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万达酒管找到了新婆家。
昨天晚上,几个酒店圈朋友纷纷给我扔来一纸公告,我一看原来是万达酒管被同程旅行(00780.HK)正式收购了,交易对价约为人民币24.9亿元,估值倍数相当于其2023年度经调整EBITDA的9.5倍。
在这个被特朗普关税刷屏的4月,这条消息还是挺震撼的。
公开资料显示,万达酒店管理公司业务范围包含酒店管理、酒店设计及建设等,拥有万达瑞华、万达文华、万达嘉华、万达锦华、万达颐华、万达安柏、万达美华、万达悦华、万达安悦共九大品牌,为万达酒店发展旗下的轻资产板块。
截至2024年底,万达酒管在营酒店204家,客房总数超过40200间,另有376家酒店签约待开业,2024年营收为8.9亿港元。
换句话说,同程旅行这一出手,就直接把近600家万达酒店纳入麾下,说句国内高星酒店市场的酒店江湖版图格局突然生变也不为过。
不过要注意,和当年王健林、孙宏斌那笔630亿元的世纪交易不同,这次同程并没有涉足万达酒店的重资产部分,只是收了轻资产的酒店品牌,说白了,同程只是未来万达酒店的新管家,酒店业主该是谁还是谁。
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现在的主流玩法,赚钱不一定要盖楼,拿管理费才是轻资产的正道。
更有意思的是,这也不是同程旅行第一次和国内知名酒店品牌“谈恋爱”。
此前,同程旅行就已收购美豪酒店商管,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只拿管理品牌,不碰重资产。套路很熟,节奏很快。
美豪丽致3.0
也就是说,这是同程有节奏、有目标、有布局的持续动作,不是心血来潮的“冲动消费”。
其实看看同程周围的“邻居”们,也都没闲着:
携程前脚刚控股了大乐之野母公司67%股权,继续巩固“都市人田园梦”的美学酒旅赛道。
新东方那边就拐个弯投资了松赞,瞄准新中产语境里的“诗与远方”。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去年年底也低调成立了包含“酒店管理”范围的新公司,早前更入股了东呈集团。
熟悉的老招,精准的老拳,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抢地盘大作战”,头部玩家们都在悄悄下场,比的是谁更快。
你来我往,酒店品牌也已经变成了在线旅游平台们的新主战场。
02
当然,所有市场上的大动作都不是拍脑袋做出来的,这桩“喜结连理”背后,既有同程的心思,也有万达的盘算。
先看同程这边。
同程一直是在线旅游非一线市场的扛把子,这些年,当一线城市用户习惯了携程、美团,小镇青年出门旅行却十有八九是在这家OTA上搞定的。
不妨看看数字,同程旅行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173.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45.8%,光年付费用户就达到了2.4亿,服务人次达到19.3亿。
反过来说,小镇青年也有消费升级需求,同程从收购美豪酒管到把万达酒管纳入囊下,既是尝到甜头之后的酒店品牌升维之路,也是受平台用户日渐成长后的背后推力。
云南香格里拉/旅界实拍
说得直白点,现在特朗普一直在玩关税伎俩的大背景下,没有用户的高消费能力需求支撑,谁家平台也不会作死,动什么大举并购的心思。
而这次拿下万达酒管,等于同程补上了一块拼图,尤其是高星酒店起家的万达那几个中高端、中端品牌:美华、悦华、安悦,早年间就埋头布局三四线城市,和同程的用户画像几乎一拍即合,但一直苦于扩张速度缓慢。
现在,这些中高端酒店品牌机会来了,仿佛马儿入旷野,到处都是吃不完的草。
为什么这么说?
和大家说个“冷知识”,中国当下体量最大的连锁酒店集团是华住、锦江,但增速最快的又是谁?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从实际数据来看,后疫情时代跑出了一只黑马:去年,同程旅行旗下成立三周年的艺龙酒店科技宣布已经签约了近4000家酒店。
所以,万达的酒店品牌相当于踏上了发展快车道,毕竟同程和万达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一笔财务投资,而是在业务上能实打实地产生协同效应。
再从万达这边看,逻辑也非常朴素:确实,最近哥们手头有点紧。
王健林变卖万达文旅、出售AMC、减持万达商管,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王思聪最爱的电竞都告别了,眼神里写满“你懂的”,旗下资产和各家大佬眉来眼去都不是秘密。
万达广场
万达酒管不卖也是个“待价而沽”的事,而同程旅行这次既是万达酒管的择优之选,也是白马骑士。
现在同程愿意出25亿,还保留万达的品牌独立运营权,对万达来说更是一场皆大欢喜的“体面分手”。
一句话总结就是:同程圆了“上流梦”,万达了结“资产债”。
你情我愿,何乐不为,商业本来就是这么现实。
03
同程和万达就这么结婚了,那未来呢?
我认为,这场交易不是“终点”,而是酒旅行业融合加速的“起点”。
你们发现没有?未来,OTA和酒管集团的边界正在消融。
传统OTA拼的是库存、补贴、价格战,而今天,拼的是用户体验、品牌生态和一整套从“预订”到“入住”再到“复购”的闭环。
收购不再是“做投资”,而是“做闭环”。
平台不只是提供酒店房源,而是把酒店房源变成自己的品牌IP,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套打法越来越高级,也越来越好玩。
以后酒店和OTA也不是乙方和甲方的关系,而是合伙人、盟友甚至共股人,这也给更多“苦寻明主”的中小酒管品牌以启迪:被收购可能是最好的归属。
再从行业发展来说,现在大家都知道赚钱越来越难,客人酒店订单越下越晚,光靠传统酒管集团那点“聊胜于无”的技术能力说实话是越来越不够看了。
而现在酒管集团、在线旅游平台坐在一个桌子上,一起做品牌升级、会员共建、数据共享、交叉营销,只要能多赚一个客人的钱,大家就能少打一场“价格仗”。
这也是好事,因为未来的酒旅行业就应该少一些“谁防着谁”,而是“谁成就谁”。
比如,这次同程收购万达酒管,不光是带来了600家酒店的体量,更关键的是,借着万悦会1700万会员和50万付费用户的忠诚体系,直接完成了一次“高净值用户洗牌”。
反过来,万达酒管也靠同程的非一线城市市场的布局优势,把原本高高在上的品牌打入二三线县市,一举双得。
这不是加法,而是乘法,甚至是个几倍立方的乘法。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当在线旅游公司手里既有平台又有品牌,是否意味着“全链路数字化”正在成为现实?
从你点开App那一刻,到你酒店退房离店,所有的价格、营销、反馈、投诉、忠诚度、画像,都可以被平台打通,这也是单一酒管集团很难靠自己做到的。
应该说,未来谁掌握这条链路,谁就真正掌握了这个时代的“服务主动权”。
这不是“卷“ ,是“重写行业”,在线旅游平台、酒管集团也到了联手一起搞点事情的时候了。
所以这场酒旅行业的“收购大婚”,不是一锤子买卖,是一整套价值体系的再构建。
你以为是平台买了酒店?嗨,其实是平台顺便为自己买下了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界”,作者:theodore熙少,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