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某人的低维认知 前天 15:01
AI生成内容赛道的商业模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AIGC(AI生成内容)的商业模式,指出其核心价值在于IP(知识产权)和品牌。作者认为,AIGC在To B市场提效有限,To C市场竞争激烈。真正的商业机会在于通过AIGC技术,加速IP和品牌的构建,与用户建立类似真人般的社交关系。文章强调视频在建立用户熟悉感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IP构建的未来方向。

💡 AIGC技术在To B市场提效有限,专业场景的可控性仍有不足,难以替代专业人士。

📢 To C市场内容平台竞争激烈,仅靠AIGC工具难以帮助新人UP主快速盈利,走量路线成本高且竞争激烈。

🔑 AIGC的商业价值在于绑定IP和品牌,IP是拥有粉丝基础和市场认知度的原创内容,品牌则指用户认可内容的信息价值。

🎬 视频内容在建立用户熟悉感方面优势明显,更易于用户将IP视为熟人,AIGC技术是实现多媒体内容交付的手段。

🤝 构建IP需要整合技术、人工和资本,目标是与用户建立类似真人的社交关系,可以考虑与有能力方合作。

原创 孔某人 2025-04-13 17:51 北京

AIGC的商业核心是IP或品牌。

GenAI时代,打开的一个新的空间就是生成内容。目前文本方面的技术已经算相对成熟(我说的不是R1直出这个水平),语音、视频、3D模型等等都还在进行中。

所谓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原意就是说AI生成内容。(不过这个词现在已经有点太泛了,沟通时都不知道在说啥)但一个问题是,AIGC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呢?

To B市场,给专业工作流提效是一个路径,但这并非AIGC擅长的点,毕竟现在可控性还不算好。如果说专业场景的质量是90分,那么很多AIGC的方案能做到80分就已经算很好了。所以会出现说内部做原型以方便沟通很合适,但要替代专业人士还是比较难。当然一些靠堆量的领域除外,低成本的游戏素材、广告素材什么的,这是很适合AIGC的。

剩下一条线就是直接从To C市场切入,目前各种To C的内容平台已经不缺了,也不少见一些很有天赋或能力的个人UP主身价倍增。但只是想靠一个AIGC工具就能直接让新人UP主赚钱还是太难了,很多人涌入这个方面,但最后还是得承认起号很难,流量也并不好搞。

然后一部分人就选择了走量路线,做账号矩阵堆内容,做100个号,说不定就有哪些能做起来。但这种方式需要投入的生产成本就更大了,多媒体内容想做的质量还行成本并不低。做的质量太低又有大量同类UP竞争,主要还是一个门槛太低,而在起号成功之前全看平台脸色。

AIGC技术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半年时间。技术上很明显有新空间,但商业上就是比较糟糕。



而今天,我终于想出了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答案。AIGC的商业价值是绑定在IP和品牌上的,这其中品牌可能更弱一些。

在中文文化传媒语境下,“IP”(源自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是一个超越法律定义的商业和文化概念。它特指那些已拥有粉丝基础和市场认知度、具备高商业价值和多元化开发潜力的原创内容,如图书(尤其是网络文学)、动漫、游戏、影视作品及其中的故事、角色或世界观。

IP相关的讨论参见我上一篇文章 观众与IP之间是一种单向社交关系。简而言之,做一个成功IP就是与观众建立起一个虚拟的社交关系,对于观众来说,这个IP人物几乎会成为他的一个熟人甚至朋友,这个IP的世界观应该成为他熟悉的一个城市。

所有对于人的改变都是很难的,建立一个IP难,IP建立起来之后价值丧失也难。这里的IP就是一个壁垒,而AIGC技术本身并不是。生产再多的奶头乐视频,也很难让用户形成印象,都是视频网站上某类视频茫茫多供给中的一个,这太过于红海。

而对于IP来说,更快的让用户对它熟悉起来就变得更重要,在这之中很明显视频>音频>文字。目标就是尽可能快地让用户把它当成一个人来接受,而最好的方式就是类似线上实时会议的视频互动。

除了IP之外,还有类似效果的就是内容的品牌。虽然内容中可能没有明显的故事和角色,但如果用户喜欢这个内容的信息价值或者说其他方面的价值,并且愿意再去看同一个UP的更多内容,那么这个UP的账号就成为了一种品牌。

无论是IP还是品牌,目标都是跟用户建立起一个类似真人的社交关系。它可以是单向的,只要从用户那边来说,对你的感觉就像熟人一样就好。而在这个过程中,AIGC技术只是实现交付多媒体内容的手段。很多人真人出镜做直播也是一种简单的方式,只不过这个内容生产成本比较高,也比较受限于物理现实。

当然IP的构建完整链条并不简单,虽然新时代做数字内容未必要复刻整个影视工业,但其中需要的环节和能力仍然是不少的,例如如何构建一个好的故事。

但至少方向是这样的,所有相关的技术、人工岗位和资本的目标都应该指向IP和品牌。自己做不了的话,就去找其他的能力方抱团。



这是我的第一个答案,不知道未来是否还会有其他的答案。

相关阅读

关于目前日本动漫产业:

    《一个视频讲清日本动画资本游戏:IP、砸产能、买动画公司、海外热钱、二次元变主流文化的当下【壁家讲坛】》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3dNYKEUb/


    交流与合作

    如果希望和我交流讨论,或参与相关的讨论群,或者建立合作,请加微信,联系方式请点击 -> 专栏简介 及 联系方式 2024

    本文于2025.4.13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GC IP 品牌 商业模式 内容创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