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盒马旗下的B2C平台“盒马云超”正式升级为“云享会”。
盒马方面介绍,该频道面向全国用户,不住在“盒区房”、非盒马X会员的用户也可以下单购买近4000款商品,并已基本实现全国覆盖,而盒马X会员用户则可享受“天天会员价”及全年无限次满49元免邮到家的服务,这也是盒马X会员权益的一次新的升级。
据了解,盒马云超上线已有8年,从起初只覆盖北京、上海两座城市,到如今覆盖全国超90%以上的城市,80%以上的订单可实现“次日达”。商品也从米、面、整箱水等少量大件商品,逐步扩充到如今以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数千款商品。那么,我们不禁想问,在B2C如此发达的今天,盒马为什么还要升级“云超”?盒马到底有什么底气和考量呢?
01 盒马云超的前世今生
盒马云超的诞生,是盒马在新零售领域探索的重要一步。2017年,作为盒马鲜生旗下首个线上B2C业务,它带着突破线下门店地理限制、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新零售模式的初衷应运而生。彼时,它仅覆盖北京、上海两座城市,商品种类聚焦于米、面、整箱水等大件商品,主要满足家庭囤货需求,定位更像是对盒马鲜生门店的补充,凭借“次日达”服务,试图以高频、刚需商品吸引用户。
1、从区域试点到全国扩张
经过8年的精心耕耘,盒马云超实现了从区域试点到全国覆盖的华丽转身。截至2025年4月,其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超90%的城市,80%的订单能够实现“次日达”,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其在物流仓储等方面的持续投入与布局。商品品类也经历了从单一到丰富的跨越,从最初的数百款扩充至近4000款,涵盖美妆、母婴用品、宠物食品、家居百货等家庭日常生活全场景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盒马云超逐渐展现出流量汇聚能力,成为盒马体系内的流量入口补充。
2、在盒马生态中的战略地位
盒马云超在盒马生态中不仅是盒马线上化战略的试验田,更是其会员体系与供应链能力的核心载体。在供应链方面,依托盒马鲜生的强大资源,通过区域大仓,实现多温层商品存储与快速分拣,为“次日达”服务提供了坚实支撑,确保了商品能够以高效、优质的方式送达消费者手中。同时,它承担了盒马X会员店的线上化功能,整合了数百款自有品牌商品,如酸奶山楂丁等网红单品,这些自有品牌商品不仅丰富了商品种类,更成为会员权益的重要延伸,增强了会员对盒马的粘性。
在盒马内部,云超的定位经历了从“补充业态”到“战略支点”的重大转变。2024年,盒马新任CEO严筱磊提出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后,云超通过升级为“云享会”,承接了部分线下X会员店的业务,成为盒马精简线下门店、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一环。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盒马对云超价值的重新认识,也标志着云超在盒马整体战略中的地位得到大幅提升。
02 盒马云超发展受阻的深层原因
然而,尽管盒马云超在覆盖范围和商品规模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发展速度与市场预期仍存在差距,背后隐藏着诸多深层原因。
1、定位模糊与用户分层矛盾
盒马云超早期主要服务于“盒区房”用户,对于非会员及非覆盖区域用户,无法提供完整的服务,这种“半开放”模式严重限制了其用户增长。在低线城市,由于门店覆盖不足,消费者难以享受到云超的优质服务,导致其在低线城市的市场拓展举步维艰。与此同时,盒马X会员体系与云超的协同存在不足,会员权益长期局限于线下门店,线上场景缺乏差异化吸引力。例如,会员在云超上无法享受到专属的优惠活动或特殊服务,使得线上场景对会员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无法充分发挥会员体系的优势,进一步影响了用户的增长和留存。
2、商品结构与供应链挑战
在商品结构方面,盒马云超初期以标品大件为主,与天猫超市、京东超市等平台高度同质化,缺乏独特性。虽然后期引入了自有品牌商品,但SKU数占比偏低,且部分热门单品如海盐太妃糖经常缺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市场渗透力,无法吸引更多用户。在供应链方面,次日达服务依赖高成本的仓储物流体系,区域大仓的建设和运营压力巨大,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还限制了利润空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供应链成本,成为盒马云超面临的一大难题。
3、与线下业态的竞争与冲突
盒马云超与盒马X会员店在商品和用户群体上存在重叠,2024年盒马关闭上海等地多家X会员店后,云超被赋予承接会员服务的使命,但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线上线下的资源分配与利益协调问题凸显。线下会员店的流量被稀释,导致线下业务受到一定影响,而线上会员客单价与复购率低于预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得整体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内耗问题严重。
03 盒马升级“云超”的底层逻辑
在B2C电商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盒马选择升级云超为“云享会”,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多重战略考量。
1、突破地理限制,挖掘增量市场
“云享会”的最大突破在于向非“盒区房”、非会员用户开放近4000款商品,基本实现全国覆盖。这一举措精准瞄准了全国尚未渗透的低线城市,通过线上渠道触达更多潜在用户。低线城市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随着消费升级,他们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云享会的这一策略为盒马打开了新的增量市场。
2、会员体系的全渠道整合
云享会将盒马X会员权益升级为“天天会员价”与全年满49元免邮,打破了过去会员仅能在特定日期享受优惠的限制。这种“线上会员店”模式,让会员在日常消费中能够持续享受到实惠,提升了会员的消费体验和粘性。同时,通过复用物流基建,降低了运营成本,为盈利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3、应对竞争与行业趋势
当前,山姆、Costco等外资品牌凭借全渠道能力,持续挤压本土零售商生存空间。盒马需通过云享会强化商品力与履约效率,尤其是在自有品牌与差异化选品上建立壁垒。自有品牌商品具有高毛利、高复购的特点,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疫情后消费者对“囤货式购物”与“即时满足”的双重需求,促使盒马可通过量贩装商品与次日达服务抢占“囤货式购物”心智,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4、战略聚焦与资源优化
当前,盒马新任管理层明确提出聚焦核心业态“盒马鲜生与盒马NB”,而云享会的升级实质是将X会员店业务线上化,避免了线下重资产投入。通过整合供应链与会员数据,盒马可更灵活地调整商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推出热门商品,提高商品的适销率。同时,利用云超积累的仓配能力反哺其他业务线,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使盒马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那么,盒马的这些考量对其他零售商有哪些借鉴意义?
(1)全渠道融合是必然选择
盒马的案例清晰地表明,线下会员店与线上B2C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全渠道服务能力如“线上下单+次日达”也将成为零售行业“囤货式购物”的标配。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更加多元化,他们希望能够在不同的渠道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零售商需要打破线上线下的壁垒,实现全渠道的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无缝衔接的购物体验,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2)自有品牌是差异化核心
云享会数百余款MAX商品的成功,充分印证了通过独家商品建立用户粘性的重要性。自有品牌商品能够体现零售商的特色和优势,与其他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零售商需加速开发高毛利、高复购的自有品牌,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建立完整的自有品牌体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提升品牌的忠诚度。
(3)会员体系需动态迭代
从“单一线下权益”到“全场景会员价”,盒马的升级提示企业需将会员服务与用户日常消费场景深度绑定。会员体系是零售商留住消费者的重要手段,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会员体系也需要不断迭代升级。零售商要深入了解会员的需求,为会员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权益和服务,让会员在日常消费中感受到专属的优惠和便利,增强会员的归属感和粘性。
(4)轻资产模式应对不确定性
通过复用现有物流基建与线上平台,零售商可降低扩张风险,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重资产投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轻资产模式能够让零售商更加灵活地调整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反应,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写在最后
盒马云超的升级,是其自身从“试验项目”到“战略支点”的华丽蜕变,更是新零售行业从规模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转型的一个缩影。在B2C电商看似饱和的今天,盒马通过精准定位、资源整合与会员价值深挖,为行业提供了“红海中开辟新蓝海”的范本。
未来,盒马云享会能否真正成为盒马的第二增长曲线,关键在于能否在商品力、效率与用户体验上持续创新。只有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整个零售行业来说,盒马的实践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促使行业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新零售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零售”,作者:史努比,编辑:薇薇,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