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2024年07月02日
运力持续紧俏,运价连涨10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显示,欧洲航线最新报5353.02点,再创年内新高,较前一周上涨12.3%,已连续10周上涨,累计涨幅高达151%。航运巨头纷纷宣布涨价,是推动SCFIS指数及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攀升的直接原因。业内普遍判断运价还未见顶,但进一步提升空间需要关注下游的承接能力。

📈 **航运巨头涨价推动运价飙升**:多家航运巨头近期纷纷宣布上涨7月运价,是推动SCFIS指数及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攀升的直接原因。例如,丹麦航运公司马士基公布7月1日起从远东前往西北欧的FAK费率(均一运费率),以鹿特丹港为例,报价从6月下旬的3325/6500(20英尺箱/40英尺箱,单位:美元,下同)提涨至5000/9000,较5月中旬北欧FAK费率上涨约一倍。法国航运公司达飞也发布公告称,将对所有亚洲港口至中东海湾、红海和印度次大陆的集装箱征收旺季附加费(PSS)。

📊 **运价或易涨难跌,但下游承接能力待观察**:业内普遍判断运价还未见顶,但进一步提升空间需要关注下游的承接能力。七八月是我国对欧洲出口的传统旺季,运价获强支撑的可能性偏高。一方面,去年5月到12月欧盟经济萎靡形成较低基数,今年欧盟各类宏观指标、情绪正在持续好转,当下还有欧洲央行降息,以及欧洲杯、巴黎奥运会等新的积极变量。另一方面,我国正在积极扩大出口贸易,以巩固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良好势头。

🚢 **舱位紧张是支撑运费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从基本面来看,舱位紧张仍然是支撑运费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从船期看,整体6月运力在红海问题导致船舶延误的背景下进一步收紧,航运公司依然面临船舶无法按时返回港口而导致被动空班的情况。而在需求侧,欧美多个行业补库周期进行中,耐用品消费如家具、家电、塑料及其制品进入补库阶段。整体来看,供应端的运力填补或在2024年底才能完成,在此之前需求侧除非出现较大的收缩,否则仍可能处于多头格局,价格易涨难跌。

😔 **高运价或成部分货主负担**:部分货代人士表示担忧,当前下游货主对高运价怨声载道,不少货主已经选择不出货,因为无法承担运价上升的成本。目前欧线大柜超过8000美元的运价已是部分货主承受的“极限”,未来持续高于这个水平的可能性不大。

📈 **高运价背后的原因及未来趋势**:航运巨头纷纷涨价,背后有货量支撑,红海供应链危机也造成班轮公司不断调来其他航线的较小船只完成欧地航线,供给侧收窄已成定局。虽然运价或易涨难跌,但进一步提升空间需要关注下游的承接能力。七八月是我国对欧洲出口的传统旺季,运价获强支撑的可能性偏高,但高运价也可能成为部分货主的负担。

📉 **航运市场面临的挑战**:航运市场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燃油价格上涨以及船舶供应过剩等。这些挑战可能会对航运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运价下跌。

💡 **关注航运市场变化**:航运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规避风险,获取收益。

🚢 **航运业未来展望**:航运业未来发展前景仍然看好,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回升,航运需求将继续增加。但航运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 **全球经济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对航运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全球经济增长时,航运需求也会增加,运价上涨。反之,当全球经济衰退时,航运需求下降,运价下跌。

7月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其中,欧洲航线最新报5353.02点,再创年内新高,较前一周上涨12.3%。截至目前,SCFIS欧洲航线已连续10周上涨,累计涨幅高达151%(4月22日至7月1日)。

SCFIS使用即期市场集装箱船出发后的结算运价进行计算,该指数近期连续飙升,反映当下时点上海至欧洲航线运力十分紧俏。相应地,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的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也水涨船高,EC2408合约最新报5322.0点,4月以来累计上涨234%。

据货代人士向记者提供的数据,7月上旬从上海或青岛港出发,运往荷兰鹿特丹港的40英尺大柜现舱报价普遍在8000美元左右(最高接近9000美元),按45天航程计算,每天的运费高达178美元(折合约1300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一线城市五星级酒店价格。

作为参考,去年11月红海供应链危机爆发之前,欧洲航线的40英尺大柜报价仅为1500美元左右,是当前的不到五分之一。

航运巨头纷纷宣布涨价

多家航运巨头近期纷纷宣布上涨7月运价,是推动SCFIS指数及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攀升的直接原因。

丹麦航运公司马士基公布7月1日起从远东前往西北欧的FAK费率(均一运费率),以鹿特丹港为例,报价从6月下旬的3325/6500(20英尺箱/40英尺箱,单位:美元,下同)提涨至5000/9000,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报价,较5月中旬北欧FAK费率上涨约一倍。

法国航运公司达飞发布公告称,从6月20日(船舶装货日期)起,将对所有亚洲港口至中东海湾、红海和印度次大陆的集装箱征收旺季附加费(PSS),每20尺干箱和冷藏箱(所有类型)1000美元,每40尺干箱和冷藏箱(所有类型)2000美元。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陈宇灏表示,班轮公司有着第一手的装载数据,不可避免地领先于各类机构。这也意味着,当班轮公司开始步调一致地连续上调运价,其背后是有货量支撑的。同时,红海供应链危机也已造成班轮公司不断调来其他航线的较小船只完成欧地航线,供给侧的收窄已成定局。

“对于航运公司7月运价的上涨,需要一分为二看:对于部分价格明显偏高的公司,偏向认为其实际成交存在折扣的可能较高,但毕竟其公开报价已经接近甚至突破6000点区间,一定的折扣完全无法改变运费重心的调整。而对于其他公司来说,本就相对稳健价格的完全落地可能性较高。”陈宇灏认为。

运价或易涨难跌

对于运价未来走势,业内普遍判断还未见顶,但进一步提升空间需要关注下游的承接能力。

陈宇灏表示,七八月是我国对欧洲出口的传统旺季,运价获强支撑的可能性偏高。一方面,去年5月到12月欧盟经济萎靡形成较低基数,今年欧盟各类宏观指标、情绪正在持续好转,当下还有欧洲央行降息,以及欧洲杯、巴黎奥运会等新的积极变量。另一方面,我国正在积极扩大出口贸易,以巩固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良好势头。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员黄柳楠认为,从基本面来看,舱位紧张仍然是支撑运费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从船期看,整体6月运力在红海问题导致船舶延误的背景下进一步收紧,航运公司依然面临船舶无法按时返回港口而导致被动空班的情况。而在需求侧,欧美多个行业补库周期进行中,耐用品消费如家具、家电、塑料及其制品进入补库阶段。

“整体来看,供应端的运力填补或在2024年底才能完成,在此之前需求侧除非出现较大的收缩,否则仍可能处于多头格局,价格易涨难跌。对于下半年的运价,我们暂时保持乐观。”黄柳楠判断。

但也有货代人士表示了担忧。“当前下游货主对高运价怨声载道,不少货主已经选择不出货,因为无法承担运价上升的成本。目前欧线大柜超过8000美元的运价已是部分货主承受的‘极限’,未来持续高于这个水平的可能性不大。”某货代人士告诉记者。

本文作者:费天元,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连涨10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航运 集装箱 运价 欧洲 SCFIS 马士基 达飞 红海供应链危机 需求 供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