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哥奇谭 04月10日 08:26
不要让学习成为家长自己的事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父亲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文章分享了作者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培养学习兴趣,并反思了传统教育的误区。作者强调,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应观察并引导孩子的兴趣,而非过度干预。同时,文章也提倡家长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以适应孩子成长和时代发展。作者还分享了自己通过与孩子一起学习中国象棋、编程等,实现共同成长的经历,并预告了关于AI时代儿童教育的更多分享。

👦🏻 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作者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并尝试默读模式,同时关注阅读兴趣的培养,避免过度干预。

📚 多元化的知识获取途径:作者认为,除了书籍,视频、游戏等也是有效的知识传播工具,并鼓励孩子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知识,拓展兴趣。

💡 家长应引导而非监督:作者强调,家长应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而非强迫学习,并适时提醒和纠正不良行为。

👨‍👩‍👧‍👦 父母的自我提升与陪伴:作者认为,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发现、提升和补全的过程,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4-10 07:03 上海

我觉得陪着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我们再次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补全自己的过程。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辉友@辉哥奇谭知识星球,提问:

辉哥,你好!我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孩子的父亲!想请教一下如何判断孩子阅读是否有读进去?

一直以来,我都是让孩子晚读以朗读为主,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内。一是朗读时间太久确实会有些累,对于长篇文章更加不适合;二是若强迫孩子朗读太久,担心会让孩子失去阅读兴趣。所以,在这方面我一直都小心翼翼,从来不做过多的干预。

最近一周,我让孩子切换成了默读模式了。因为我认为:一、朗读不利于思考。二、朗读速度慢,每天读不了多少东西。三、朗读阅读量跟不上,会错过很多东西。

但最近我想单纯的知道默读怎么判断孩子是否读进去了?并不是想去监督他,因为我是为了防止以后出现: 好像读了很多书,实际却没有什么成长。浪费的时间!如果没有读进,我会继续切回朗读模式,以培养阅读兴趣为前提。即使速度慢点,阅读量少点。我也能接受,时间才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

看了你的描述,说说我的想法。我儿子马上六岁,关于阅读方面,我自己的观点如下,供你参考。

的确有些时候,他是需要家长一起陪读的,分别是:

1、学校的阅读作业,他需要把书讲一遍,我们要录视频发给老师。这种情况我们就「照章办事」,他也能以还可以的状态完成作业。但这件事不是主流,他最多的阅读时间如下:

2、听故事:他喜欢听故事,所以从小就缠着妈妈、我、阿姨等几个人讲故事,我们会在睡前给他讲故事。他长大一些的时候,他会用一些故事机、手机听故事,这慢慢成为主流。

3、自己阅读:他还算是比较喜欢看书(但可能不如我小时候喜欢,其实因为我小时候除了读书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所以他会自己翻书看,据妈妈说:和他的同学比,他的阅读量属于比较大的。

4、看视频:他非常喜欢看视频,比如斑马百科,他的兴趣非常广泛,从天文、地理、自然、物理、数学、人体等等,我也搞不懂他为何有如此广泛的兴趣。而且他所吸收的知识(范围)大于我的知识积累,所以很多时候我无法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比如关于「白洞」——对应黑洞)。我们也会提醒他休息眼睛,科学用眼,但效果好像有限。

回顾这些内容的原因是,我发现,他基本上都是跟着自己的兴趣去寻找知识,去做广义上的「阅读」。

我时常思考,书是不是一种很有效的知识传播的工具,阶段性的答案是:书一种广泛的、历史悠久的知识传播工具,但不是唯一,而且目前看不是最有效、知识密度最高的。就我现在的认知而言,我发现面向儿童的科教类视频在传递知识方面,效果是好于书籍的 —— 这也是我不反对他看视频的原因。他们作为全新的人类,相比于我们小时候,可能有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看视频、做游戏、写程序和AI机器人对话等。

甚至我们最近晚上只要有时间,就会下棋打牌,从一开始五子棋到中国象棋,从一开始儿童游戏牌到斗地主。我觉得下棋打牌对他也是很有益的。他能逐渐掌握观察局势、合作、策略,而且对于数字越来越敏感,这都是挺好的活动。

分享上述观察和思考的原因是:

1、我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最重要的是观察他的兴趣爱好,让他有机会沿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获取对他们自己有价值、有趣味的知识。我不想监督他学习,更不愿意代替他学习,尤其不想让他认为:「学习是为了让爸爸妈妈高兴」。

2、我们需要去引导他,包含在他明显出问题的时候提醒他,比如看太长时间视频,或者看内容不良的视频(比如我们坚决反对他看短视频,并且删掉了相关App)。因为他有更好的选择,也是他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科教类的长视频,互动视频等),所以并没有对此有异议。

3、最后,那句话挺对的「鸡娃不如鸡自己」,我所能做的更多的是尝试学更多的东西,以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比如我之前不会下中国象棋,这次跟着他学,我自己也在实践象棋。我实践的方法是用Cursor、Trae等AI编程工具编写了一个中国象棋游戏,而后拿着这个游戏与孩子一起下棋。他发现问题(bug),我再去修改。后面我估计还得跟着他的步伐一起学游泳,学英语等等… 我觉得陪着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我们再次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补全自己的过程。

以上供参考。之后也会在知识星球更新有关「AI时代的儿童教育」相关的语音,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我如何思考儿童教育问题
上一篇:不要关起门来「做自己」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儿童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家长们与其过于关注「子女教育」,不如先反思自己、突破自己,挣脱过度竞争的怪圈,这样才会对自己的下一代,更多人的下一代有帮助。

在这篇语音中,我会先反观当今教育的误区;再分析为什么教育儿童,家长要先突破自己;最后再来讲讲自己关于子女教育的计划。希望有孩子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可以有所收获。

今后也会不定期在辉哥奇谭知识星球,分享我在儿童教育方面的思考与新认知,敬请期待。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儿童教育 亲子关系 阅读 学习方法
相关文章
Crayola Crayons Through the Years: Every Color and Shade #Infographic
学习获得快速进步的一个关键是:尽快承认自己不行。 承认自己不行,不是指丧失自信,而是以一种白纸心态,从零开始。这是一种不小看对手的谦逊心态。 很多人是相...
近期学到的一个技能: 相信别人已经做过。 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过。一定有这个世界上某个团队某个人已经思考的非常透彻非常成熟,可能在书籍...
“人物传记学习方法”。 神作《遥远的救世主》作者豆豆谈“如何学习”讲到:(唯一一篇公开访谈) “先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去读人物传记、回忆录、史...
六经注我,一切牛人都是我的谋臣而已 我最近在梳理这10年影响我最多的三个人,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世界没有完美的老师,最好是把老师当成自己的谋臣。 听多数人的...
阅读思考行动的环 回想下,如果一个爱阅读的人从未分享自己的思考,如果一个爱思考的人从未行动,如果一个爱行动的人从来不阅读,或者一个爱思考的人从来不阅读...
在读各学科书籍时, 有一个小技巧, 找到那个学科根子上的那个概念, 然后遇到一团乱麻的复杂局面或者一个高深复杂的理论时, 就回到那个概念上, 重新分析, 经常会有...
这首诗即一种明显的摄影讲述体,秘密—文学性赋予一幅照片的神秘气息—诱使阅读。与此诗差不多的,还有卞之琳的那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
睡前读几首小诗。书未读完,自己入眠。 在豆瓣偶然知道了辛波斯卡这个波兰诗人。浅浅读了她的几首诗,没有犹豫,下单了这本诗集。 现在其实已经很少买书,大多看...
感谢出版社的老师们督促我下半年也好好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