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劳动者们,喝出了一家上市公司?
最近,东鹏饮料宣布将在港股上市,一款蓝领工人最爱的饮料,继在A股市场获得成功后,又即将在港股登陆。
不过,对于旗下大单品东鹏特饮来说,含糖量太高、喝了睡不着、以及配料表科技太多,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爆款能量饮料的背后,消费者健康也许会有影响。
同时,对于母公司东鹏饮料来说,虽然接连在A股、港股上市,让其获得了充裕资金,但股东高管频频坚持,以及一手理财、一手借贷的操作,也让众多投资者们,对其未来产生了担忧。
其实,关于东鹏饮料的质疑,自其创立以来一直都有。东鹏特饮对红牛的模仿,给其贴上了“山寨”标签;如今的“大单品依赖症”,又让其不得不推陈出新。
只是,中国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大品牌早已占据品类优势,东鹏饮料在新的饮料品类,还能否复刻东鹏特饮的成功?
工地圣水伤人吗?
请建筑工人、货车司机喝饮料,哪类产品最让他们喜欢?
不是咖啡、不是奶茶、更不是气泡水,补充能量的功能性饮料,往往才是他们的最爱。
而在各种功能性饮料中,一款黄色瓶身、瓶盖 特殊的饮料,经常出现在他们的工作场景中,烈日下的工地塔吊、货车中的中控台前,你总能和东鹏特饮不期而遇。
如今,东鹏特饮在新生代的蓝领工作者中,似乎拥有着越来越高的地位,上班时困了累了的体力劳动者,只要能喝上一口东鹏特饮,立刻就能完成一次回血。
在蓝领打工人你一口、我一口的饮用中,东鹏特饮不仅完成了迅速出圈,销量上也变得越发强劲。
其母公司东鹏饮料财报显示:在整个2024年,公司能量饮料实现营收133.04亿元,同比增长28.49%;能量饮料销售量308.34万吨,同比增长29.14%。
根据尼尔森IQ数据显示: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东鹏特饮的销售量占比,已经从2023年的43%,提升至2024年的47.9%;市场份额占比从2023年的30.9%,提升至了2024年的34.9%。
不过,销量上气势长虹的东鹏特饮,在俘获打工人芳心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质疑声主要来自三方面:
首先,是含糖量太高。
相关测评显示:每100毫升东鹏特饮,含糖量达到13.3克;一瓶500毫升的东鹏特饮,含糖量达到66.5克,相当于14.6块方糖。
同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应当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日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如果打工人喝下一整瓶东鹏特饮,其糖分摄入则妥妥超标了。
对此,有网友表示:“有天忘带了速溶咖啡,听同事的建议买了瓶东鹏特饮,真的是甜到腻人,比奶茶还甜。”
其次,是喝了睡不着。
东鹏特饮只需几口,糖分摄入就可能超标,而在打工人的咕咚咕咚声中,睡眠也可能会被弄丢。
有网友表示:“下午喝了一瓶东鹏特饮,结果熬了一个通宵,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晚饭的时候喝了几口东鹏特饮,然后一整晚都精力充沛,凌晨四点多才终于睡着。”
丁香医生相关研究显示:成年人每天睡觉7到8小时,各种疾病风险会显著降低,也更有利于缓解疲劳感。
最后,是配料表科技太多。
众多网友之所以失眠,源于东鹏特饮配料表中,除了水和白砂糖之外,还包含柠檬酸、柠檬酸钠、香精、牛磺酸、赖氨酸、肌醇、咖啡因、苯甲酸钠等等。
这些充斥化学元素字样的配料,少量摄入可能对身体并无大碍,但成年累月下来,没人说得清楚到底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网友表示:“自驾游回程的时候,连续喝了两瓶东鹏特饮,之后就心慌得不行,凭毅力开到服务区换人开。”“喝了东鹏特饮之后不仅心慌,胃还被刺激到胃炎发作。”
搞钱永不停歇
虽然东鹏特饮在产品上,遇到不少养生达人的质疑,但凭借着工地圣水的口碑,它也让母公司业绩长虹,并将其送上了A股。
东鹏饮料财报显示:在整个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实现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
同时,东鹏饮料自2021年5月上市以来,A股市值已达到1300多亿元,股价相比最初翻了5倍。
不过,业绩增长、市值走高的东鹏饮料,似乎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有着更大的追求。
2025年4月3日,东鹏饮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进行上市,保荐人包括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预计筹集资金78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将用于国内新的生产基地建设和升级,以支撑公司全国化扩张及可持续增长;用于海外重点市场,建立包括仓储在内的供应链基础设施,以满足东南亚市场的高速增长。
而在具体的经营决策上,目前的东鹏饮料,已在印尼、越南设立子公司,并计划投资2亿美元在印尼建厂;同时还在海南、昆明生产进行布局,为将来的产品出海做准备。
可以看出,东鹏饮料选择在港股上市,筹集更多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扩张自身的业务,但是其在财务上的一些操作,却经常让投资者们看不懂。
比如,2025年2月底,东鹏饮料第三大股东,烟台市鲲鹏投资发展合伙企业,宣布减持公司716万股份;而鲲鹏投资的受益人,正是东鹏饮料的董事长林木勤父子,二人合计持有鲲鹏投资63%以上的股份。
其实,自2022年IPO股票解禁后,东鹏饮料的股东、高管们,就频频进行股票减持。其中,原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不到三年时间共减持五次,已经套现近42亿元,目前仅拥有公司股份的3.58%。
同时,东鹏饮料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当年共有11位高管减持股票,累计套现金额13.69亿元,其中不少是公司元老级人物。
除此之外,东鹏饮料在财务方面,还以热爱理财而著称,并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
2022年至2024年,东鹏饮料理财金额分别为56.14亿元、63.2亿元、139.07亿元;同期收益分别为7002万元、1.42亿元、9532万元。截止2024年末,公司持有的现金类资产,仍然达到142.23亿元。
不过,现金流充裕的东鹏饮料,却一面在银行进行理财,一面又从银行大举借债。
东鹏饮料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的短期借款,从2023年末的29.96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65.51亿元,增幅达到118.69%;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从2023年末的57.01%,增长至2024年末的66.08%,增加了9.07个百分点。
一直在模仿?
产品遭受质疑,财务操作迷惑,似乎给高歌猛进的东鹏饮料,带来了一些负面插曲;其实东鹏饮料出道后不久,就被人贴上了“山寨”的标签。
世纪之交的中国能量饮料市场,红牛是当之无愧的大哥,“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的广告语,几乎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2009年,作为红牛代工厂的东鹏饮料,决定不再做幕后工作者,模仿红牛推出了东鹏特饮。
在饮料的配料表方面,东鹏特饮与红牛高度重合,牛磺酸、赖氨酸、肌醇、咖啡因,同时出现在两者配料表上;其外包装的设计风格,以红色、黄色相交织,也隐隐有着红牛的影子。
而在营销方面,2013年,红牛将经典广告语:“困了累了,喝红牛。”换成了:“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结果,红牛用过的广告语,东鹏特饮捡起来稍作修改,就成了:“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对当年的大哥进行致敬。
除了高度模仿红牛,东鹏特饮也推出了一些创新,比如在瓶盖的设计上,给饮料加了一个透明瓶盖,不仅能更好地保护瓶口,还给众多体力劳动者,发挥了想象力的空间。
弹烟灰、倒水喝、当量杯……种种脑洞大开的用途,因为一个透明瓶盖,而有了实践的机会。
另一边,在产品的价格方面,东鹏特饮抛弃了红牛的高端战略,转而拥抱广阔的蓝领工人市场。500毫升的东鹏特饮,零售价仅为5元,而250毫升的红牛,售价就达到6元。
靠着对红牛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东鹏特饮这个学生,实现了对老师的超越,一年零售额超过百亿元。
招股书显示:东鹏饮料的年收入,从2022年的8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8.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6.5%;净利润从2022年的14.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2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52%。
不过,对于东鹏饮料公司来说,东鹏特饮的强势地位,也让公司患上了“大单品依赖症”,需要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为此,东鹏饮料在2023年初,推出了电解质饮料“补水啦”,用与东鹏特饮相似的打法,在市场上攻城略地。
东鹏饮料财报显示:“补水啦”2024年实现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37%,营收规模仅次于东鹏特饮,相当具有增长潜力。
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中国电解质饮料市场上,不论是元气森林的外星人,还是来自日本的宝矿力,都已在行业内深耕多年。
东鹏饮料想要复刻东鹏特饮传奇,在新赛道完成对老大哥的模仿、超越,难度不小。毕竟,老是走同一条路,也不是可以每次都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纵向青年”,作者:碣石,编辑:路子甲,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