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4月14日 09:43
多元化没能挺起煌上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卤味第一股煌上煌遭遇业绩“双降”,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9.44%和42.86%。文章分析了业绩下滑的原因,包括消费场景变化、门店拓展不达预期、促销费用增加等。同时,文章也探讨了煌上煌的多元化战略,从收购真真老老进军粽子市场,到试图收购休闲食品生产商展翠食品,但均未取得显著成功。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和多元化受阻,煌上煌的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 煌上煌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9.44%和42.86%。主要受顾客购买力下降、门店拓展不达预期、促销费用增加以及子公司火灾损失等因素影响。

🍖 酱卤肉制品业务收入下降14.26%,销量减少,但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毛利率有所提升。米制品业务收入微降1.83%。

🏘️ 煌上煌门店规模大幅收缩,2024年减少837家门店,回到2019年水平。加盟店数量也在下降,公司“千城万店”计划受阻。

🥟 多元化战略未能有效扭转颓势。收购真真老老进军粽子市场,但粽子业务受地域性和季节性影响,成长性有限。收购展翠食品也未能成功。

或许十年前,煌上煌创始人徐桂芬,就已预感到了休闲卤制品行业的竞争压力,早早带领公司进行多元化转型。

前几年,卤制品企业疯狂扩张、加速开店,2024年,行业性的寒冬终于降临。煌上煌也没能依靠多元化战略,挡住这一波寒流。

2024年,公司交出了一份“双降”的业绩答卷,酱卤肉制品、米制品分别比上年少卖了2500吨和5400吨。

是坚守主业,还是继续多元化?这是公司3.6万名股东共同的疑问。

业绩大降4成

2024年,卤味企业普遍遭遇增长瓶颈,“卤味第一股”煌上煌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上周五夜间,煌上煌(002695.SZ)披露去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归母净利润4032.99万元,同比分别下降9.44%和42.86%。

影响业绩大幅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公司主要总结了3点。

第一,顾客购买力和消费场景变化、酱卤肉制品加工业老店单店收入同比下降;同时门店拓展不达预期;

第二,线上线下促销费用增加,第三方咨询和品牌宣传费用同比增加,新基地投产带来固定费用的增加;

第三,子公司真真老老合作方仓储火灾造成的存货损失1616.98万元,以及商誉减值计提增加1074.99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所需相关鸭副产品原材料市场价格处于低位,其中,鸭掌、鸭翅、鸭颈平均采购价格(公斤),同比下降11.13%、13.49%和48.55%。

受益于此,公司生产成本逐步回落,带动酱卤肉制品主业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5.93个百分点,达到38.03%。

因市场需求下降,作为收入主力的酱卤肉制品业务收入并不乐观,期内录得12.58亿元,同比下降14.26%。同期,第二大业务米制品收入3.51亿元,微降1.83%。

梳理发现,自2020年后,煌上煌肉制品业务收入就持续下滑,2021年至2023年,增速分别为-5.51%、-16.16%和-1.97%。销量由2020年的40071.89吨降至2024年的22795.57吨。同期,米制品销量由32304.06吨降至25598.63吨。

这一时期,公司承受着较大的压力,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已连续4年负增长,分别为-4.01%、-16.46%、-1.70%和-9.44%,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8.76%、-78.68%、129.01%和-42.86%。

门店收缩

2020年,周黑鸭(01458.HK)放低身架,破天荒地大力推广特许经营业务,绝味食品持续下沉市场布局,紫燕食品筹划在A股上市,卤味市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这一年,也是煌上煌自上市以来的业绩巅峰,录得营业收入24.36亿元,归母净利润2.82亿元。

公司趁热打铁,提出力争5年内,在全国千座以上城市开设1万家以上连锁专卖店。

要知道,当年卤味行业中,仅绝味食品突破了万店;煌上煌在2020年末门店数量为4627家。

公司扩张计划并不顺利。2021年至2023年,分别净增门店-346家、-356家和572家,2023年门店规模达4497家。2024年,公司门店减少837家,门店总规模降为3660家,基本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

煌上煌以直营+加盟双模式运行,加盟业务是重心。在特殊三年时期等因素影响下,公司对加盟门店梳理和调整,加盟门店规模逐年下降,由2021年的3974家降至2024年的3419家。

门店大幅收缩,煌上煌还在梦想“千城万店”,甚至在2023年报中提出每年开店2000家的计划。

这种情况下,公司仍在调整和扩产能。2019年终止年产8000吨肉制品及其他熟食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后,转而加大对子公司广东煌上煌的产能扩张,改造后其年产能由8000吨升至1.5万吨,主要覆盖广东市场的需求。

广东市场是公司仅次于江西的第二大市场。去年,广东市场实现收入2.24亿元,同比下降24.71%,在公司3大区域市场中降幅最大。

多元化不畅

在卤制品行业中,煌上煌最早上市,但它知道做鸭难,做领头鸭更难,所以,较早进行多元化布局。

2015年2月,创始人徐桂芬亲自拍板,使用超募资金7370万元收购了真真老老67%股权,涉足粽子行业。

真真老老设立于2005年,是全国最大粽子生产商之一。借助该笔并购,煌上煌将米制品做成了公司第二大业务。

2017年,徐桂芬将煌上煌权杖交棒长子褚浚。二代掌权后,公司战略相对保守,没有实施较大的资本运作。只是在2023年3月,斥资1.11亿元完成对真真老老27%股权的收购,增强了管控力度。

被纳入公司麾下以来,真真老老收入贡献出了真金白银。其营业收入由2015年的1.76亿元增至2024年3.58亿元,净利润由1404.88万元增至2900.29万元。

不过,粽子这种食品,有太强的地域性和节令性,以至于收入波动明显,成长性有限。

面对这样的压力,煌上煌试图再次跨界。2024年12月初,公司公告拟收购休闲食品生产商展翠食品的控制权。

展翠食品在膨化食品、糖果等领域深耕多年,主要以贴牌代工为主,代工品牌除了米奇、小黄人,还有小猪佩奇等。其早在2019年就冲刺IPO,一直没有进展。

该公司盈利能力较强,2018年营业收入5.40亿元、归母净利润0.90亿元。此项收购一旦达成,展翠食品得以触达资本市场,煌上煌在酱卤、米制品外新增休闲食品业务。

半个月后,这笔收购却黄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ID:banmaxiaofei),作者:陈晓京,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煌上煌 业绩下滑 卤味 多元化 市场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