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电商,再一次迎来进化。
近日,小红书方面宣布放开笔记评论区挂载商品链接,支持商家、买手、普通用户在其发布的商品笔记、购物笔记、普通笔记等多种类型笔记的评论区挂载商品链接。
其中,商家可分享自己店铺内目前可售的商品,买手可分享自己合约期内的商品,普通用户可以直接分享自己买过的商品。而同时拥有多个身份的创作者,则能够同时分享对应身份下的商品链接。而且在一篇笔记的评论区里,创作者还可以挂载多个商品链接。在评论区添加商品链接后,系统就会自动生成醒目的蓝色可点击文字、即“蓝链”,用户点击就能直达购买页面。
值得一提的是,小红书方面还承诺,用户在评论区挂载商品链接的行为“完全不影响”笔记流量。据其透露,评论区挂商品链接后不会改变笔记的属性&流量池。例如,一篇普通笔记的评论区挂商品链接后,仍可享受普通笔记的分发流量池,不会被判定为商品笔记的流量池。
相比以往,以及其他平台对于评论区挂链功能的种种限制,小红书此次的调整可谓是“一步到位”。事实上,对于已经下定决心推进商业化,并将电商视为主要方向的小红书而言,全面开放评论区挂链功能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毕竟如今电商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身为后来者的小红书在用户规模并不占优的情况下想要站稳脚跟,自然就需要拿出一些差异化的打法。于是在过去两年间,其相继提出了“买手电商”、“生活方式电商”。
01
众所周知,传统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本质仍是“货架逻辑”,更强调商品的标准化展示,用户主要是通过搜索来完成交易,核心诉求是功能满足。而抖音电商的“兴趣电商”虽然是通过算法来捕捉用户潜在需求,以短视频和直播的即时性刺激冲动消费,但说到底依然是围绕商品本身的价值在展开。
而小红书的“买手电商”与“生活方式电商”,则是除了商品本身的价值之外,还将其嵌入到具体的场景中,强调情绪价值与身份认同。例如一把椅子在小红书的内容生态中不仅是家具,还可能是“阅读场景”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购买的就不仅仅是商品,更是对生活方式的向往。
而评论区挂链,则正是实现小红书电商售卖生活方式这一目标的绝佳载体。通过结合笔记的内容,评论区挂链就可以使得用户的决策思路从“我需要什么”转向“这个场景需要什么”,从而提升关联品类的购买率。例如在一篇露营笔记的评论区,创作者就可同时挂载帐篷、炊具、户外电源等多个商品的链接。
再加上作为国内种草赛道的“第一人”,小红书本身就有旺盛的“求链接”需求。毕竟当用户看到喜欢的产品时,往往会希望能快速找到购买渠道,而这也正是种草经济的底层逻辑。根据小红书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该平台活跃用户中每天有求购意图的人就超过7800万,日均诞生超过370万条“求链接”评论,甚至已经演变出“万物皆可求链接”的氛围。
但小红书以往对于商业化的谨慎态度,就使得创作者难以直接回应“求链接”的需求。即便有关键词提示,用户仍需经过“退出笔记-搜索店铺名-手动筛选”,甚至跳转第三方平台完成交易的整个过程,这不仅拉长了用户的操作步骤,还容易导致流量外溢。所以通过缩短“种草—交易”的路径到一键跳转,小红书也能够进一步将用户的消费行为锁定在站内,进而提升转化率。
此外,小红书在笔记评论区挂链功能不设门槛、全员可用的特性,也就意味着他们试图将电商带货的参与门槛降至全民级别。
02
那么问题就来了,小红书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要知道,该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正是可以在这里找到来自其他用户的真实想法。由此不难猜测,小红书或是希望借此将用户之间的社交信任转化为交易的驱动力。当然,为了践行“真消费、说真话”的原则,小红书也限制了普通用户在使用评论区挂链功能时,仅能挂载已购商品的链接。
这样的策略既符合小红书UGC社区的基因,以及“去中心化”的流量生态,又能通过长尾流量激活更多的交易场景。更为重要的是,此举也为小红书电商开辟了更多的经营阵地,有助于其补足电商三要素中“场”的短板,进而借此倒逼“货”和“人”的完善。例如小红书评论区挂链功能就要求链接必须指向站内店铺,由此就可能会倒逼商家入驻开店,形成“用户需求→商家入驻→商品丰富→用户留存”的正向循环。
当然,在小红书加速推进电商业务布局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全民带货势必也会给内容生态带来一定的考验,例如评论区就或将会充斥着“暗广”,进而影响到用户的信任度。
所以如何在促进电商业务发展的同时、维护内容生态的纯净,将是小红书要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如果能够在商业化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小红书就有可能成为继货架电商、直播电商之后,又一全新电商范式“场景电商”的缔造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