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04月13日
这部“恶有恶报”的爽剧,为何成了现象级全球爆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Netflix原创韩剧《恶缘》成全球爆款,该剧通过多线叙事展现恶人的命运。早期韩剧对恶人的处理是劝善,近年则是以暴制暴,而《恶缘》走向恶人自有天收,探讨了正义的实现路径,引发思考。

《恶缘》剧情复杂,多线并进,通过巧合与反转将恶人的命运交织

韩剧正义实现路径有变化,早期是劝善,近年Netflix进入后是以暴制暴

《恶缘》避开伦理困境,让命运裁决恶人,但也被指价值观保守

指出真正实现正义需完善制度等,不能依赖偶然的因果报应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近期,Netflix推出的原创韩剧《恶缘》,又是一部现象级的全球爆款。该剧凭借紧凑的节奏和环环相扣的叙事闭环,呈现了一个“恶人自有天收”的寓言,豆瓣评分升至8.3分。
近些年来,韩剧里“恶有恶报”的形式发生一些变化。早期,对于恶人主要是“劝善”的态度;2018年以来,Netflix大举进军韩剧市场,推出了诸多复仇主题的韩剧,大部分是通过弱者“以暴制暴”的私刑让恶人得到恶报。《恶缘》既不是天真的“劝善”,也跳出“以暴制暴”的争议,而是走向“恶人自有天收”的“玄学”。观众虽获得了爽感,但也折射出更深的无奈:面对恶人,主人公甚至连反抗的意志都放弃了,只能寄望于“天收”。



文|曾于里

“恶人自有天收”

恶缘中,朴在永(李熙俊 饰)因投资虚拟货币失败,欠下巨额高利贷。如果30天还不上钱,债主就会摘取他的器官抵债。丧尽天良的朴在永决定杀父骗保,他雇佣外来劳工、黑帮成员张吉龙(金成钧 饰)杀死父亲。

《恶缘》剧照

朴父死了,但的尸体并未留在车祸现场,而是被埋在山上,有可能是谋杀。朴在永未能顺利取出父亲的保险金。谁是埋尸人?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

整容科医生韩相勋(李光洙 饰)表面上事业有成,但私生活混乱。某晚,他带着一名约来的女伴李裕姃(孔升妍 饰)去酒店风流,回程时撞上从天而降的朴父的尸体。韩相勋以为自己撞死了朴父。决定掩盖罪行,将尸体运到山上掩埋(这也是为什么朴父尸体是在山上发现的)两条线汇合,命运的齿轮开始咬合
韩相勋的罪行被路过的金范俊(朴海秀 饰)目击,趁机敲诈韩相勋。事实上,金范俊也参与了杀害朴父的计划。当朴在永委托张吉龙杀父时,张吉龙找到监狱里结识的金范俊协助。他们本想开车撞死朴父,但朴父未当场死亡且有目击者,他们便将朴父抬上车并残忍杀害。

而李裕姃竟也是金范俊的同伙他们长期用“仙人跳”欺诈那些出轨的男人。正为如何处理朴父尸体苦恼的金范俊,收到李裕姃骗到韩相勋的消息,金范俊心生一计:让李裕姃带韩相勋经过特定路段,自己背着尸体在天桥等候,待车出现便将尸体扔下。这样一来,不仅将处理朴父尸体的难题转嫁给韩相勋,能从朴在永那里分钱,还能不断敲诈韩相勋,“一举三得”。

到这里,《恶缘》的叙事特色就很明显了,多少让人联想到《两杆大烟枪》或《疯狂的石头》这类黑色荒诞剧作,通过多线并进的巧合与反转,将群贪婪之徒的命运拧成死结。

几个恶人继续陷入恶斗:韩相勋从行车记录仪发现金范俊扔尸真相,约李裕姃对质时识破她是金范俊的同伙;李裕姃联合金范俊将韩相勋麻醉,准备活埋灭口;韩相勋醒来后驾车撞死李裕姃,却被金范俊用铁锹反杀;金范俊制造火灾现场烧死朴在永,决定顶替朴在永的身份生活,却因爆炸重伤入院……
金范俊因爆炸重伤入院接受救治其实是剧集开篇的第一幕。开场抛出悬念后续碎片化叙事中逐渐拼凑出前因,既制造悬疑张力,暗合主题——当观众还原罪恶链条时,会发现这些恶人的遭遇都是“恶有恶报”。

恶缘》的叙事诡计不止于此。外科医生李周妍(申敏儿 饰)听到朴在永的名字时,为何表情如此复杂?原来朴在永是她的高中同学,甚至是她的“初恋”。

高中时期很受欢迎的李周妍,遭到李裕姃的嫉妒。李裕姃让朴在永欺骗李周妍的感情,朴在永伙同两个男性强暴了李周妍……这场暴行成为李周妍一生的噩梦。当李周妍发现烧伤住院的“朴在永”时,她试图杀了“朴在永”复仇,在医生男友(金南佶 饰)的劝说下选择放弃。

“朴在永”实为金范俊,金范俊竟然也与李周妍案有关联。当年策划性侵案的并非朴在永,而是李裕姃找到混黑道的学长金范俊,他出了主意,朴在永等人只是执行者。至此,主要人物一个形成闭环:他们曾就读同一所高中,如今几个加害者和受害者意外地又联系在一起除了金范俊该死的恶人都死了——恶行都像回旋镖一样,最终返回到恶人身上。

命运不会放过金范俊他不知道朴在永的高利贷债主正在追杀朴在永。最终,金范俊被误当作朴在永,被活活摘取器官而死,而执行“私刑”的医生,恰好是李周妍的男友——地下人体器官摘取是他的“兼职”。
拆解完《恶缘》的故事似乎不过如此,但通过多线交叉的巧合推动剧情,利用人物之间的隐藏历史,剧集让复仇、欺骗与报应层层嵌套,构建了一个精密的“恶因恶果”循环网,最终揭示出所有恶行都互为因果:没有无辜者,也没有纯粹的偶然。追剧时就像在完成一次扣人心弦的拼图图案也许尔尔,但当一切严丝合缝地衔接起来,观众还是会获得恍然大悟的爽感。

“恶人自有天收”的“玄学”,也满足了观众内心深处对正义的渴望。现实生活中或许存在法律未能触及的灰色地带,让一些作恶之人逍遥法外,但在《恶缘》的世界里,无需受害人亲自复仇,看不见的命运成了最公平的裁决者,所有恶人恶有恶报:朴在永杀父骗保,却被金范俊所杀;韩相勋杀了李裕姃,自己也被金范俊所杀;金范俊因冒用朴在永的身份,被当作替死鬼处决……命运对恶人进行了冷血无情的嘲弄。

正义的实现路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影视创作中的常见主题,韩剧也不例外。这个观念反映了人们对正义的朴素期待——好人终将获得幸福或回报,恶人迟早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不过,韩剧里正义的实现路径,倒是经历了几番转变。

在早期,“恶有恶报”体现为对恶人的一种“劝善”。比如2009年,李昇基、韩孝周主演《灿烂的遗产》,金美淑饰演的继母白胜熙是一名“恶女”——在丈夫“死亡”后,她夺走全部财产和保险金,将继女恩星和患有自闭症的继子赶出家门,之后遗弃继子,让恩星与弟弟分离,再之后,她无所不用其极地破坏恩星的名声和幸福……白胜熙的恶行被拆穿,她失去了不义之财,但并未受到法律制裁,幡然醒悟后去乡下开了一间花店,和亲生女儿过上平静的生活……

《灿烂的遗产》剧照

2010年的《面包王金卓求》也是如此。财阀夫人徐仁淑因无法生育儿子而备受冷落,在得知丈夫生下私生子金卓求后,她指使管家杀掉金卓求母子(未遂),之后与管家私通生下儿子、让儿子成为继承人,婆婆知道这个真相后,徐仁淑对婆婆见死不救。在金卓求长大成人后,徐仁淑多次试图阻挠、打压、杀害金卓求……就是这样一个作恶多端的恶人,她的结局是,丈夫不追究她的责任,但她别想再得到他的任何一点爱了……仅此而已。

今天来看,恶人的下场也太“离谱”了,但《灿烂的遗产》和《面包王金卓求》是彼时韩国最火爆的作品,两部剧的最高收视率分别高达47.1%50.8%,也足以说明韩国观众很吃这一套。《面包王金卓求》中的一句台词代表了时人对于“恶人”的态度:“善良地活着,就是把那些愤怒、憎恨与厌恶的心消除……和解吧”。

“劝善”模式的盛行,一方面与韩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传统有着较深的联系,强调家族伦理、长幼有序和社会和谐,人们即使面对伤害也要学会宽恕。当时的电视台倾向于制作符合传统价值观的剧作,恶人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就是正义的实现,既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又契合观众喜爱大团圆结局的心理。 

《恶缘》剧照

另一方面,2010年前后也是韩国人幸福感比较高的一个时期。2012年,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Gallup公布全球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韩国以50%的比例成为全亚洲最幸福的地区,中国台湾是34%、日本是26%、新加坡是34%2012年朴槿惠竞选总统时喊出的口号就是“开启国民幸福时代”,成功当选。在幸福感较高的时期,恶人轻描淡写的恶报才得以被韩国人接受。

2000年初,朴赞郁导演的“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对“以暴制暴”的大胆呈现,与主流韩剧的温情教化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为“先锋”和“小众”。2018年后,Netflix大举进入韩国市场后,这种血腥暴力的复仇美学成为韩剧的主流。

Netflix给韩国影视工业带来的不仅是资金,也是一套成熟的商业公式。Netflix面向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含有血腥、暴力、复仇等元素的剧集往往能突破文化壁垒,获得更高的完播率和国际传播度。Netflix的故事模板与韩剧成熟产业的结合,带来了蔚为壮观的复仇影视浪潮,一改了传统韩剧中的“劝善”模式,对恶人“以暴制暴”的私刑成为主流。

Netflix的一众原创韩剧为例。《D.P:逃兵追缉令》2021揭露军队霸凌现象,受害者用极端暴力报复施虐者;《鱿鱼游戏》2021456名负债者被迫参与致命的童年游戏,用暴力手段淘汰对手;《以吾之名》2021女主角为父报仇深入黑帮,血洗犯罪组织;《黑暗荣耀》2022里中文东恩威胁要选一个“粉嫩嫩的、你最珍惜的人作为我手中的直发器”,那就是仇人的女儿;《猎犬们》2023呈现高利贷受害者组建“复仇者联盟”,以暴制暴对抗黑恶势力;《杀人者的难堪》2024普通青年突然获得杀人能力,以私刑处决逃过法律制裁的恶人……

《恶缘》剧照

“以暴制暴”叙事的流行并不仅仅是Netflix“算法”的结果,也折射出韩国社会心态的变化。近年来,韩国社会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喊着“国民幸福”口号的朴槿惠后来被罢免,她的后继者尹锡悦也刚被罢免。全球幸福感调查每年都在做,韩国人的幸福感总体上是每况愈下。2025年的全球幸福报告,统计方法为满意度评分(满分10分),当年被韩国甩在身后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一一超过超过它。日本是6.147分,中国台湾是6.669分,新加坡是6.565分,均高于韩国的6.038分……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和就业压力,韩剧里针对恶人“以暴制暴”的私刑,成为民众愤怒的情感出口。

虽然“以暴制暴”的韩剧大受欢迎,但清醒的观众都明白:以私刑惩戒恶人不仅违法,也会陷入“以恶制恶”的恶性循环,并在根本上动摇正义——如果人们习惯于用私刑代替法律,社会秩序会被仇恨裹挟,最终模糊善恶的边界。所以,观众一边获得爽感,一边也隐隐不安。

《恶缘》剧照
这一次的《恶缘》,巧妙地避开这个伦理困境:李周妍有着充分的复仇动机,但她选择放下仇恨,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命运替她实现对恶人的裁决。“恶人自有天收”既规避“劝善”的廉价说教,保留了现实批判的锐度,又通过命运的“玄学”让观众获得“恶有恶报”的爽感,不必面对暴力复仇带来的道德负担。该剧的收视率和口碑双赢证明了,观众对这种新型复仇叙事是买账的。
“恶人自有天收”,真的是实现正义的路径吗?
坦白讲,虽然有叙事上的精巧(但珠玉也不少),《恶缘》8.3分的评分还是让我吃惊,因为它的价值观是保守的,是退步的。“恶人自有天收”的设定无形中消解了人们改变现实的动力——既然恶人终会遭报应,那何必费力去反抗恶人,去推动改革?诚然,犯罪学的研究表明“恶人自有恶人磨”的概率更大,因为恶人社交网络中恶人的比例更高,很容易出现恶人互咬、恶人互斗的局面;但我们不能寄望于“恶人自有恶人磨”的概率,也应意识到,“恶人自有天收”的现象大多发生在社会底层——对于那些掌握权和钱的“大恶”,他们只手遮天甚至就是“天”,也不会有什么“天收”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在当下这样一个全球性的乱局中,面对一些无法无天的恶人,观众渴望一个“天”(或某种“玄学”)来惩恶扬善,《恶缘》的流行在于击中了这一心理。所以,不妨把《恶缘》当爽剧看个过瘾,但也要明白,让恶人得到恶报、让正义得以实现,不是依靠某个偶然的因果报应,也不是依靠私刑,而是完善的制度、充分的监督、畅通的投诉渠道……这些建设当然不如电视剧里的快意恩仇来得酣畅淋漓,但正是这些看似笨拙的坚持,让正义的阳光照进普通人的现实。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然宁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恶缘》 韩剧 正义实现 复仇叙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