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风光无限的明星企业走向本不应该存在的局面,作为一手推进并且也是一路见证了这家公司如何走来的掌舵人,这时,他会想到什么?以及,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他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至少,对eFishery的掌舵人Gibran来说,他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也或者,他也没有太多的话要说。
在彭博社近期的一篇访谈——针对“eFishery联合创始人及前首席执行官Gibran Huzaifah”的长达五小时的访谈对话中,围绕“只是为了生存”,Gibran为外界揭露了eFishery的一些不为人知但可能只有他知道的故事。基于这些故事,我们似乎会重新认识到一个不同的eFishery,尽管它可能一直这样。
正如报道一再提及的那样,成立于2013年的印尼水产科技初创公司eFishery是一家专注于为水产养殖群体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综合平台。“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综合平台”这种说法可能有点抽象,但在这个创业构想中,Gibran是希望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帮助渔民解决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一些难题、提升养殖的效率、让养殖变成一种不那么辛苦的劳作、让这种劳作成为一种可以复制和扩展的事情。而其中,作为后续风暴焦点的自动喂鱼器也就成为了eFishery的一切的开端。
也正如Gibran所看到的那样,在养鱼的过程中,喂食会是其中的一个绝对痛点。喂少了鱼会饿死,喂多了则会浪费钱并且影响水质。所以自然而然地,对于养殖户来说,什么时候喂,又该喂多少,这些便成为了阻碍自身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然,从创业的角度上来说,这也可能是一片蓝海,假如在这之前没有其他项目或者当下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参与者去为之解决的话。
在成立之初,eFishery便是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开发自动喂鱼器,推广自动喂鱼器,以及找更多的钱来让这个流程循环起来。同其他绝大多数的创业历程相似,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会是一个被需要并且前景广阔的项目。但在现实层面,这个过程足够艰难且漫长。Gibran在访谈中表示,当时,eFishery喂鱼器的价格在400到600美元之间。在印尼以及对渔民来说,这样的价格无疑是一笔巨款。因此,无论是把售卖改成租赁还是四处奔波寻找支持资金,Gibran在用户市场和资本市场均没有得到太多回应。
但一切也都在随后发生了改变,至少对一部分来说是这样的。
在资本市场,Gibran“了解到”,融资前,会存在“美化数据”、“增长黑客”、“包装”这样的做法。“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当这种做法在行业里普遍存在,而且似乎从未有人因此受罚,你难免会开始质疑——这真的错了吗?”
按照Gibran的说法,当时,这种所谓的“业界惯例”让他陷入了一个两难的道德困境——在诚实地破产和编造数字以继续之间。Gibran认为,如同电车难题一样,他选择了一个“只需要让电车只需压过一个人而非一群人”的做法。或者简单点来说就是,在融资前,他向投资者发送了“修饰”过的数据——可能就像他觉得已经看到过的那些惯例一样,“我的道德准则偏向于数学思维——只要在特定情境下,我所能带来的正面影响远大于可能造成的风险或损害,那就是一个净正收益的选择。因此,只要整体效益为正,就值得去做。”
随后的故事则也非常数学化的进行了下去。如采访指出,至17年底,eFishery的现金只剩8000美元出头。但到了23年7月,eFishery宣布为其D轮融资筹集到了2亿美元资金(总融资额超4.15亿美元)。此次融资后,eFishery的估值达到14亿美元,成功步入独角兽俱乐部(估值超10亿美元),甚至因此成为东南亚并且也是全球水产养殖行业的首家独角兽企业。
另一方面,在有了资金支持之后,Gibran的“能够帮助更多人(渔民)”的创业诉求也成为了一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按照账面上的说法,eFishery一度为客户安装了超40万个喂鱼器。并且也有渔民反馈:“科技为我带来了农场之外的生活··· 在此之前,我的生活就只在鱼塘周围。但有了自动喂食器,我就可以出去玩、参加婚礼、享受社交生活了···”而从更加实际的层面来看,基于同eFishery的合作,他的鱼塘数量从10个飙升至70个,收入也增长了20%——达到超600美元。这里也有改变。
但是,但是这些相对理想的剧本并没能在物理世界中有太多延伸。至去年12月,有举报人向eFishery的董事会举报了公司的造假行为,eFishery在财务方面虚报了近6亿美元(或75%)的收入,并且在市场实际表现方面,eFishery的在用喂鱼器可能只有6300个(甚至其中只有十分之一向平台发回了数据)。当然,这些崩塌后面还有着一连串足够长的连锁曝光:在eFishery的6800万美元应收账款中有超四分之三的部分被视为逾期60天以上的坏账;平台上的许多渔民是手动与卖家进行匹配;eFishery的饲料预测几乎有一半时间是错误的;以及,eFishery投资者的投资回收率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不到···
再之后,现在,留给eFishery的无非也就剩“投资的钱去哪儿”、“投资者们有何回应”、“如何偿还”、“怎样进入破产流程”···这些现实方面的问题。但回过头来看,当时,Gibran选择让eFishery来到今天的出发点却可能是一些关于道德或者哲学方面的思辨,而这两者之间会天然存在着一些不可调和的成分。
在访谈的最后,Gibran讲到,事后看来,他一度渴望创造巨大影响、在世界上留下浓重一笔,但却忽略了一些东西——或许更值得追求的,是那些哪怕小一些但可以长存的影响力。
某种程度上来看,Gibran的这种说法是在承认他所犯下的错误。但这个错误所指向的,对投资者,对渔民,对员工以及对于所有关注到这个事件的读者们甚至Gibran自身来说,可能又会引申到另外一个各自会有不同答案的问题上——这段剧本是在环境中发生的,还是基于它本身的情节框架走到了这里?亦或者,是在两者兼具中发生的?
这里,彭博社给到的答案是,在选择让电车往哪个方向行进前,Gibran也可以选择踩下刹车,而不是非要压到某一个或者某一些人。但这里,至少在笔者看来,面对eFishery现在的局面,似乎并没有哪一方能够完整承担起这其中的后果和责任。
毕竟,这其中应当存在足够多的牺牲。
封面来源:Timon Studler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