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iPhone制造成本可能飙升超90%。
据界面,4月10日,美国银行发布报告称,若苹果将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其制造成本可能飙升超90%。这一预测是基于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一台iPhone所需的700余个精密零部件中,90%依赖中国及亚洲供应商,从OLED屏幕到摄像头传感器的本土化替代成本将激增40%-200%。
美国银行分析师Wamsi Mohan指出,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企仅是冰山一角。当前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时薪约32美元,是中国工人的6倍以上,且缺乏电子制造领域的熟练劳动力储备。此外,美国本土电子供应链配套率不足15%,关键零部件如韩国三星的OLED屏幕、中国的电池模组等均需从海外进口,而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已使这些组件成本上涨30%-40%。
若强行将整个供应链迁回美国,分析师预计耗时或超5年,且需投入至少2000亿美元重建产业链,这相当于苹果2024年净利润的1.8倍。
目前,iPhone 16 Pro单机成本约为580美元,若将组装环节迁至美国,仅劳动力成本就将增加25%。再加上对等关税政策,将直接导致关键零部件,如屏幕、芯片、电池等,进口成本激增,叠加后总成本或突破850美元。这意味着苹果要么牺牲利润,每部利润缩水45%,要么将顶配机型售价推高至2300美元,涨幅近44%,最终美国消费者将为这些成本买单。
而美国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Dan Ives则更加激进,他表示若强制推行“美国制造”,iPhone售价或飙升至3500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较当前均价上涨250%,这将直接冲击苹果的商业模式。
美国银行认为,在新关税政策的持续时间明确之前,苹果不太可能轻易将制造业务大规模转移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