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中国游戏行业在创新方面面临的困境。作者认为,国内游戏开发者在创作过程中,受到来自市场、收入、留存等多种因素的压力,导致在游戏题材选择和玩法创新上趋于保守。相比之下,那些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独立游戏,往往出自于没有太多顾虑、敢于尝试的团队。文章指出,这种安全感缺失是阻碍中国游戏行业产生全球现象级作品的重要因素。
🤔 市场压力:国内游戏开发者常常过度关注题材、吸量效果、客单价、长线留存和收入,这些因素限制了他们在游戏创作上的自由度。
💡 创新动力:那些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游戏,往往出自于没有太多顾虑、愿意放手一搏的团队。他们敢于尝试新颖的题材和玩法,从而推动了行业的创新。
🎮 行业现状:尽管中国游戏行业已经涌现出如《黑神话:悟空》这样的大作,但在中小型游戏领域,缺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力的作品。而这类游戏往往是推动行业创新的关键。
🌍 全球视野:文章指出,中国游戏行业需要更多关注全球市场,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才能在创新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前不久聊过三人初创团队研发的爆火黑马《R.E.P.O.》后,葡萄君看到了这么一句评论:事后分析总能找到一大堆成功的理由,然而这项目放在国内,没一个能做它。 看到这话,我挺不爽的,但我只能在心里无能狂怒。去年《小丑牌》《动物井》出圈后,也有朋友问我:“你说国内为啥没能做出这样的东西呢?” 可能有人觉得没必要讨论这个现象。毕竟我们已经做出了《黑神话:悟空》,就算在中小型游戏领域缺少全球现象级爆款,又能怎样? 然而,结合近些年的市场和业界生态来看,流水时不时碾压3A大作,和大厂大作同台竞争业内头部奖项的中小型游戏,正在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之一。 在我看来,国人并非不想做这样的产品,只是,对于做游戏这件事,国人心理期望和压力比较重,会担心题材、吸量效果、客单价、长线留存和收入。但那些惊艳全球的中小型游戏,往往出自没有太多顾虑、愿意放手一搏的人。"中国游戏困局:没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