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团队通过“复活”已故作曲家阿尔文·卢西尔的脑细胞,成功培育出能够实时创作音乐的“迷你大脑”。该项目利用干细胞技术,将白细胞转化为类脑器官,并通过精密电极采集神经信号,最终将信号转化为声音。卢西尔生前即是实验音乐先锋,曾探索脑电波创作。目前,由“迷你大脑”创作的新曲目正在西澳大利亚美术馆演出。该项目始于2018年,历经数年研发,标志着实验艺术和生物科技的深度融合,为音乐创作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 项目的核心在于“复活”已故作曲家阿尔文·卢西尔的大脑。研究人员将卢西尔的白细胞重新编程为干细胞,进而诱导分化形成类脑器官,最终培育出能够实时创作音乐的“迷你大脑”。
💡 项目的技术细节包括:将类脑器官置于由64电极构成的精密网格上,这套设备能够多层面采集神经信号。随后,团队成员将这些神经信号转化为声音,使“迷你大脑”成为真正的“演奏者”。
🎼 阿尔文·卢西尔是实验音乐领域的先驱,早在1965年就探索了脑电波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此次项目是对其创作理念的延续,也是对实验艺术边界的拓展。
作曲家去世四年后大脑还能编曲。
据潇湘晨报,近日,澳大利亚一支由艺术家和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四头怪”成功“复活”了2021年离世的美国实验音乐作曲家阿尔文·卢西尔。在名为“复活”的项目中,研究人员将卢西尔的白细胞重新编程为干细胞,并通过诱导分化形成类脑器官,最终培育出能够实时创作音乐的“迷你大脑”。目前,卢西尔“大脑”创作的新曲目正在西澳大利亚美术馆演出,演出将持续至8月3日。
作为实验音乐领域的开创者,卢西尔早在1965年就在作品《为独奏者创作的音乐》中首次运用脑电波进行现场声音创作。“复活”项目团队自2018年起就与卢西尔商讨这一构想,直到2020年,时年89岁的卢西尔才最终同意为项目捐献样本。
该项目采用了团队自主研发的技术:将培育的类脑器官置于64电极构成的精密网格上,这套由德国生物工程师协助开发的设备能够多层面采集神经信号。团队成员马特·金戈德随后改造开源平台,将这些神经信号转化为声音,使“迷你大脑”成为真正的“演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