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杭州天气很好,运河边。后面能看到汇金国际,改变AI格局的地方。
现在去北京的高铁上,不想写代码、文档,随便走心聊聊。
不知不觉做ANP一年多了,最近做的跌宕起伏,不过挺有意思。
谷歌A2A出来后很多朋友第一时间发新闻给我,问我影响大不大,也有朋友问我压力大不大。
我也是第一时间看到消息的,晚上十一点多关灯躺在床上,然后随便看了下大概内容,本来想起床深入研究一下,心里有些小忐忑。后来想没有必要,就睡了,没有失眠,很好。
我现在压力其实不大。压力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无响应之地,即绝望之地
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去年暑假,八九月份,第一个版本发到网上后过了几个月的时候。
当时的情况是没有一点反馈,不是没有正反馈,负反馈也没有。无响应之地,即绝望之地,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情况吧。
当时很多时候我也很难自信的给人说,我们在做智能体协议。
不像现在,我说我们要做智能体互联网时代的HTTP,脸不红心不跳,说多了自己都信了。
那段时间很难吗?现在想想好像也还好。虽然突然没有了收入,未来不确定,再加上无论创业还是工作,对我这样的大龄从业者都不友好。
可能是因为之前,我经历过比这个情况,更加绝望的(不知道绝望是不是准确)事情。
走不出去的迷宫
我从来没有给任何一个人说过,我曾经有严重的思维强迫症。可能是我从小学开始就对自己要求非常高。
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很难理解,我来描述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就像一个人身处一个迷宫之中,越想走出去,越走不出去。而且,当你走出去后,它一直跟着你,你不能够看它,不能够想它,否则马上会被吸进去,开始新一轮的绝望。
当你有一天意识到好久没有进去迷宫了,还没有庆幸,就又被吸进去了。
后来进阿里好了很多,因为阿里太忙了,大脑中没有时间想其他的东西。
迷宫就是我自己
也许我应该早点认识到这是什么,早点做一些心理咨询会更好。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建议找一个专业的咨询师。这不丢人。
我后来在得到上学习了《武志红心理学课》,知道了这是什么。后来也看了些相关的书籍,还做一些冥想、催眠练习,渐渐地好了很多。
质变来自在武志红APP上的一门课:《把事情做好的心理学》,学完后有一种悟道的感觉(心流我经常有,我还体验过颠覆体验,只有一次,非常奇怪的一个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说是悟道可能有点大,不过自己确实想通了很多的事情。武志红的一句话我非常非常喜欢,一切美好事物都是深度关系产物(有时间阐述下我的理解)。
在这个时候,我也真正明白了,迷宫就是我自己,我不用走出去。
这个时候大概是2022年,然后,ChatGPT出现了。(继续回到ANP)
使命的召唤
我不知道多少人能够听到,属于你的使命召唤。
如果没有上面的改变,我是绝对没有心力来出来创业的。
当我没有了心理束缚,每天心力澎湃,同时一个巨大的时代机遇又摆在眼前。当一切碰到一起的时候,我当时真的听到了属于我的使命召唤。
我确实很相信我听到了它。
当一个巨大的浪潮来临的时候,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保持在场(Be There)。
那又为什么会做ANP?我给很多人说我在一年前看到了一个技术的空白。这是真的。我没有说的是,这个种子其实是在十几年前种下的。
十年前的种子
我毕业之后一直在通信行业,我当时就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移动联通能够互通,而号称更加开放的互联网,微信为什么不能和其他的IM互通?互联网不是应该是一个更开放的世界吗?
当时还申请了一个域名,要做一个能够互联互通的个人门户网站,最后没有启动就放弃了。
后来也研究过区块链的方案,ChatGPT出来后,也做过一些AI工具。不过都没有成。
然后在去年初的一段时间,大脑无法压制的一直冒出一个想法,持续好几天,空下来就会冒出来。然后认真的分析了这些冒出来的想法,然后发现了一个技术空白:智能体通信协议。
这是当时画的草图:
我一直不认为是我创造了ANP。我更大感觉是,ANP经由我从天而降,我只是一个管道。
正反馈的到来
第一个正反馈来自一个在欧洲出海创业的朋友,我们现在还经常会联系。
我们当时聊了一个小时,给他讲了我的想法,他认为我的想法非常好,也给了一些建议。后面每次和他联系,都有好运到来,简直是我的福星。
然后和AWS的同学聊了一下,给他们的架构师团队做了ANP的第一次分享,他们给了我们一些不错的反馈,还给了我们一些代金券,再次感谢。
再后来在上海的一个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做了一个分享,参会人不多,不过给我们颁发了一个奖项,这是ANP的第一个奖项。
在上海参会的两天,Anthropic MCP发布了。我不用解释协议是什么了,也不用解释协议为什么重要的。
再然后,我写了两篇公众号文章,一篇《智能体互联网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个算是互联网上比较早的在研究智能体互联网的文章。还有一篇《对比MCP与ANP:智能体需要什么样的通信协议》,后来阅读量也可以。
再然后,Manus发布了,当时我在北京,感觉大家都在聊Manus,然后我的公众号关注数开始走高,很多人加我微信,原来MCP关注度提高了。很多MCP的文章,包括海外的MCP文章,都是我写的。
再然后,MCP持续火,谷歌A2A发布,也正式宣告,智能体通信协议纳入到了大厂的视线。但是我仍然敢说,行业中没有人在这个领域投入的思考时间会比我长。
最后
高铁到了终点,但是智能体协议,才刚刚开始。
很难说现在ANP有多少领先优势,这些优势大厂面前也许不值一提。
不过我们知道ANP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最能够凝聚贡献者的是什么:是我们独特的互联网理念,是我们对未来互联网的美好设想。
如果未来大厂或其他的协议超越ANP怎么办?
如果有新的协议,我们希望它是不同于我们的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我们乐意看到它的出现。一个没有创新的新协议是开发者的负担。
但是如果你也认可我们的理念,我们的技术路线,其实我欢迎和我们一起:我在很多地方承诺过,我希望ANP社区是一个开放的社区,不被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公司控制,包括我。
最后,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理念最终能够实现,这才是最重要的,所谓“功成不必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