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4月18日 07:18
电价和新能源利润下滑,五大电力巨头面临盈利风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新能源全面入市对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利润的影响。尽管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整体净利润有所增长,但电价下降、新能源利润下滑的风险逐渐显现。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新能源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电价不确定性增加。面对挑战,各电力央企正积极应对,通过提升发电综合收益、积极布局新能源盈利能力、拓展虚拟电厂等新业务,以适应市场变化,重构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 电力央企2024年净利润虽增长,但电价下降。华能国际、国电电力等企业营收下降,主要由于平均上网电价同比下降,大唐发电、中国电力等企业也面临电价下降、新能源利润下滑的风险。

⚡️ 新能源入市加速,电价波动风险加剧。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新能源电价由市场形成,电价不确定性增加,对电力央企的盈利带来挑战。

💡 应对挑战,电力央企积极应对。中国华电、大唐集团、华能集团等央企在会议上强调市场营销、成本控制,并注重提升新能源盈利能力,积极布局虚拟电厂、综合能源服务等新业态,以适应市场变化。

01

新能源全面入市正在影响发电央企的利润。

随着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国电电力于4月15日正式发布了财报,五大发电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大唐发电、华电国际、中国电力、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均披露了各自的2024年财报。

虽然营业收入增减不一,但五家巨头均实现了净利同比增加,共赚取了约340亿元,较上年五家公司全年的净利总和增加了近五成。

但这些电力巨头的财报,却透露了一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信号。

虽然因煤炭价格走低火电增利,华能国际2024年利润同比增长两成,但营收却降了3.48%,谈及原因,公司管理层在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透露,主要是由于电价同比下降。2024年,华能国际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94.26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85%。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国电电力身上,由于火电盈利能力回升,这家电力巨头全年净利润增加了超七成五,但营收同样出现了回落,微降了1%。按照其披露,2024年平均上网电价下降7.97元/兆瓦时,市场化电量电价溢价则下降 6.39 元/兆瓦时。

大唐发电则披露,2024年年均上网电价451.40 元/兆瓦时(含税),同比下降约3.22%。其中,大唐发电在新增259.42万千瓦风电装机的情况下,风电板块利润总额下降了16.86%。

国电投旗下的中国电力,去年风电上网电价下降5.1%,平均利用小时数下滑6.89%。光伏上网电价405.1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55%;平均利用小时数1391小时,同比下滑9.32%。

华电国际方面,据其披露,2024年上网电价同比微降0.95%,而上网电量也因受到水电和新能源双重挤压而出现下降。

事实上,除了这几家上市公司,其他电力央企均面临电价下降、新能源利润下滑的风险。

比如,大唐新能源2024年业绩报告就显示,其营业收入下降1.77%、净利润下降13.63%,而收入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售电收入减少所致,而售电收入减少,则是“由于电力市场化导致电价下降所致”

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提出, 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伴随着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全国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上述五家家公司也均预告了接下来要面临的电量、电价下行风险。

大唐发电表示,2024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煤机利用小时逐年下降,公司煤机占比结构较高,存在煤机电量降低的风险。随着新能源入市加快推进,新能源电价由市场形成,增大了电价不确定性

“受新能源出力特性影响,叠加消纳压力等因素,新能源或将面临消纳和电价的双重不确定因素, 公司结算电价存在下降风险,或将影响公司总体收益。”华能国际也在财报中称。

国电电力也预测称,随着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受政策、负荷、电力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新能源电价存在不确定性,结算电价存在下降风险。

“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主要是由于太阳辐照度减少,以及各种分布式和户用光伏发电项目的整合。”中国电力则指出,去年风资源不足造成了风电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而电力系统内对电源调频调峰的需求增加,导致煤电更高的利用率。

02

对于即将到来的市场巨变,各大电力央企在刚刚召开过的一季度工作会上也透了底。

中国华电在4月10日召开的2025年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表示,“要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的形势,研究加强集团公司市场交易营销体系和能力建设”,“要提升成本精益化管理水平,加强资本运营和风险防控”

4月14日,大唐集团在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指出:“提质增效任务十分艰巨,高质量发展压力持续加大,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不断增多。”“要提高发电综合收益,加强市场营销能力建设,全力降低燃料成本,全面抓好收入增长,多措并举深化提质增效稳增长。”

在同日召开的2025年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华能集团也指出出:“要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狠抓提质增效工作进度”。

显然,各家企业的会议都透露了与2024年亮眼财报截然不同的紧迫感。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的迫近,电价波动风险正进一步加剧,电力央企需在政策框架内重构盈利模式。

电力央企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发电综合收益,还需依托电力市场稳定收益预期,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方面,电力央企更加注重新能源企业的盈利能力。

大唐集团在2024年底召开的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例会时明确提出“要持续攻坚亏损企业治理提效,准确研判重点火电企业和新能源企业经营形势,做好账款回收和财务费用优化管控。”这是大唐集团首次将新能源企业的经营与火电企业并列提及。

2025年3月,华能集团旗下的华能新能源召开市场营销工作会时指出,公司盈利增长方式要从以增量贡献为主,转变为以营销为龙头提升经营质量;营销重心要从“以量为先”转变为“量价统筹”。

另一方面,华能集团与大唐集团也在积极布局开发虚拟电厂、综合能源服务等新业态。

华能集团的虚拟电厂布局采用省公司平台化作战,在浙江、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均有项目落地。今年3月,华能雄安总部园区综合能源服务一期示范项目招标,将建设光储直柔系统、光伏系统、微风发电系统等。

早在2021年,大唐集团就在河北南网建设了虚拟电厂平台。2024年,安徽能源营销有限公司虚拟电厂项目获评省级试点示范;2024年9月,大唐山东能源营销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注册生效。此外,2023年底,中国大唐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将为大唐集团数智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2月,大唐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供冷服务、储能技术服务、能量回收系统研发、充电桩销售等。

未来,随着绿电交易、碳市场等政策协同推进,电力央企的核心竞争力将不仅限于装机规模,更在于对市场规则的深度理解与灵活应用。电力央企盈利增长也将从“增量驱动”转向“质量优先”,唯有如此,方能在电价波动与装机扩张的双重挑战中突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预见能源”,作者:杨锐,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能源 电力央企 电价 市场化改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