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5年3月A股和港股市场在经历前期上涨后进入震荡行情,但科技板块及其芯片、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细分领域依然位于阶段性高位,交易脉冲有所回落,新发偏股公募基金份额虽持续上升,但两融资金净流入额大幅收窄,北向月度日均成交额由升转降,表明市场资金面趋于谨慎,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静待国内一系列应对措施,未来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结构性行情。 公募基金:偏股新发份额持续上升。2025年3月新成立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500.89亿份,较前月新发387.21亿份增加113.69亿份,处于近3年来94.44%分位,25年3月权益新基发行量环比持续提升。分结构来看,主动型偏股25年3月新发份额106.19亿,较上月环比增加93.03亿;被动型偏股新发份额377.05亿,较上月环比增加74.52亿;被动型基金产品新发份额依然在权益基金发行市场中贡献主要力量,新发份额创新去年12月以来新高。存量股票型ETF方面,行业和主题类ETF是资金流入的主要方向,科创板块及芯片、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较受资金青睐。 私募证券基金:仓位持续回升。25年2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为5.24万亿。对比来看,25年2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较25年1月环比小幅上行。从股票型产品的新发行情况看,2025年2月新发数量为561只,较25年1月的743只环比减少182只,整体来看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仓位方面,25年2月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成份平均仓位为58.31%,相较25年1月环比回升2.19pcts,仓位连续三月回升,处于2010年以来的18.2%分位。私募基金仓位整体呈现底部回升企稳迹象,反映3月两会后一揽子刺激政策预期尚存,私募投资者情绪处于持续修复状态,相关资金稳步流入权益市场。 北向资金:月度日均成交额环比由升转降。成交方面,25年3月北向月度日均成交额为1878.68亿,较上月的2174.12亿环比下降13.59%,北向成交额占全A总成交额比升至12.30%,较前月上升0.48pcts。 两融资金:净流入规模大幅收窄。截至2025年3月末,场内两融余额合计1.91万亿,较上月环比上升1.03%,其中融资余额为1.90万亿,较上月增长约1.03%。同时,两融净流入193.52亿元,两融成交额占比为9.47%,两融资金交易活跃度较上月有所回落。 保险资金:2024年资金显著净流入至权益市场。2024Q4,财产险+人身险持有权益资产规模净减少80.68亿元,2024年累计净增加6307.23亿元。此外,根据《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2025年将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银行理财:发行-到期数量维持在历史相对高位。以收益起始日来看,2025年3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6218只,较上月环比上升30.52%;发行-到期数量1709只,较上月环比增加30.26%。权益产品方面,2025年3月新发权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为0.07%,较前月下降0.2pcts,但24Q4理财资金权益比例较上期整体回升。 产业资本:3月减持规模环比基本持平。2025年3月产业资本整体净减持148.45亿元,其中增持54.30亿,减持202.75亿,交易日均净减持规模为7.07亿,减持规模较上月回落。 三大主体资金流指标:25年3月交易脉冲有所回落。截至2025年3月31日,3主体资金流指标值为0.13,位于2015年底以来的69.5%分位。交易热度有所降温,说明市场交易情绪在攻坚中有所波动。 风险提示:公开数据存在滞后,资本市场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外形势出现超预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