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4月10日
特朗普“癫狂”关税后,一个美国本土卖家表示“干不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聚焦于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对本土卖家的冲击。通过Reddit上的一个帖子,揭示了关税飙升如何导致亚马逊玩具卖家面临破产危机。文章详细分析了关税构成和对卖家利润的侵蚀,并援引其他卖家的评论,展现了供应链多元化困境。文章指出,关税最终可能导致美国物价上涨,损害消费者利益,并强调了中国制造在效率和响应速度上的优势。文章呼吁中美工商界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帮助中国出海企业应对挑战。

😟 一位亚马逊玩具卖家讲述了关税飙升对其生意造成的严重影响,由于从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的增加导致其利润空间大幅压缩,面临破产风险。

🚢 卖家3月1日离港的货物,预计要缴纳高达132%的关税,这迫使卖家考虑涨价,但难以预测消费者是否能接受,以及能否拓展新市场。

😫 评论区其他卖家也面临类似困境,供应链多元化受限,即使大型电商企业也难以找到降低损失的解决方案,同时,关税上涨最终可能导致美国物价上涨,损害消费者利益。

💡 文章指出,中国制造的优势不仅在于低价,还在于其响应能力、生产效率和服务态度,这使得美国采购商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而且关税也波及到其他亚洲国家,导致多元化也难以实现。

在特朗普宣布向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征收高比例“对等关税”后,作者朋友圈里的跨境卖家们一时间陷入纷乱,知道他癫,没想到他这么癫。大家纷纷应对,有的计划与客户紧急沟通涨价,有的表示要暂缓发货以观后续,还有的直接表示接下来要放弃美国、转向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

中美贸易战,对产地在中国、主要市场在美国的出海品牌和跨境卖家,影响一定是巨大的。与此同时,作者也很好奇美国本地卖家怎么看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结果在Reddit ecommerce版看到了这个热帖——特朗普摧毁了我的生意。

原帖博主是一位亚马逊玩具卖家,主要从中国进货,他讲述了关税飙升对他生意的具体影响,以下是原帖和译文:

我是一个亚马逊卖家,主营玩具。我店里最畅销的商品,是一款从中国采购的钢制玩具。由于美国本土几乎没有玩具制造产业链。即使加征200%的关税,从中国进货仍然比在美国生产便宜。

我最近一批货3月1日从中国装船,当时我预计要缴纳25%的301条款关税,加上针对中国进口额外增加的10%的关税,以及3%的常规关税。结果船是在特朗普宣布对中国产品增收10%关税的第二天离港的。到目前为止,我的货还没到港,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最终要为这批货缴纳多少税费。

接下来,我再下订单的税率将高达82%。而中国的竞争对手经常低报货值,所以关税增加对他们的影响没我这么大。

我很好奇,闭着眼硬把墨西哥湾改叫“美国湾”,能不能给我退点税回来。

就连那些“MAGA”帽子都是中国造的。

我不觉得有哪个美国青少年真的想去煤矿或工厂干活,生产衬衫、鞋子。也不会有哪个聪明的商人,会在总统每隔一周就改变一次关税政策的国家里,投入几百万美元做生意。

我们选了一个从他老爸那里拿“十亿小额贷款”却还破产七次的人当总统,这就是代价吧。我真心为底层民众感到难过,他们现在不得不承担美国历史上最大幅度的“加税”。说好的“无代表不纳税”呢?

我真的不想谈政治,但我几乎可以确定,我快要破产了。抱歉发牢骚了。

原帖博主预计得不错,就在北京时间4月9日凌晨,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证实,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将额外再加征50%,加上此前2月第一次加征10%、3月第二次加征10%、以及4月3日“对等关税”34%,目前美国对华进口商品新增关税将达到104%,自美东时间4月9日凌晨12点正式生效。

由于美国关税的生效规则是,以货物到达美国港口并申报清关的日期为准,而非装船或离港日期。我们帮这位卖家来算一笔账,他3月1日离港的货物,到港要交多少关税:

    25%的301关税(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针对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报复性关税;

也就是说,在到港前关税不再度变化的情况下,这位卖家要为他的货物缴纳132%的关税,这个成本几乎一定是要通过涨价,转嫁到美国普通消费者身上的。这样一来,卖家原有的客群能否接受这样幅度的涨价、日用消费品普涨的情况下,这位卖家能否拓展新的市场,都变得难以预测。

确实有可能“干不了”了。

原帖博主显然不是唯一一个面临困难处境的商家,评论区很多网友表示情况类似:

“我们的情况类似。我在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品类,有超过300个SKU。但无论北美还是南美,都没有能生产相当产品的工厂。我们此前也一直努力在亚洲其他国家寻找供应商,尝试供应链多元化,但特朗普的变态关税政策对能生产这种产品的另外两个国家也加征了关税,相当于我们‘多样化’了个寂寞。”

即使连营收过亿的大卖也无能为力:

“我们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电商公司,但我们也对关税问题感到极度担忧。我们每周进口大约10个集装箱,虽然集装箱成本已经下降,但产品成本、人工成本和关税都涨得很高。

我们目前仍然没有找到最低限度降低损失的解决方案,无法去其他亚洲国家,肯定没法在美国本地生产,但银行贷款利率仍然很高、照还。过去两年是最艰难的两年。我们能创新或优化的地方非常有限。”

热评第一直截了当地指出:“即使关税加到200%,从中国进货仍比在美国生产便宜”,这才是真正问题所在,由关税导致的成本飙升,除了让美国企业增加负担、裁员降本,最终只能导致美国普通消费者的物价飙升,从而让美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

截至发稿,从该帖4400多个点赞和超过500条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本土相当一部分企业和卖家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示极度担忧和不满,但短期之内,大家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在全球产业链紧密联系的今天,想要贸然、粗暴地切断两个贸易大国之间的商业往来,远比想象中要困难,因此造成的恶劣影响,也绝对要比特朗普能预计到的更大。

时过境迁,“中国制造”的优势不再仅限于“低价”,中国工厂响应能力、生产效率和服务态度,也让美国的采购商很难再适应其他“平替”:

“不少人还在那儿扯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殊不知中国工厂可以制造从‘低质”到“高质’的几乎任何东西,这完全取决于你需要什么。而不像在美国,你的需求会受到各种限制。如果你发现了一个质量很差的中国产品,那一定是当初下这个订单的人选择了牺牲‘质量’。”

正如另一位网友评论的:

“完全同意。我们定制过产品,中国供应商和美国本土制造商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中国那边既省心又高效,他们真的会不遗余力争取客户订单。”

面对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企业实施的粗暴关税政策及其对中美经贸合作的无理干预,我们期待两国工商界能够秉持互利共赢精神,最终走出一条破冰之路。也期待中国出海企业能顺利“find their own way to get through”.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关税 中美贸易战 亚马逊卖家 中国制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