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4月10日 16:10
关税反制加速医疗器械国产化 这一CT核心部件有望借力超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备受关注。天风证券研报指出,部分进口自美国的医疗器械产品将受关税影响。商务部对进口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调查,有助于国产替代。医用CT球管作为CT设备的关键部件,长期被欧美厂商垄断。尽管进口量逐年上升,价格却持续缩水,对国内产品销售价格形成抑制。多家券商认为,此次调查将积极推动CT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CT球管领域取得进展。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该产品是CT设备中用于产生X射线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医疗影像检查和诊断。

📈 近年来,我国医用CT球管进口数量逐年上升,但进口价格持续下降,对国内产品销售价格形成抑制,这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国产替代的潜在需求。

🏭 国内医用CT球管产业已实现部分国产化替代,尤其在中低端产品方面取得技术突破。然而,高端市场仍被进口厂商垄断,国内产业发展空间受限。

💡 此次反倾销调查将助推CT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多家券商认为,这将有利于国内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


《科创板日报》4月10日讯 随着中美关税政策进一步发酵,医疗器械国产化成为市场一大关注点。

天风证券近日研报指出,部分直接进口美国的器械产品会受到关税影响,同创新药类似,近年来海外头部器械企业如GPS(GE医疗、飞利普、西门子)已加强中国本土化布局,就供应链做规划调整。此外商务部对进口医用CT球管开展调查,对于进口替代亦有帮助。

该机构提到的医用CT球管,是CT设备中用于产生X射线的关键部件,在医疗影像检查、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日前(4月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被调查产品为适用于16排及以上CT设备的、用滚珠轴承带动阳极靶盘高速旋转的X射线管及其管芯。

对此,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表示,当前,我国医用CT球管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已实现部分产品国产化替代,尤其是中低端产品实现了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并逐步向高端领域延伸。但是,到目前为止,该产品仍然被美等进口厂商垄断,国内产业发展空间遭受挤压。

图源: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至2024年,我国医用CT球管的进口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在中国市场份额始终超过80%,GE医疗、西门子、飞利浦等占据主导。与此同时,该产品自美国、印度等地的进口价格亦持续缩水,以3.5MHU系列产品为例,其单只均价自2022年的1.14万美元下降至了2024年的1.02万美元。

而这也进一步对国内医用CT球管的销售价格形成抑制。根据昆山医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提交至商务部的数据,相关产品价格2023年比2022年下降11.12%,2024年比2023年下降 12.17%;其中3.5MHU系列产品的销售价格累计下降17.82%。

综合多家券商研报来看,总体而言此次医用CT球管被加征关税,对于国内产业的影响偏于积极。例如民生证券4月7日研报指出,商务部4月4日对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调研,将助推CT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而东海证券则表示,随着关税摩擦持续,整体高端医疗装备、血制品等领域国产化有望进一步提速。

从行业层面来看,光大证券认为,CT球管等核心部件高度依赖进口反映出过去国内医学影像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中高端市场国产产品占有率低的局面。然而近年来,伴随国产医疗设备整体研发水平的进步,部分国内企业已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A股中以下上市公司在CT球管方面布局已取得相当的进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医用CT球管 国产化 反倾销 医疗器械 中美贸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