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4月15日 18:38
不会修+不敢修,月薪上万难招新能源技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文章指出,传统汽修店在技术、设备和人员储备上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需求。技术壁垒、学习成本高、维修授权难以及培训体系滞后是导致技师短缺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建议职业院校扩大招生、加强产教结合,行业协会提供转岗培训,车企开放维修授权,共同构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体系。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但维修企业和人员储备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传统汽修店面临技术挑战,缺乏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专业知识、设备和维修经验。

⚠️新能源汽车维修涉及高压安全和复杂电子系统,增加了维修难度和学习成本。

🎓职业院校培养规模不足,产教结合滞后,导致新能源维修人才培养周期长。

💡解决之道在于加强职业教育、行业培训,以及车企开放维修授权,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

截止到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其中仅2024年新注册的新能源汽车就有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与2023年相比增加382万辆,增长51.49%。

值得一提的是。

和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比,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企业、维修人员储量却不足2万家、不足10万人。

私营修理店如何看待新能源

谈及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杭州某维修公司的老板吴哥向记者坦言,传统汽修从业者在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时候,确实会有一定的“技术迷雾”存在。

“燃油车已经发展这么多年了,发动机、变速箱、电机很多核心技术都是公开的,被研究得很完善,维修有共通之处。”

但当下新能源车企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核心技术并没有对外公开。不像燃油车出现故障后,他们只需要用检测电脑和汽车相连,就能够获取特定的故障代码,为技师提供诊断支持。

反观新能源汽车,私人维修公司不仅没有特定的仪器去获取故障代码、检测数据异常,那些以“电子化、智能化”为主的软硬件故障,也让技师们难以通过肉眼和经验做出诊断或维修方案。

“目前来说,一般是网约车司机来修,或者是新能源车事故类的,这种业务占比不大。新能源‘三电’出现小毛病的情况不多,一般要出问题就直接换了。”“这些业务我们也做不了。”

这一情况也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来到私营维修店,大多是为便捷、低价处理钣金事故等“非核心器件问题”,倘若相关故障涉及智能软件问题或“三电问题”,维修店老板则会主动建议车主前往4S店来规避传统技师面对新能源汽车“不会修、不敢修”的情况。

除此以外。

《2025年汽服店用工现状》也显示,当下80%的汽修店员工主力为80后、90后群体,这些传统技师在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不仅电路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实战经验;门店老板也会因为设备匮乏、担心处理失败影响客户口碑等原因拒绝承接相关业务。

新能源维修技师为何人数稀少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首先是学习成本。

和传统的燃油车型相比,新能源车型的电子器件占比远超机械器件占比。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故障方向会以电子类、通信类故障为主。

排除软件学习门槛,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的维修还会涉及高压安全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均增加了各地维修技师“油改电”的难度。

除此以外,时下新能源品牌众多,不同的产品、产线往往有着不同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在核心技术、维修手册未彻底开放的背景下,鲜有技师会违背“对客户的财产安全负责”的职业守则,去盲目拆解维修。

正如重庆某汽车销售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转述的那般。

新能源车企不公开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一般的维修店的也很难获得厂家的维修授权。如果问题涉及“三电”系统故障,传统汽修店往往不会修,也不敢修。长此以往,现存技师们大多没有新能源汽车的维修经验,老板找不到人,也自然不会拓展相关业务线。

在培训端。

虽然市场上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人才的需求持续走高,但各职业院校培养相关人才的规模却仍显不足。况且新能源维修人员不仅要懂得汽车相关知识,还要了解电气原理、设备通讯、电机控制等领域内容并考取相应的证件。以至于“较长的成长周期”进一步放大了市场上各车企、维修店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度。

“我们还是不够快,没想到新能源车爆发这么快。”“从中职、高职到进入岗位,算一算最快也要五六年人才的成长周期。” 谈及新能源维修相关专业现状时,杭州某职业高级中学的校长助理如此说道。

如何堵住新能源技师缺口

厦门某汽车维修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维修技师的招聘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的技师大多来自传统油车维修行业,转型培训周期大约需要两年,且技术难度较高,要求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部分新能源维修工作都会集中在4S店和各地的老牌维修厂。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即使新能源技师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传统维修技师高30%-40%,这份月薪上万的工作仍有较大的人员流动性。使得各企业不得不和技术学校合作,通过“定期输送实习生”的方式来弥补人手不足的窘况。

为尽快扭转新能源维修人才不足的情况。

重庆某技师学院的汽车工程系主任表示,相关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应当尽快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并逐步扩大自身招生规模。另为解决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过快,“教学”和“应用”之间出现内容断层等问题,相关院校也应尽快和车企建立合作关系,用产教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能力、操作经验。

除此以外,某新能源车企的用户服务总监也在采访中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走高,传统汽修店也应当尽早布局相关业务线。至于上文提到的现有技师“新能源维修经验获取困难”等问题,相关行业协会则可以适当引入培训课程,通过开设“转岗、职业内容培训”的方式为其提供技术、经验支持。

而在相关人才储备数量提升后,新能源车企亦可通过“技术考核”等方式下放维修授权,拓展自身的服务渠道。这样不仅能让新能源车型的维修服务更加快捷,为广大新能源车主提供便利;还有益于企业完善自身的售后服务网络,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参考:

湖南日报:新能源车“修车难”如何破解

潮新闻客户端:新能源车维修难吗?业内人士:市场突然火爆,修车人才成长还需周期

台海网:月薪上万仍难招新能源车维修人才 会修“三电”的技术工人成“香饽饽”

快科技:新能源技师严重短缺 超7成门店认为未来修车只剩“老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那些事”,作者:互联网那些事,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能源汽车 维修 人才短缺 技术壁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