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04月11日 23:31
为什么很多公司因为「降本增效」而倒闭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企业实施“降本增效”背后的真正原因,指出这往往是企业经营不善的信号,而非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文章以哪吒汽车和作者前单位的经历为例,说明了在业绩下滑时,企业容易过度依赖“降本增效”来削减成本,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如士气低落、人才流失、创新停滞等。文章强调,过度削减成本可能导致企业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加速衰退。

📉 企业实施“降本增效”往往是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信号,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文章指出,当企业业绩下滑时,管理者容易将“降本增效”作为首要措施,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 降本增效的实施可能导致士气低落和人才流失。例如,取消团建费用、招待费和福利等措施,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导致员工离职,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 过于关注成本和利润,可能导致企业创新停滞。文章提到,老板们可能因此忽视研发部门的重要性,合并或裁撤支持部门,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降低了成本,但长期来看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 企业在削减成本的同时,销售额也可能随之下降。文章指出,过度削减成本最终可能导致企业陷入恶性循环,士气低落、人才流失、创新停滞,最终加速企业的衰退。

「降本增效」这个管理工具背锅了,根本原因是,企业快不行了,所以才搞降本增效的,如同一个病人,本身身体虚弱,基础病一大堆,还给他动手术,还要他起床锻炼身体,加速了他的离开......

比如,哪吒汽车,如果有一天万一不行了,你说他降本增效弄的?

一般的中小企业主,很容易满足的,业绩好的时候,豪情万丈,你不让他扩张简直就是断他的财路,我前单位,老板们那年对接资本成功,那个慷慨激昂,气吞如虎,世界似乎都在他的脚下,哪有什么危机意识呢,死命的扩张,打开手机计算器开始计算,一家门店400万销售额,新开100家就是4亿,再打个75折,就是3亿,人在膨胀的时候是看不清自己,是高估自己的。

半年下来,情况不对劲,亏损3000万,董事会一看不行,立马找财务出数据分析,这3000万哪去了,财务给出了亏损明细,然后,老板们开始了降本即砍成本。其实,降本增效在很多老板的概念中就是砍成本,请不要和我抠字眼抬杠,其实,概念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老板实际上怎么看。

降本增效本身就会带来成本。

砍成本伤士气,比如取消了分公司每月2000元的团建费预算。原本大家一个月结束了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可以放松一下,即便工作中有些不开心,K几首歌,喝几杯酒可能就忘记了;取消分公司负责人每个月1000元的招待费,分公司负责人不再像以前那么大方动不动请员工喝奶茶,负责人开始抠门了,人格魅力下降了;节假日福利取消了,哪怕是一盒粽子和一盒月饼也没有了,员工开始议论,这个公司是不是要凉凉了?

于是,不声不响离职的员工多了......

开会的时候,负责人在汇报的时候,都展示了自己的成本下降比例,亏损开始减少,领导很高兴,整个团队似乎找到企业度过难关的方式。

砍成本这玩意似乎让人上瘾。

老板的关注点集中在成本和利润上,研发部门不再像以前吃香,老板开始嫌人多,于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待情商普遍不太高(引述老板的话,我本人无恶意)的IT男们,自动离职了一批;总部那些支持部门(市场、宣传、培训部、HR)人员总是在老板面前晃悠,老板认为都是花钱的主,于是该合并的合并,也给赶走了一批,老板美其名曰:小政府、大市场。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一线团队,总部给政策。100多人的总部,一下子空了一半,场地费挺贵的,从中关村搬到上地,上地又搬到昌平,成本省了一些,员工们整天愁云密布,这种情绪传导到一线......

成本降低了,销售额也跟着降......

有一天,企业突然延时发工资,谣言四起,于是老板让我们出来辟谣,说企业现金流很充足,账面上趴着2个亿呢,再后来,多次出现工资迟发,一线员工的士气低落,日常业务受到影响,整体危机降临,总部岌岌可危......

没有人再出来辟谣了。

世纪CEO杰克·韦尔奇认为,企业不要太算账,给一线管理者财务上宽松一点,有利于团队士气,不给他们财务自由的权力,员工的积极性出不来。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降本增效 企业管理 成本控制 士气 人才流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