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蕴
方方的脑袋、圆圆的眼睛、敦实的身材、呆萌的形象,这是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OLY厂房(全厂公用复合配电室)无人值守场景下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依托公司5G专网的高带宽、低时延特性,智能巡检机器人成功串联起厂房内AI高清摄像机、防爆云台等智能设备,使多终端实现协同“作战”。
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无人值守场景中扮演着“侦察兵”角色。它搭载了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配备了高速机械臂、双光谱热成像云台以及局放传感器等装置,整合了电力设备检测、多传感器融合、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能够自动对厂房内配电盘等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每到一处,它就会伸长“脖子”,灵活调整视线范围,全面采集厂房内配电盘参数、开关状态、指示灯、温湿度、消防状态等,并运用智能分析算法,识别相关状态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自动报警,通知运维人员及时干预。
无人值守场景中的AI高清摄像机和防爆云台则作为“监督员”。它们可实时监测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和蓄电池房间状态,并对进入厂房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动态侦测。一旦发现不安全行为,会立即发出报警提醒,全力保障厂房内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
“运行巡检人员以后再也不用每天长途跋涉跑到OLY厂房看参数了。”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运行一部主任技师胥鹏程说。在无人值守场景下,机器人不仅能完成人工巡检的各项工作,并且效率和质量更高。以往人工每天只能对OLY厂房进行一次巡检,而且巡检点位数量有限,查看温湿度、局部放电等参数时还需要提前借用相应的仪表。现在在无人值守场景下,机器人可全天候不间断巡检,巡检点位达到1100个,是人工的3倍多,并能够将巡检数据及时传递到后台服务器进行智能分析并形成图表,巡检效率和数据可靠性均得到提升。
据介绍,该公司还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工作,打造更多智慧厂房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