿卡。受访单位供图
科技日报讯 (记者孙瑜)4月16日,记者从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30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日前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项目正式投运。通过“无人驾驶+智能换电”技术,无人驾驶电动矿卡实现智能化作业,且矿山运输全流程零碳排放。
据悉,无人驾驶电动矿卡深度融合5G通信、高精度北斗定位、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等技术,可在复杂矿区环境中自主规划路径、避让障碍,并实时与云端调度系统联动,实现“车—路—云”协同作业。无人驾驶电动矿卡消除了人工驾驶疲劳、盲区等风险,使事故率下降90%,运输效率提高25%。
此外,无人驾驶电动矿卡进行一次换电只需8分钟。“无人驾驶电动矿卡主要用于土方剥离工作,较传统柴油车能耗成本降低40%。30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000吨,相当于植树16万棵。”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斌说,无人驾驶电动矿卡在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项目上的应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