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本文探讨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菲律宾部署的新型武器平台ROGUE-Fires,特别是NMESIS机动反舰系统及其搭载的NSM导弹。文章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三种构型、部署方式、在菲律宾的战略意义,以及其对周边地区构成的潜在威胁。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如何应对NMESIS系统带来的挑战,并强调了电磁侦察、预警能力和多层次拦截的重要性。
🚀 NMESIS系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为远征前进基地作战(EABO)战略量身定制的,基于JLTV 4X4联合轻型战术车辆,可搭载NSM海军打击导弹。
🚢 NMESIS系统通过LCAC气垫登陆艇、C-130运输机和CH-53E/K直升机进行机动部署,可在偏远小岛上建立临时前进基地,快速部署和隐蔽发射。
🎯 NSM导弹是NMESIS系统的核心武器,射程200-250公里,具备隐身性和高精度制导能力,能够有效封锁关键海峡并威胁周边岛礁。
💡 应对NMESIS系统需要加强电磁侦察,预先侦察潜在发射阵位,提高海军舰只的戒备状态,并实施多层次拦截,以应对其带来的挑战。
原创 大鱼鉴水 2025-04-20 19:01 加拿大
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型武器平台ROGUE-Fires的3种构型,NMESIS机动反舰系统和NSM反舰导弹的特点,运输方式,在菲律宾部署的态势,NMESIS系统的威胁和对策。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于3月27日抵达菲律宾,这是他上任后首次访问亚太地区的第一站,之后还前往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对此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和其他菲律宾高官都强调这显示了美国对菲律宾的重视。赫格塞斯在和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会谈时承诺在4月份举行的“肩并肩2025”演习中部署NMESIS机动岸舰导弹系统。这次演习将有来自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的1.5万士兵参加,在整个菲律宾群岛和南海地区进行“全战斗模拟”。双方还宣布将在菲律宾最北端的巴坦群岛举行双边特种部队训练。赫格塞斯访问马尼拉当天,美国、菲律宾和日本军舰在黄岩岛附近进行了联合巡逻。驻扎在夏威夷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濒海作战团从2月份开始进行该导弹系统的部署前训练。4月16日,美国国防部确认NMESIS系统已经抵达菲律宾,直接用于支持“肩并肩2025”演习,并且从北吕宋空运至巴坦群岛的多个岛屿上展开演练,证明这次部署不止一套系统。NMESIS系统全称为“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它是美国奥什科什防务公司研制的ROGUE-Fires(远征火力地面遥控单元)的一种构型。ROGUE-Fires基于JLTV 4X4联合轻型战术车辆,后者本身就是一个模块化的高机动装甲防护平台,基型车自重10.2吨,公路最高速度113公里/时,越野速度72公里/时,续航距离640公里。
> 和民用SUV相比身形庞大的悍马(右)在JLTV面前要矮一个头JLTV可以搭载各类不同的任务模块,包括遥控武器站、反坦克导弹、综合防空系统、电子战系统、通信系统、救护方舱等,用于替代防护性能不佳的悍马车族。>从上左到下右分别是安装30毫米链炮和标枪导弹的遥控武器战型、携带6枚巡飞弹的远程打击型、后车厢改为货斗的后勤支援型、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指挥控制与救护型ROGUE-Fires平台拆除了驾驶室和相应的防护装甲,安装遥控自动驾驶系统。后车身可搭载不同的载荷,包括规划中的120毫米炮和155毫米炮、NSM海军打击导弹、Mk41垂发系统、海玛斯火箭炮系统或者是无武装的后勤运输车。> JLTV基型车(上)和ROGUE-Fires(下)的结构对比这一系列轻量化遥控武器发射车是转型中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为远征前进基地作战(EABO)战略量身定制的,该战略放弃了陆战队传统的大规模两栖抢滩登陆作战模式,以濒海作战团下辖的小型陆战队待命部队(SIF)在遍布印太地区前沿的小岛上建立临时前进基地,展开蛙跳式进攻与分布式打击,由陆基反舰导弹部队控制关键水道和海域,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水面舰艇,阻止两栖登陆。海玛斯火箭炮、ROGUE-Fires平台搭载的海军打击导弹和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将是SIF的核心装备,覆盖从9公里到1600公里的巨大范围。> EABO战略概念图:① 在海上浮动基地的支持下由两栖舰上的鱼鹰和F-35B夺取前进基地、② 联合危机反应部队由海上预置舰和航母打击群支援、③ 位于海上的联合指挥部指挥两栖戒备群和陆战队远征单位投入连级登陆分队穿透敌方防御薄弱的海岸登陆奥什科什公司推出的ROGUE-Fires第一个构型就是NMESIS系统,搭载了2具NSM海军打击导弹发射筒。ROGUE-Fires也是NSM导弹唯一的陆基发射平台,它的战斗全重不超过12吨,可以通过LCAC气垫登陆艇、C-130运输机和CH-53E/K直升机(外部吊挂)机动部署到偏远小岛,再自行驶入隐蔽的预定发射阵位。
CH-53E最大外部吊运重量为12.2吨,CH-53K增加到15.9吨,这个载重量下可飞行204公里,足以将NMESIS从第一岛链的主要岛屿基地运送到偏远岛礁上。> NMESIS也可以由伴随人员近距离线控行驶,保持无线电静默1个NMESIS炮兵连有2个排,每个排由3个中程导弹系统发射架(MMSL)分队组成,每个分队包括1辆领队警戒车、最多3辆发射车和一辆指挥控制车,都采用JLTV平台。1个连最多拥有18辆发射车,可一次齐射36枚NSM导弹。
指挥控制车配备先进的通信设备,负责接受来自炮兵观察员、雷达系统、无人机等平台传输的实时目标数据和上级的作战命令,处理这些数据并引导不具备探测能力的发射车进入最佳发射阵位展开打击,同时还需要协调本排各个单位之间的行动,因为在分布式作战中同一个连或排的发射车可能被部署在相距很远的不同小岛上。> LCAC搭载的ROGUE-Fires发射车、指挥控制车和其它JLTV车辆NMESIS系统于2021年进行了首次演示,2023年完成研发,向陆战队交付了6套原型车,并获得了价值3960万美元的低速生产合同。2024年11月26日,驻夏威夷的陆战3师第3濒海作战团接收了陆战队第1套NMESIS系统。2025年3月3日,驻冲绳的陆战3师第12濒海作战团第12濒海作战队也接收了该系统,成为第一支海外部署的NMESIS单位。ROGUE-Fires平台的第二个应用是搭载基于Mk41垂发的LMSL远程导弹系统,可发射单枚海军战术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射程1600公里,2023年已经露面展开测试。美国陆军也对这个型号非常感兴趣,有装备的意愿。第三种构型于最近刚推出,搭载6管海玛斯火箭炮的发射模块,可以发射海玛斯的全部弹药,用于打击70-150公里范围内的地面目标,拓展了该无人作战平台的功能和作战弹性。和陆军及陆战队的传统重型装备相比,无人化的ROGUE-Fires平台重量更轻、机动性更强,隐蔽性更好、战场生存力更高,可以潜伏在偏远海岛或者地形复杂的海岸发起出其不意的遥控攻击。同样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陆军“提丰”导弹系统,采用8x8HEMTT重型扩展机动战术卡车牵引大型半挂平板车,全系统尺寸和重量很大,C-130无法运载,可通行的道路和桥梁受到限制,而且必须开辟大面积场地用于部署和维护,很容易被卫星或者无人侦察机发现。> 发射战斧导弹的提丰系统,长度是ROGUE-Fires的3.5倍以上即使搭载同样的6联装火箭炮模块,4x4的ROGUE-Fires平台战斗全重也远轻于16.2吨的6x6海玛斯发射车。陆战队计划从2025年6月开始部署48套ROGUE-Fires,但没有详细列出是哪种构型,从目前进度看可能全部都是NMESIS,不过更换武器模块并不困难。奥什科什还从陆战队系统司令部获得了价值 2990 万美元的补充合同,将Forterra公司的AutoDrive自主导航系统集成到ROGUE-Fires上,使平台从原来的遥控模式转变为基于航路点的全自动驾驶和越野避障模式,该功能将于今年开始交付。目前这三种构型都没有自动装填功能,发射完毕后平台需返回集中补给地点进行人工装填。NSM导弹可以通过陆战队自己的CH-53E/K、LCAC、MTVR 6x6战术卡车和KC-130向前沿火力单位提供补给,未来也可以用遥控无人驾驶车辆或者货运无人机运输导弹。下面4图是2021年8月25日陆战12团1营在夏威夷装卸NSM导弹储运发射箱的过程。NSM导弹由7吨级MTVR卡车运抵机场,使用叉车将储箱搬运到CH-53E傍边,再由陆战队员人工推入机舱。部署时向前沿运输备弹的流程将与之相反。不过这次在菲律宾的部署并没有动用陆战队自己的航空兵力进行运输,美国媒体报道陆军第25战斗航空旅和空军第29战术空运中队承担了运输任务。第25航空旅是驻夏威夷第25步兵师的配属航空旅,编成内运载能力最强的直升机是CH-47F支奴干,其货舱比鱼鹰宽大很多,可携带10吨货物,外部吊挂重量为11.8吨。第29战术空运中队显得比较神秘,因为该中队早在1968年就撤编了,目前并未见到重新组建的新型,也不是空军国民警卫队的单位,不知道是媒体报道错了还是秘密重建了。在撤编之前第29中队装备的就是C-130,因此这次部署的模式很可能是由空军C-130将NMESIS系统从北吕宋的空军基地空运到巴坦群岛唯一的机场巴斯科机场(位于第二大岛巴坦岛),再由陆军的CH-47F转运到更小的离岛上进行分散化隐蔽部署。陆战队第一次海外部署的新装备由陆军和空军协助运输,而不是陆战队自己的C-130和更大型的CH-53,这可能是有意为之:肩并肩演习中在菲律宾有什么运输兵力就用什么部队,按实战要求协调多兵种联合行动。美军近年来深感联合作战并未落到实处,各军种仍然习惯性地优先调派本系统内的资源,正在力推打破军种界限,实现真正的联合作战。除了ROGUE-Fires平台自身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外,NMESIS系统的威胁来自NSM海军打击导弹。NSM导弹由挪威康斯伯格公司研发,可岸基或舰载发射,2012年入役。美国也引进了该导弹,编号RGM-184A,由RTX按许可证在本土生产,单价仅170万美元(和ESSM舰空导弹相同),在美军导弹库中属于物美价廉了。NSM装备濒海战斗舰和星座级护卫舰,伯克IIA也可以临时加装发射架以替换捕鲸叉或恢复反舰能力。RTX目前年产量约120枚,2025财年将向美国海军交付13枚,陆战队90枚,全部用于NMESIS系统(也就是说目前入役的两个连满编的话将没有备弹)。> 参加2024环太平洋演习的“菲茨杰拉德”号(Flight 1A)已经用NSM替换了捕鲸叉导弹NSM导弹带助推器长3.96米,本体长3.48米,翼展1.36米,重400公斤(其中助推器重50公斤),配用125公斤重的多用途高爆/破片战斗部,空隙感应可编程智能多用途引信优化了对坚固目标的杀伤效果。弹体采用复合材料,外型具有一定的隐身设计。GPS、惯性、激光高度计和地形匹配复合制导体制具备复杂濒海地形作战能力,并可以打击陆地目标。末段为红外成像制导,可进行防御性机动避开对方的点防御系统,提高生存能力。
导弹采用火箭助推发射,涡喷动力,最大速度0.93马赫,采用低低低剖面掠海飞行,基本型射程200公里,目前在产的1A型射程250公里。和美国海军装备量最大的捕鲸叉导弹相比,NSM导弹战斗部重量只有其56%,射程相当,但NSM重量也只有捕鲸叉的57%,尺寸较小,隐身性更好,制导水平和瞄准精度更高,速度快10%,末端机动性带来更强的生存能力,总体作战效能甚至高于捕鲸叉。按基本型的射程计算,部署在吕宋岛北端时可以覆盖吕宋海峡宽度(360公里)的一半,如果部署在巴坦群岛上正好可以封锁包括北部巴士海峡在内的整个吕宋海峡。
当部署在吕宋岛西端时可以达到黄岩岛东侧,A1型射程覆盖黄岩岛。部署在巴拉望岛西南海岸时可以覆盖仁爱礁大部分礁湖,A1型射程可超过美济岛。NMESIS系统部署在菲律宾境内就可以封锁巴拉巴克海峡、民都洛海峡、苏里高海峡、圣贝纳迪诺海峡等所有关键水道,理论上8套发射NSMA1型的NMESIS系统就可以覆盖整个菲律宾国土。从2022年起,第3濒海战斗团在菲律宾参加的历次演习中都部署过AN/TPS-80地面/空中任务导向雷达。这是诺格于2019年投产的新一代空中监视、防空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可以检测、识别和跟踪战斗环境中常见的空中威胁,包括巡航导弹、飞机、无人机、火箭炮、火炮和迫击炮弹。
>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4空中管制中队于2022年6月7日首次在菲律宾佬沃机场部署AN/TPS-80雷达,这也是2024年美国陆军提丰中程导弹系统的部署地点它用一个多任务系统取代了海军陆战队过去的五种单任务雷达,降低了成本和复杂性,同时简化了训练:TPS-63和MPQ-62防空雷达、TPQ-64炮位跟踪雷达、UPS-3战术防御告警雷达(目标跟踪)和TPS-73空中交通管制雷达。它也是美国首款采用先进氮化镓 (GaN) 技术的量产型陆基多任务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探测距离超过450公里。全系统只有3台车,可由3架CH-53E/鱼鹰或1架C-130运送,落地后45分钟内展开投入运作。配合美军部署在与那国岛上的AN/TPS-80,陆战队在本系统内就可以掌握整个台海地区的空情和海上舰队活动情报,为NEMSIS系统提供态势感知能力。综上所述,部署NEMSIS系统后可以封锁菲律宾群岛周边所有毗邻的海峡,威胁中国海军和商船进出太平洋2/3以上的通路;覆盖黄岩岛、仁爱礁和美济岛,威胁到整个中沙和南沙海域的东侧。> 前出太平洋的关键水道,红圈为NEMSIS封锁区、蓝圈为AN/TPS-80探测范围NEMSIS系统采用濒海地区游击战的战术比传统的大型岸舰导弹系统或者导弹舰艇更难以发现和反击。美国海军陆战队还专门开发了RO/RO“滚装”战术,由C-130或CH-53K直接运载/吊运NEMSIS到预定发射场,陆战队员留在机上遥控操作,发射车离机后就地发射,然后立即装载上机撤离,“打了就跑”,将火力点暴露时间压缩到最小。如何应对NEMSIS系统的挑战确实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不过NEMSIS系统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发射平台本身没有探测、瞄准、诸元计算能力,完全依靠指挥控制车通过数据链从外部获取并传输给发射车。NEMSIS炮兵连、排将产生大量通信信号,在隐蔽部署的偏远海岛背景电磁频谱上会显得非常突出。为了提供火控数据,美军必须向附近海区派出侦察机、无人机、水面舰艇、无人艇或者潜艇,调动卫星支持,也需要持续的运输补给来维持偏远岛屿的部署,对相关威胁区域加强电磁侦察可以捕捉到这些蛛丝马迹。NSM导弹射程只有200-250公里,在菲律宾部署时除了整个吕宋岛北端都可以封锁吕宋海峡外,射程够得到黄岩岛、仁爱礁、美济岛的部署范围相当狭小,特别是“打了就跑”战术需要C-130能够起降的野战机场或者CH-53K能够降落的空旷地带,可以预先对这个范围内的可能发射阵位进行侦察、摸底,缩小目标范围。海军舰只在相应威胁海区需提高戒备状态,派出无人机前出进行电磁侦察,甚至主动侦察可能部署NEMSIS系统的濒海地区,提高预警能力。对NSM导弹的多层次拦截则是海军反导的必修课。
欢迎加入每日更新的知识星球 - 《大鱼鉴水》,第一时间解读、探讨环球军事突发事件,分享解答军事知识。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