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操作指南》,旨在规范经营性公路的PPP模式。该指南明确了经营性公路可选择特许经营或公开招标方式,为地方公路建设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新机制强调防范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要求项目建设需充分论证必要性和建设时机,并确保项目收入能够覆盖成本,避免额外增加政府支出责任。这一举措旨在推动收费公路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 **明确特许经营模式与公开招标:** 指南指出,经营性公路项目既可以采用PPP新机制下的特许经营模式,也可以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投资者,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灵活的选择。
⚠️ **严防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指南强调,收费公路新机制建设项目必须充分论证项目必要性和建设时机,确保项目收入能够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避免因采用PPP模式而增加地方政府的未来支出责任。
📊 **规范项目可行性研究:**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需要合理测算项目总投资,并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严谨、审慎地进行车流量预测和经济可行性分析,以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了《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操作指南》。该指南明确了经营性公路和特许经营的关系,指出经营性公路可以按照PPP新机制要求选择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实施,也可以按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规定采用公开招标投标方式选择投资者投资建设实施。这为地方推进经营性公路的建设实施提供了可选择的路径。
《操作指南》强调坚持严防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明确提出收费公路新机制建设项目应充分论证项目必要性和建设时机。在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过程中,需合理测算项目总投资,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严谨、审慎开展车流量预测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确保经营收入应能够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不因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额外新增地方政府未来支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