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04月10日 20:11
关于新能源电车的产业疑问,请教下相关产业的家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智能电动车发展的几个关键方面,包括创新的换电模式、道路智能化建设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作者提出了电池小型化和模块化的换电方案,以缩短补能时间、统一管理电池并促进产业标准。同时,文章强调了道路智能化的重要性,认为其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提出了结合人工监控的智能交通管理模式。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在道路智能化基础上发展低空经济、多媒体经济等新产业的可能性,以及通过重启基建应对外部经济冲击的策略。

🔋 换电模式创新:文章建议借鉴蔚来换电模式,将电池小型化和模块化,以50公里为单位租借电池。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补能时间,统一管理电池以降低风险,并形成产业标准,利于电车推广。

🚦 道路智能化建设:文章指出,单车智能化无法完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而道路智能化是关键。建议利用现有监控摄像头,结合人工监控,采用类似“蜗牛快跑”的托管模式,提升交通效率。

💡 智能化带来的产业机遇:在道路智能化的基础上,文章展望了低空经济、多媒体经济、智能经济的发展潜力,如无人机换电、车内广告、城市信息服务等,并提出模块化座驾的可能性。

🏘️ 经济应对策略:文章建议重启基建模式,如开发郊区独栋住宅区,通过置换现有住宅、增加地税等方式,拉动建筑、装修、家具等行业就业,并促进城市通勤和造车行业发展。

1.类似蔚来的换电方式,就比如嘲讽电车的人把其比喻成小时候玩的四驱车。可不可能把电池尽量小型化和模块化?比如以跑50公里为单位,50公里租借一块,100公里就租借两块。这样:1.可以减少补能的时间。 2.电池可以统一管理检查,减少爆燃风险,也可以最科学最环保的淘汰过度衰减的电池。 3. 形成一套产业标准,可以往以往电力不支持电车的国家地区输出电车。

2.在强调单车智能化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进行道路智能化? 交通拥堵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踩一脚刹车这样的小事件形成的蝴蝶效应。单车的智能化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继续增加车辆的保有量是否会进一步造成拥堵而打击消费者的买车意愿? 是否可能将市区内的道路智能化加上人工监控类似于蜗牛快跑的形式让所有车辆完成托管? 这样: 1.我国的道路监控摄像头本来就多,与其用来单纯罚款,不如成为纯视觉形式的智驾和智能道路的工具。 2.后台的人工监控配合计算机可以像动车那样管理,比如以车队列这样的形式管理通往一个大致目的地的车辆。同时人工的管理介入一方面增强了消费者对系统的信心,同时创造了就业,也尽量缓冲出租车这样的领域失业人员的风险。 3.在智驾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低空经济,多媒体经济,智能经济。 比如无人机换电,车内多媒体的广告,城市信息,消费推荐,交友,娱乐等。甚至在成熟道路智能化托管代驾的情况下,将坐驾模块化,主打舒适乘坐和娱乐的主模块,主打装载稳定的载货和购物模块等。

3.并在此基础上,继续重启基建模式来应对外部政治带来的经济冲击。比如像美国那样开发郊区建成独栋住宅区片,以现有的住宅权限进行置换,然后限定年限逐渐增加地税使之未来常态化。同时将置换出来的房产作为新市民购买高住宅面积住宅权利的过渡房产或者低收入人群的福利保障房。或拆除以扩建进入市区downtown的道路。

新房将拉动建筑,装修,家具行业的就业。城市通勤可能拉动造车行业。加上地税,道路智能税。财政有没有搞头?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电动车 换电模式 道路智能化 低空经济 经济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