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4月16日
[国 际] 使用数字设备或降低认知衰退风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项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上的荟萃分析研究,探讨了数字技术设备使用与50岁以上成年人认知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经常使用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等数字设备,可能与认知衰退和认知受损发生率的降低有关,这与“数字痴呆症”假说相悖。研究团队分析了57篇已发表的研究,覆盖了全球41万余人,结果表明数字技术的使用与认知受损风险降低相关,且这种关联似乎独立于人口统计、社会经济、健康等因素。尽管如此,研究并未明确数字技术影响认知健康的具体机制。

📱研究背景:当前数字技术设备广泛使用,伴随“数字痴呆症”假说的出现,该假说认为长期使用数字设备会削弱认知能力。

💡研究方法:研究团队分析了57篇已发表的研究,共涉及全球411430名平均年龄68.7岁的人,这些研究均包含认知诊断或测试。

✅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数字技术设备与50岁以上成年人的认知衰退和认知受损发生率降低有关,这与“数字痴呆症”假说相反。

🔍关键发现:这种关联似乎不能用人口统计、社会经济、健康或其他生活方式因素独立解释,纵向研究也发现了使用数字技术能降低认知衰退风险的证据,平均随访时间为6.2年。

⚠️研究局限:研究并未阐明使用数字技术设备与认知健康之间相关联的因果机制。

打破“数字痴呆症”假说

图片由AI生成

    科技日报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人类行为》14日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数字技术设备的广泛使用,即使用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或三者结合,可能与50岁以上成年人的认知衰退和认知受损发生率降低有关。这一结果似乎有悖于目前一种“数字痴呆症”的假说。

    当前,使用数字技术设备已是普遍现象,而在这类设备中长大的第一代人正在接近出现痴呆症状的常见年龄。数字痴呆症假说认为,一辈子都使用数字技术设备会弱化认知能力;不过,也有其他观点认为,经常使用这类设备能让认知表现高于预期,因为这类设备可以促进维持认知能力的行为。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及贝勒大学团队分析了57篇已发表的研究,这些研究覆盖了全球411430名平均年龄68.7岁的人使用数字技术设备的情况,所有研究都包含一项认知诊断或测试。他们没有发现数字痴呆症假说的证据。恰恰相反,使用数字技术设备与这些人的认知受损风险降低有关。

    重要的是,团队分析发现,这个结果或许不能用人口统计、社会经济、健康或其他生活方式因素独立解释。他们还在纵向研究中发现了使用数字技术能降低认知衰退风险的证据,这些纵向研究的平均随访时间为6.2年。

    不过,团队指出,这些研究并不能解释使用数字技术设备与认知健康之间相关联的因果机制。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数字技术 认知健康 数字痴呆症 荟萃分析 认知衰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