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末,ATM机具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移动支付的不断渗透以及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导致现金使用场景减少。虽然ATM机数量下降,但其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老年群体、偏远地区人群以及物流、运输等行业依然存在现金支付需求。
🎉 移动支付的普及:近年来,微信、支付宝、银行APP等移动支付方式的兴起,使人们习惯于使用扫码支付,减少了现金使用场景,导致ATM机具需求下降。
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为人们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的普及也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消费模式的转变。
👴 老年群体和偏远地区人群:对于老年群体,他们可能因为不熟悉移动支付软件的操作流程或APP字体过小等原因,仍然坚持使用现金支付。
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部分人群缺乏使用手机支付的条件,仍然需要使用现金进行交易。
📦 物流和运输行业:物流、运输等行业采用“货到付款”的现金支付模式,仍然存在大量的现金支付需求。
这些行业涉及的交易对象较多,且交易场景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实现无现金支付。
快科技7月2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ATM机具数量为83.71万台,较上季度末减少8358台。
全国每万人拥有ATM机具5.94台,环比下降0.84%。 在分析人士看来,ATM机不断减少,主要是由于移动支付的不断渗透以及数字人民币的渐进式普及,现金使用场景减少。
近年来,伴随微信、支付宝、银行APP等移动支付方式的兴起,人们习惯于扫码完成交易而不是翻找现金,ATM机的重要性由此大大下降。
ATM机数量下降,是金融消费与金融服务转型的必然结果,但这并不意味其将退出历史舞台。
比如,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他们可能会因为弄不明白移动支付软件的操作流程、APP字体比较小等原因,坚持使用现金支付;又如,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人群,他们可能受限于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乏使用手机支付的条件而接受现金等。
此外,对于采用“货到付款”现金支付模式的物流、运输等很多行业而言,依然存在大量的现金支付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