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4月14日 03:47
[数 智] 智能“听诊器”24小时监测桥梁健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桥梁健康监测平台,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BIM等技术,实现了对辽宁多座桥梁的24小时自动化监测。该平台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桥梁关键参数,构建数字孪生体,并提供预警机制。综合监管大屏、业务管理端和微信小程序等多终端,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告警处理。未来,平台还将整合多源数据,提升桥梁运营环境的全面感知能力,保障交通安全。

🌉 平台的核心在于其强大的监测能力。通过部署静力水准仪、振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平台能够实时监测桥梁的沉降、位移、裂缝、应力、震动等关键参数。

💻 平台实现了桥梁健康监测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它为沈阳东西高架桥、文化路立交桥等6处桥梁构建了健康监测数字孪生体,并通过综合监管大屏以图表形式展示桥梁健康评估结果、告警统计信息、传感器状态等。

📱 平台提供了多终端的便捷管理方式。业务管理端提供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功能,微信小程序则方便管理人员在移动设备上接收告警信息并处理,实现了对桥梁的全面监控。

📊 平台能够辅助桥梁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通过自动生成各类报表报告,平台帮助管理人员制定更合理的维修维护计划,并优化资源配置。

💡 平台未来将进一步整合交通流量、气象环境等多源数据。这将有助于实现对桥梁运营环境的全面感知,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桥梁安全畅通。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杨雪)4月9日,记者从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获悉,其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可视化融合等技术打造的桥梁健康监测平台,已在辽宁多座桥梁上成功应用,实现24小时自动化监测。

    平台犹如一个智能“听诊器”,通过在桥梁关键部位部署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如静力水准仪、振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实现对桥梁的沉降、位移、裂缝、应力、震动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传输、存储与分析。以沈阳东西高架桥、文化路立交桥等6处桥梁为例,平台通过对参数进行实时监控记录,成功构建了桥梁健康监测数字孪生体,并配置了精准的预警告警机制。

    平台具备综合监管大屏、业务管理端和微信小程序等多个终端。综合监管大屏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展示桥梁健康评估结果、告警统计信息、传感器状态等,业务管理端提供更深入的数据分析、业务处理以及报表生成功能,微信小程序让管理人员能够在移动设备上及时接收告警信息并处理。在实际运行中,平台能够及时捕捉到桥梁结构的微小变化和异常情况。同时,平台自动生成各类报表报告,让桥梁管理人员能更加科学地制订维修维护计划,合理安排资源。

    据悉,平台将逐步整合交通流量、气象环境等多源数据,实现对桥梁运营环境的全面感知。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桥梁安全畅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桥梁健康监测 物联网 BIM 交通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