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圈 04月19日 14:45
为何员工会中招钓鱼邮件?起决定作用的是安全文化,而不是安全培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降低钓鱼中招率的问题,指出单纯知识传播的安全意识培训作用有限,员工中招原因包括多种心理因素。强调安全文化的重要性,提出需考虑深层文化因素,建立支持性环境,实现从初级安全培训向成熟文化转型。

🎯员工屡屡中招钓鱼攻击的原因包括认知偏差、情绪操控和社会身份等因素

💡降低中招率需重视信念系统和规范系统,考虑社会环境对个人态度和信念的影响

🌟安全文化建设要考虑行为规范与价值观、挑战质疑与决策、风险容忍与规则遵守等因素

🌱建立强大数字风险文化需扎根文化洞察,推行安全意识与培训及安全行为与文化计划

HardyXie 2025-04-18 08:45 上海



安小圈

第648期

企业 · 全员安全意识

 


反复培训,可以降低钓鱼中招率吗?

安全意识培训依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仅仅是停留在知识传播层面(反复告诉员工什么是钓鱼、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简单重复然后便想当然地认为员工在下一次面对真实钓鱼邮件或模拟钓鱼邮件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安全决策,那么你会发现安全意识培训几乎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员工缺少的并不是反钓鱼知识,攻击者在钓鱼攻击中实施的是“心理战”,员工屡屡中招钓鱼攻击的主要原因包括:认知偏差、情绪操控和社会身份等因素,而那些拥有坚定安全信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员工,往往不会被攻击者轻易拿捏

大多数数字行为的核心是更深层次的力量:信念、价值观、群体规范和环境氛围等人们不是在真空中工作的他们在系统内行动而这个系统是由领导承诺团队影响、心理安全以及行为规范形成的。安全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幻影,而是影响人们行为的底层操作系统一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2023Gartner的一项研究发现,与那些只注重安全培训的组织相比,拥有成熟安全文化的组织经历“人为错误”相关安全事件减少了45%

如果组织内钓鱼中招事件频频发生或钓鱼模拟演练中招率居高不下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

当有员工点击了钓鱼链接,下载了附件或扫描了二维码时,可能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关安全培训,而是在现有企业文化环境之下,员工表现出了有悖于最佳安全实践的风险行为,理解这种深层影响是真正改变的起点。

风险行为背后的深层文化因素

想要降低真实钓鱼攻击及钓鱼模拟演练中招率,改善风险行为,并提升组织网络弹性?需要跳出表象看本质。

真正改变行为的,不是知识系统,而是“信念系统”和“规范系统”。不是懂了什么,而是信了什么。在人为因素风险管理和网络安全文化建设中,规范指的是指导员工行为的成文或约定俗成的一套规则-例如:哪些安全态度/价值观/行为组织倡导什么是可接受的安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什么是值得奖励,哪些是不安全的、不提倡的、值得批评或处罚的等等,这些规范影响着组织内每一个个体的信念许多理论,包括社会控制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都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人态度和信念的影响在工作环境中,规范影响着员工如何做出决策,如何讨论风险,以及个人在压力下的行为表现。这些潜在的文化影响有着强大的行为约束力。如果组织的网络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很可能会偏离轨道。

一些最容易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规范性因素包括:

这些因素因团队、部门和公司而异。对于全球性或集团型组织来说,没有充分考虑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一刀切的安全意识与培训计划、以及安全行为与文化计划往往收效甚微

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数字风险文化,组织必须考虑哪些现有规范和信念在起作用?哪些规范和信念会阻碍安全行为的发生扎根于这些更深层次的文化洞察,安全意识与培训计划及安全行为与文化计划才能更顺畅地在组织内推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的摩擦和疲劳才会更少。

安全行为在支持性环境中成长

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有它的动机和需求,而文化是动机背后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不仅塑造了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动机和决策。员工是否点击钓鱼链接或下载恶意附件,并不一定是是否接受过适当的安全培训有关还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例如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压力太大、责任心不足、过于追求效率而忽视风险、过于信赖邮箱系统的安全性、过分自信可以精准识别钓鱼邮件、担心中招后上报风险会被处罚等等。

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文化层面的因素,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模式是文化的投射。文化决定了什么样的行为在组织内会持久存在下去,什么样的行为只是一时之风。如果员工的安全行为仅仅是靠反复提醒、强迫遵守和限制处罚来维系,那么它们很可能会在压力之下或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消失。

停止生硬措施,开启弹性文化

在超安全服务过的一些企业中,我们发现很多安全意识与培训计划员工风险行为的反应是生硬的对抗性的:更多的安全培训、更严格的安全控制或更严格的安全策略。但是,如果不首先了解员工产生这风险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和文化环境因素,这些干预措施就有可能是短暂的或无效的为因素风险管理有效性不在于重复不在于强制,而在于相关性。只有当安全行为与文化计划植根于行为背景、文化洞察力和对员工实际工作环境的感同身受时,相关性才会出现员工才会真切感受到安全行为与文化计划对自己的收益。

有效的网络安全文化建设需要通过在上下文背景中观察员工风险行为,了解其背后的文化驱动因素,并针对风险优先级向个人及团队提供个性化支持不是通过重复或惩罚,而是通过规范、相关性和正向强化,组织才有可能初级的安全培训向更成熟的文化转型迈出坚实的一步为因素风险管理是一个文化问题不要只关注表象的钓鱼中招真正的问题是:中招率背后的安全文化是怎样的?如果您的组织也计划或开始着手塑造网络安全文化,欢迎联系超安全!超安全通过科学评估、行为分析和以人为中心理念助力组织打造更加成熟的网络安全文化

END

【内容来源:超安全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安全文化 钓鱼攻击 信念系统 规范系统 文化洞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