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4月17日 10:41
上汽更扁平了:国际、自主板块合并办公,研发总院逐步整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上汽集团正整合旗下乘用车业务,形成“大乘用车板块”,旨在提升效率、协同研发与销售。上汽国际与上汽乘用车合并办公,研发部门也整合至大乘用车板块。此举旨在解决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的问题,整合后将实现产销研一体化。然而,国内外市场需求差异、研发资源分配以及高管变动等挑战也随之而来,上汽整合之路充满机遇与挑战。

🏢 上汽集团整合动作:上汽国际将与上汽乘用车合并办公,研发总院并入大乘用车板块,零束科技已完成与上汽创新研发总院的合并。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负责大乘用车板块,旨在实现“乘用车一体化管理”。

🌍 整合原因:解决研发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的问题。过去研发项目需要在多个公司主体间合作,效率较低。新结构将研发与销售体系直接连接,提升效率。

🚗 挑战与问题:MG名爵国内外市场需求差异大,研发资源需同时满足国内外需求。高管变动可能带来新的挑战。合并后,如何形成协同效应,将是关键。

💡 核心目标:整合旨在集中资源、提升效率,实现产销研一体、国内与国际业务协同。通过打通部门墙、公司墙,实现一体化管理。

文 | 汽车像素,作者 | 邢芮芳,编辑 | 冒诗阳

上汽整合“大乘用车板块”的计划,雏形搭好了。

我们独家了解到,上汽国际将在近期与上汽乘用车合并办公,接近 200 人的团队,将搬进上汽乘用车位于上海嘉定区安研路办公区的 2 号楼中。

上汽乘用车旗下有荣威飞凡、MG 名爵两个子品牌。2024 年两品牌合计销量 70.7 万辆,其中国内市场只占 22.4 万辆。这带来了一个局面,虽然双品牌归属于上汽乘用车经营,但大部分销量、海外渠道,都是由上汽国际所管辖的。

矛盾在 MG 名爵身上体现得更明显。两个品牌中,荣威飞凡的主销市场在国内,但 MG 名爵的海外销量长期高于国内销量。2024 年 MG 名爵全球销量有 50.7 万辆,其中国内市场的销量约 8.5 万辆。MG 名爵是在欧洲销量最高的自主品牌,贡献了中国汽车出口欧洲总量的近 70%。

国内外需求的分裂,增加了资源协调的难度。MG 名爵在海外卖得好的是 MG ZS、MG3、MG4 EV 等紧凑级或小型车,但这三款车国内的月销量有时只有个位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MG4 EV,国内纯电车走向大中控屏、AI 智能座舱、AI 智能驾驶的时候,MG4 EV 几乎没有智能化配置 ,它的卖点是操控灵活、空间设计实用,以及好的通过性。

其结果是, MG4 EV 长期占据欧洲很多市场纯电车销量的 TOP 3,但在国内,这款车上个月的总销量为 8 辆。

但 MG 名爵并没有放弃国内。MG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透露,MG 名爵会在未来两年内推出约 8 款新车,2025 年将在国内新增 150 家门店。

于是有限的研发资源,既需要持续投入在这些海外的主销车型上,又需要解决国内新车的适应性问题,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协调,任务会很难完成。

国内、海外两公司的整合,只是上汽 “大乘用车板块” 的一部分,更难、更关键的整合在研发。

零束科技已经完成了与上汽创新研发总院的合并,随后,上汽总院也会整合入大乘用车板块,成为下属的研发部门,这是上汽将五大分公司整合成 “大乘用车板块” 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

上汽总院已经有不少关键岗位完成了调整。一个月之前,上汽通用背景、原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执行副总经理王从鹤接替芦勇,开始执掌上汽总院。

上汽总院与上汽乘用车之间的一些职能开始交融。比如上汽乘用车主管成本的科室,已经合并到了上汽总院成立的“成本中心”,这意味着总院不再是单纯的研发机构。目前上汽总院内部的一些汇报和审批关系、绩效标准,也都逐步完成调整。

“以后总院就是产品研发后台,上汽乘用车就是市场销量的前台。” 一位上汽总院的人士向我们表示,新的组织结构,让研发和销售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变得直接了。

简单直接,的确是上汽整合乘用车资源的目标之一。4 月 10 日的 “上汽之夜” 中,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透露,为了应对市场挑战,上汽做了一系列结构的调整,把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完成后,上汽将会形成一个产销研一体、国内与国际业务协同的 “大乘用车板块”。

整合起来的好处是集中资源、提升效率。过去上汽的研发分布在上汽总院、零束科技为主的几家公司中,这套体系需要支持荣威、飞凡、MG 名爵和部分智己品牌的研发项目,几方面之间,需要跨越三到四个公司主体来合作,很难形成合力。

比如零束科技主要负责软件,但为了给电子电气架构做配套,零束内部也要部分涉及底盘等硬件的开发,这本应是上汽总院可以完成的事情。

另外,几家分公司之间缺乏一致的管理层来统筹。上汽总院、零束、上汽乘用车和上汽国际分别向上汽集团汇报,而上汽集团的领导层,此前通常只做战略管控,很少会具体到业务层面直管,这也是多数国企背景汽车集团的传统。

大乘用车板块的形成,是为了解决上述所有问题。业务层面打通部门墙、公司墙。管理核心层面,总裁贾健旭担任大乘用车板块执管会的主席,亲自负责业务,他的目标是实现 “乘用车一体化管理”。

但上汽大乘用车板块主要高管的变化,可能并没有结束。我们了解到,上汽乘用车公司现任总经理王骏已临近退休。

如今在多轮强有力的合并后,大乘用车板块已经初见雏形。上汽完成了整合的第一步,但合并与形成协同之间,很多麻烦才刚开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上汽 乘用车 整合 MG名爵 研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