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07月02日
昨天掉在河南的天兵火箭:很可能是因为太草率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天兵科技的“苏州号”火箭在试车过程中意外起飞,引发了广泛关注。事故原因初步判定为试车台超载和固定环节疏忽,暴露了公司在技术细节把控和安全管理上的不足。尽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民营航天企业安全规范和技术水平的质疑。

🚀 **试车台超载:** 天兵科技的试车台设计承载力为600吨,但此次试车9台发动机总推力达到820吨,明显超过设计极限。这表明公司在试车准备阶段对推力评估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发动机推力带来的巨大压力,导致试车台超载。

🔧 **固定环节疏忽:** 除了试车台超载外,事故也暴露了火箭固定环节的疏忽。理论上,火箭在试车时除了使用螺栓固定外,还应在顶部加配重并用钢索拴牢。但天兵科技此次仅使用了底部螺栓,顶部配重和钢索缺失,导致火箭在巨大的推力下脱离固定装置。

⏱️ **时间压力下的决策失误:** 有传言称,天兵科技为了赶在7月前完成试车,在准备工作上有所疏忽,未及时准备钢索,最终导致事故发生。这一传言也反映出公司在时间压力下,可能存在忽视安全规范和技术细节的倾向。

🧬 **民营航天发展中的安全问题:** 尽管天兵科技此次事故是由于技术细节上的疏忽造成的,但它也反映了民营航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民营航天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安全规范和技术细节,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 **技术进步与安全风险:** 天兵科技此次事故虽然令人惋惜,但它也展现了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在技术上的进步。此次事故中,火箭能够在没有良好气动外形和制导系统的情况下笔直飞起,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姿态,说明发动机和火箭结构都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但这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重视安全问题,避免安全风险的出现。

这两天,这款号称对标 SpaceX 的火箭,在国内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可能比正牌 SpaceX 还高。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下午一个画质模糊的视频在各个群里和微博上传疯了,一只火箭刚起飞就掉下来炸了,位置在河南,当地人站楼上都能看见。

不少官媒都第一时间发了视频,这事还上了好几个热搜。

不过幸运的是,地方迅速反应,通报了没有人受伤,但这个事故还是挺哈人的。很多网友都吓坏了,不少网友开始问责这家火箭公司,试验基地为啥离城区这么近?

也有不少人幸灾乐祸,嘲笑这公司学马斯克还没学好,不行就照抄呗?

甚至外媒的评论区里,有人还把这事上升到中国商业航天整体,嘲讽所有中国制造。

要世超觉得,有些网友话说的虽然偏激甚至戴了有色眼镜,但不能否认,这事整得确实抽象的。

因为通报上说的是苏州号火箭试飞事故,但实际上,它其实不应该飞的。这本来是个拴在地面的试验,结果火箭太猛,试车台( 固定火箭的装置 )没拴住,窜出去了,于是就成 “ 意外起飞 ” 了。。。

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我们咨询了商业航天领域的业内人士,他认为天兵科技犯了非常低级的原则性错误,很可能是试车台的操作上出了很大问题。

咱们也去查了查,发现去年天兵科技申请的专利( 他们这里还有个错别字 ),《 一种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用支撑结构 》里说,他们的试车结构采用新技术方案后,极限承载力可达 600t ,已经远超同类产品的承载能力。毕竟亚洲最大的铜川试车台才 700 吨,新一代长征十二火箭的试车台才 500 吨。

但问题是,极限承载力是 600 吨,但根据官方数据,这次 9 台 80 吨以上推力的发动机一起点火,实际推力达到 820 吨,已经远远超过 600 吨的限度。

按照业内老哥的说法,哪怕火箭自重能抵消几百吨推力,这波操作还是心太大了。

抛开载重的问题,在火箭的固定上,老哥觉得他们的操作或许有些太疏忽了。理论上这种实验除了用螺栓固定之外,还要在顶上加重量,并用钢索拴牢,但实际上这次就只用了底部的螺栓,顶部配重和钢索都没有。

网上也有传言表示,为了赶在 7 月之前做完试车,他们抱有侥幸心理,没来得及准备钢索,于是就不管了。

到了实际测试中,由于这火箭本来就劲大,点火以后燃料加注还不一定均匀,所以实时推力可能就更大。如果再考虑到九台发动机共振对结构的巨大影响,卡着极限的试车台就很难不翻车了。

不少博主都说,这是航天史上第一次出这么抽象的事。其实我们去查了查以后,发现这也不是第一次, 1952 年 6 月 6 日 Viking 8 ( 维京 8 号 ) 静态试车时也没拉住,飞行 55 秒于 6~8km 处坠毁。

但是,这已经是航天洪荒时期的事了,那时候第一颗人造卫星都没发呢。

几十年前犯过的低级错误又被复刻了一遍,属实是有点丢人,但我们觉得整成这样,可能也得怪火箭制造商天兵科技,步子太大,扯着蛋了。图片

倒不是咱们故意黑人家,主要这天兵科技 2019 年才成立,在一众民营航天厂里算生的特别晚了,但这不耽误人家蓝图画的很大,那必须对标 Space X ,搞可回收火箭。

前几天接受采访时老板康永来还表示,明年俺们最多能打 10 发。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人家老康有这个底气。

一方面他自个也是科班出身,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天兵科技这一路走的实在太顺了。

天兵第一款产品天龙二号,去年 4 月首发就大获成功。再加上年底几次回收试验的成功,让他们在 4 年内就完成了 12 轮融资,总价值超过 40 亿,公司估值超过 150 亿。

自信爆棚的天兵就在对外宣传中多次表示,要在 24 年 6 月发射新型号,也就是对标猎鹰 9 号的天龙三号。

但这个时间安排的还是太紧了,天龙二号跟三号压根不是一个量级的玩意,一个 150 吨一个 600 吨,而且天龙二号发动机都买的是长征系列同款,可这次天龙三号是全部自研的,难度提升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紧赶慢赶,天兵终于在 6 月最后一天做到了静态试车这一步,一旦成功离正式发射就不远了。

但这次一点火才发现,它的试车台比较松弛,没兜住,窜了。( 但你就说飞没飞吧 )

不幸中的万幸是,天兵这次的抽象火箭在升空 15 秒以后就主动关机了,没有飞出太远,砸在了山区。

图片 然而这个试验场看似在巩义乡下的山区矿场,实际离巩义市区也就几公里。要是发动机再晚关机个几秒钟,恐怕就会砸到附近举手机拍照的无辜市民,那大家可就没心情看乐子了。

当然了,差评君在这里还是要插一嘴。虽然许多网友都在喷试验场离居民区太近,但这事也不能全怪人家。。。

毕竟火箭试验场地要求交通便利,又得人烟稀少,但符合要求的地方除了酒泉这种国家修的,就只剩下港口或者矿坑了。

矿坑附近有城镇也很正常,比如蓝箭发动机试车就在湖州美女山矿坑,静态点火试验则在酒泉发射场。

最后差评君觉得,虽然这次事情闹得挺大,但对于民营航天,咱们还是得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支持,毕竟俗话说得好, “ 成功是差一点点的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的成功 ” 。

咱们之所以会认可 Space X 这样的公司,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敢用大胆、有风险的方案,快速迭代产品,而这些尝试过程中的事故,也是少不了的。毕竟星舰也是在一次次爆炸当中进步的,对于咱们的企业,希望大家也可以多点包容。

而且有一说一,这火箭在没有良好气动外形,没有任何制导系统的情况下,居然能笔直飞起来,姿态也不还错,说明发动机和火箭结构都挺可以。9 台发动机的工作一致性也撑住了一段时间,说明技术上也还是有水平的。

可惜了,不出事儿这绝对是个好火箭,希望天兵的工程师们能早点搞好复盘,成功发射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天兵科技 苏州号 火箭试车 试车台超载 安全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