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新规,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以流片地为准,可能导致部分在美国流片生产的半导体产品涨价。此举引发市场关注,尤其是对TI德州仪器、英特尔等美系芯片公司影响较大。渠道商反馈,部分美系芯片公司已暂停新增订单报价,行业正在评估新规带来的影响,以及模拟芯片需求向国内转移的可能性。
🏭新规核心: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紧急通知,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以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决定原产地。这意味着,芯片的生产地将直接影响其关税待遇。
💸影响分析:新规可能导致部分在美国流片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因关税原因而涨价。特别提及了TI德州仪器、英特尔等美系芯片公司,它们的产品或将面临更高的关税成本。
🤔市场反应:有芯片渠道商表示,不少美系芯片公司的新增订单已暂停报价,行业正在评估新规的影响。同时,市场预期模拟芯片的需求可能将转移至国内,以规避关税风险。
【芯片原产地认定新规出台 渠道商称不少美系芯片公司新增订单暂停报价】财联社4月11日电,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4月11日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这意味着,部分在美国流片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可能因关税影响而涨价。一位芯片渠道商对记者表示,“以前大家对原产地的认定可能就是看产品标签,其实界定的没有那么严格,另外因为大多数封测产能都在东南亚区域,行业里面原本认为对于关税带来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认定是流片环节,那意味通过美国晶圆厂制造的芯片将会加收高额关税,比如TI德州仪器、英特尔等,短期内对相关公司的模拟芯片需求将会转移至国内。”有芯片渠道商对记者表示,“不少美系芯片公司的新增订单都暂停报价了,大家也在评估影响。”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