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格基金 04月19日 15:02
创业企业组织进化与突围|Z Events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真格联合TWS景铄咨询举办沙龙,探讨创始人IP打造、规模化增长等问题,还涉及企业品牌风险、GR职责、组织进化及AI算力等内容

🎤创始人IP打造有两条路径:分享专业领域进展和个人兴趣爱好

💡企业品牌面临新挑战,如消费社交属性增强等

🚴‍♂️企业发展需业务和组织平衡,如阿里根据情况调整

💻AI产业面临生态分散与算力错配挑战,无问芯穹打造异构云平台

原创 与你同在的 2025-04-18 18:59 北京

业务和组织是企业这辆自行车的两个踏板。

Z Events 是真格的活动栏目。


近期,真格联合 TWS 景铄咨询,在杭州举办了被投企业春季闭门沙龙。我们邀请到 TWS 景铄咨询的 2 位创始人魏然 Winni 和明珞 Ming、知乎前总编辑秦亚洲、淘天副总裁及前阿里组织发展专家徽娘,就「创始人 IP 打造」、「规模化增长」展开圆桌讨论。格基金被投无问芯穹产品副总裁李玉晨为大家分享 AI 软硬件的发展与最新动态。共有 22 家被投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们出席。


以下为沙龙的部分脱敏内容分享,也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如何打造企业名片、创始人 IP?



秦亚洲

原新华社记者,知乎前副总裁、总编辑



魏然 Winni

TWS 景铄智库创始人


初创公司创始人个人 IP 打造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一是专注于分享、分析自己所在领域前沿技术、产品的进展和最新动态,体现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行业影响力。二是除了专业领域外,可以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能够塑造更加饱满、立体的个人形象。


目前的舆论环境总体上对于创业公司更加宽松、友好,但是新的变量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加。企业品牌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 消费成为个体价值观表达的新方式。消费者通过选择特定品牌来表达他们的社会态度和价值取向,使得消费本身的社交属性进一步增强


集体情绪的跨群体共振呈现常态化趋势


「小人物」、「受害者」在与企业的冲突中将获得更多舆论支持


证伪谣言、公布真相等危机应对的黄金窗口期不断缩短


分析近年来 100 例对企业品牌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案例,其中排名第一的原因是企业家或企业高管的「不当言论」,占比 22.1%。


同时,企业家应有承受社会舆论压力的心理准备。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众信息来源重要渠道的今天,大众情绪容易被带动甚至利用,这也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品牌的风险。


科技型企业 GR 的职责与价值,一是助力业务发展,懂产业懂业务,能处理产品链路及政府审计相关事务;二是防范风险,要敬畏政策又不盲目,能把握合规与红线的动态平衡;三是发挥影响力,帮助企业在政府心智和市场心智方面做好适度、合理的宣传,避免过度宣传带来风险。


创业公司的 GR 和 PR 在不同业态下方式不同。GR 和 PR 在风险预防方面应注重预防大于治疗。创业公司早期可将相关事务外包请顾问,集中精力找核心人群,等规模扩大再搭建团队。如果创始人本身不擅长对外的 IP 打造,则可以培养公司中的联创做 IP。


从「小而美」到「规模化」的组织进化 



徽娘(黄莺)

资深组织发展顾问

前淘宝 OD & OC 负责人



明珞 Ming

TWS 景铄智库联合创始人


- 规模化的挑战与策略:企业在规模化过程中是有痛苦的,会面临多种文化冲击,创始人及团队焦虑,需要兼顾产品创新和应对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信息对企业决策很重要,CEO 的大脑是企业最重要的算法,通过多跟市场上候选人的沟通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来提高正确决策的概率,这需要创始人有开放视野和胸怀并花时间。


- 创业也是创始人的成长之路:企业在人才招募、融合及组织建设中,好的创始人要人事合一,兼顾业务和组织,根据当时当下条件,不仅能攻击也能收敛,对业务有敏锐洞察,也要对人性、创建关系、如何带来系统改变有更深的体会,才能够经历组织的各种阶段。企业从 0 到 1,从 1 到 10,从 10 到 100,都会有不同阶段的班子组合、组织决定,业务链条和职能线设置。


- 业务与组织平衡的重要性:企业如同踩自行车,业务和组织是两个踏板,需同时发力才能长期发展。当业务发展受阻,公司往往会调整结构,扩大品类或是迭代战略,大部分时候公司都在踩左边的踏板。而阿里大多会根据不同的商业模式和业务阶段去调整组织。在业务跑不动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调整业务指标,给业务打鸡血,反而要去做组织的工作。外界经常问,学阿里要学什么?其实一味照搬阿里的做法是错的,要学阿里在业务和组织上找平衡, 失去平衡任何一家组织都会出现问题,因为外面看到的部分都是生长在它自身业务土壤和组织文化上的。


- 人才招募与培养的困境:企业在扩张时面临人才招募的难题,标准过高招不到人,标准低人不满足要求。一些企业早期招聘的人才结构如果缺乏成长性,只能满足短期发展,在发展第二增长曲线时之后无人可用。一些企业人才结构单一,更多偏执行或依赖于原本打法的惯性,一旦遇到业务范围的扩大或业务转型,就会遇到发展瓶颈。企业要兼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人才的能力,注重人才落地和多元人才的融合,打造良好的组织文化促进新老交流学习,新人的落地本质上也是组织土壤的问题。


软硬协同与多元异构
共筑人工智能算力底座 



李玉晨

无问芯穹产品副总裁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的当下,中国 AI 产业正面临双重挑战——生态分散与算力错配。当下中国AI算力生态比较分散,并未打通和整合。与此同时,算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一方面,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激增,算力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算力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率差异显著。而初创企业更是面临软硬件兼容性差、算力成本高昂的问题。


无问芯穹依托软硬协同、多元异构技术优势,打造出 Infini-AI 异构云平台,全栈支持大模型高效敏捷开发,同时做到高兼容性、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不可能三角」,将多元算力转化为标准化应用。


当算力不再是制约创新的枷锁,祝更多敢为人先的探索者找到破局之道。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创始人IP 企业品牌 组织进化 AI算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