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流传“上海即将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及“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等虚假信息。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明确辟谣。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消息,诱导公众泄露个人信息、参与传销,并以“兑换数字人民币返还补贴”为诱饵进行诈骗。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不具备炒作空间,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和使用,警惕任何以高额佣金或回报为诱饵的行为。
📢 谣言始末:近期,多个互联网平台出现“上海即将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等信息,经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核实,均系谣言。
🚨 诈骗手段: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传播虚假消息,组建聊天群组、组织会议,诱导公众提供个人身份和资产信息、发展他人加入,并承诺“兑换数字人民币返还补贴”,诱骗公众“兑换”数字人民币。
⚠️ 数字人民币特性:数字人民币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不具有炒作空间,不会通过高额佣金或炒币高回报等方式诱导用户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和参与传销。
✅ 正确获取渠道: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一般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主体以及各大政务平台、具有经营资质的主要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等正规渠道领取。
“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系谣言。
据证券时报,近期多个互联网平台出现“上海即将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等信息。经向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核实,上述信息均系谣言。
调查发现,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传播“数字人民币银行即将挂牌”虚假消息,同时打着“有偿招募推广”旗号,通过组建聊天群组、组织线下线上会议对公众进行虚假宣传,诱导公众提供个人身份和资产信息、发展他人加入,并以“兑换数字人民币返还补贴2%~5%”为噱头,诱骗公众从不法分子处“兑换”数字人民币,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数字人民币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不具有炒作空间,不会通过鼓吹高额佣金或炒币高回报等方式诱导用户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和参与传销。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一般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主体以及各大政务平台、具有经营资质的主要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等正规渠道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