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4-17 07:04 上海
这是我给一位年轻朋友的建议
「配图摄影 by 张辉」
上次和一个朋友吃饭,聊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很多90后、00后的年轻朋友,不太相信「改变命运」这件事,反而「躺」和「丧」这两种文化比较流行。
我说,我其实挺能理解的,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在聊天过程中,他们提到,大家「躺」和「丧」的原因,是因为今天看不到上升的机会,觉得努力没有价值。我对这个观点持保留意见。
我当时讲了几个故事。比如我刚毕业那会儿,也觉得自己没什么成长机会。看到很多人发家致富,但感觉那跟自己没太大关系。再一看父母,退休后每年养老金都在提升,反而让我觉得,等我老了以后,可能不会有这样的待遇。
有一次跟我父亲聊天,他提到了一件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他说他们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真的处于饥饿的边缘。饿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实在没办法,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后来听说有人把一头病死的猪埋在了河滩上,他们就去把那头猪挖出来,抬回家吃了。
这个事情让我觉得特别惊悚。我问他:病死的猪肉别人都已经埋了,你们为什么还要冒这么大风险去吃?
父亲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当时饿得实在没办法。
我从小到大,对「饥饿」几乎是没有概念的。我一日三餐吃得挺好,米面粮油、肉类也都不缺。所以,当我在羡慕父母退休金的时候,其实我没有意识到,他们从小吃过的苦,是我从来没经历过的。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我们总是只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却忽略了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同样,我刚毕业那几年,也觉得没有什么机会。我认为那些真正的好机会,似乎都被比我年长十岁以上的人占据了。他们赶上了外企发展的好时机,加入外企时竞争还不激烈,工作也不算太忙,经销商上门求资源,很快就能积累起买房的资金,而那时房价也还不高。这是我当时的处境和心态。
但后来我意识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同时也一定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机会。重要的不是抱怨,而是想办法找到这些机会,并抓住它们。
所以,当时我给那个朋友提了三个建议:第一,做一个主动积极的人;第二,做一个智者,提升认知;第三,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第一,做一个主动积极的人
主动,意味着不等着别人来选择你,而是要掌握自己人生的选择权。而积极,则是指在每一件事中,去看到积极的一面。
每一件事都有好坏两面,你选择看哪一面,决定了你的心态和行动。主动选择正面的视角,并持续强调它,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比如那天北京大风,我们从苏州回北京,总共花了12个小时,经历了各种延误,但我始终挺乐观的,告诉同事,只要今晚12点以前到家就好,他也对于我这种乐观心态表示吃惊 —— 关于这件事及其启发,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和大家继续分享。
第二,做一个智者,提升认知
我常和人说,如果你还对财务自由抱有一丝希望,那么长期价值投资,就是一条必经之路。
原因很简单:世界上的财富,大多数是由公司创造的,而那些成功的公司,贡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如果你想获得终身的财富,就要想办法和这些成功公司站得近一点。要么成为它们的雇员,要么拥有它们的股票。
相比之下,拥有股票其实是更容易做到的。
正是因为这个认知,我过去十几年不断买入并长期持有优秀公司的股票。这是一个很小的认知差异,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只要你在关键领域,比如健康、财富、工作、家庭关系等方面,拥有比身边人略高一层的认知,就有可能悄悄拉开差距。
第三,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很多人都会说:「道理我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问题就在于,道理只是知道了,但没有行动。
知而不行,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你知道价值投资很重要,甚至认为它是必由之路,但你却不去做。理由很多,比如「没有本金」、「股市低迷」、「担心风险」,这些借口都会成为你不行动的理由。
我自己的一个优点是:一旦认定一件事情,就会去实践,并在实践中寻找反馈、形成闭环。
当年我焦虑时,为了寻找财务自由的路径,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去读各种投资书籍。后来终于把价值投资这件事想明白了,马上就开始投入实践。
我当时选择的是估值不高、能持续创造价值的好公司。因为买入时价格就不贵,当好公司反弹的时候,我就获得了正向反馈。这种正向反馈,让我更有信心投入更多资金,并长期持有。
所以,「知」必须要落地到「行」上来。真正有指导意义的「知道」,一定是能够支持你大胆去做的那种「知道」。
没有「知行合一」,前面讲的「主动积极」和「认知提升」也很难真正落地。
我跟那个年轻朋友聊完之后,他感觉还是挺振奋的。他说,平时接触到的大多是「丧」和「躺」的声音,而这些话对他来说,是耳目一新的。
我告诉他: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但既然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就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个时代带来的机会,而不是只盯着它的问题。
你如果总盯着问题,自然会越来越丧、越来越想躺,因为你看到的一切都是沮丧的。但如果你学会去看事情积极的一面,你会发现,每个时代其实都有值得把握的机会。
你看现在很多年轻90后创业者,他们做的事情,是过去80后、70后的人不敢想、不敢做的,比如DeepSeek的横空出世。这本身就说明,这个时代也有它独特的力量。别人能做,说明这个时代的土壤是有活力的。我们未必能做得像他们一样成功,但至少可以比过去的自己更好,比身边的一百个人稍微领先一点,这并不难。
以上,就是我对那位年轻朋友的建议。也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文章:用「Zoom Thinking」应对职业选择的纠结
上一篇:哪些书不该读?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40+7:如何成为新一代,抓住智能时代的红利」。
在今年生日的时候,我用了一篇语音来概括了我最近一年最新的认知和心得,作为补充,送给所有的读者。我这篇语音,分为七个部分,共计约90分钟。大家可以慢慢听,慢慢消化。
1、缘起:70岁的困局带给我的启发
2、认知:如何面对智能时代的浪潮?选择成为新一代
3、健康:今天的生活方式决定了23年后的健康
4、投资:悲观者正确,乐观者长期获利
5、写作:通过三重闭环,推动自己持续写作
6、知识星球:围绕四大系统、知行合一、共同进步
7、定位升级:从布道者成长为智能教练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