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04月10日 03:20
“考研顶流”造假:流量争夺下,“名师神话”是怎么崩塌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考研辅导行业中名师的兴衰,以“顶流”名师何凯文因成绩造假事件为例,揭示了考研辅导行业在竞争加剧、去名师化的趋势下,名师光环逐渐褪去。文章追溯了何凯文从抄袭到学历造假,再到成绩造假的风波,展现了考研辅导行业在流量争夺、招生模式转变、以及学生对服务质量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名师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变革。

💥 何凯文因英语成绩造假事件陷入舆论漩涡,引发行业震动,暴露出个人信誉危机。

🗣️ 考研辅导行业早期依靠加盟商、校园代理等方式招生,名师模式逐渐成型,演讲成为核心。

📉 考研人数增长、高校扩招,以及师资短缺等因素推动了名师模式的出现,但过度依赖名师带来风险。

🔄 随着考研人数下降、学生需求变化,以及机构注重服务质量,名师效应逐渐减弱,去名师化趋势显现。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在考研辅导行业,名师的崛起与陨落往往伴随着流量的争夺与信任的崩塌。何凯文,这位曾经的考研英语“顶流”名师,3月因英语成绩造假事件陷入舆论漩涡。从抄袭风波到学历造假,再到如今的成绩造假,这不仅是个人信誉危机,还是整个考研辅导行业变革的缩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考研市场中,名师光环逐渐褪去。


记者|陈银霞

编辑|王珊

改分数

在网上看到何凯文考研英语成绩造假的消息,入行考研辅导行业7年的刘毅并不感到惊讶。作为一家线上考研辅导机构创始人,他曾因工作与何凯文相识,印象中何凯文“线下性格挺正常”,但线上的何凯文个性张扬,多次“拉踩”同行,在业内口碑并不算好。

何凯文微博

这不是何凯文第一次陷入风波。杜昶旭第一次听说何凯文这个名字,是在2010年。当时,杜昶旭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东方”)北京总部工作,是一名托福老师,从业已8年,而何凯文在考研圈还没有打响名气。一位学生给杜昶旭留言,提到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都”)一位名叫何凯文的老师的课程内容里,句子分析部分与杜昶旭的很相似,讲课感觉也相像。

杜昶旭在网上搜索到何凯文在文都的讲课视频切片,以及课程讲义。2010年,考研市场和行业还未形成规范,他经历过很多“模仿”或“被抄袭”的事,甚至有新东方内部的老师,但何凯文的视频和讲义仍让他十分惊讶,“几乎是一比一复刻,连调侃段子和动作表情都是一样的”。杜昶旭说,这件事最终是以新东方出面给文都递交律师函,文都删除相关教学视频结束。但何凯文的行为并未停止,2011年,他再度发现何凯文讲课“例句用的是我们托福考试的例句,而非考研真题中的例句”。

何凯文上一次被外界和考研圈熟知的造假风波发生在2021年。当年1月,与何凯文共事近10年的前同事、考研政治老师任燕翔发文《何凯文不能引领考研培训行业》,质疑何凯文博士学历造假。“他不是博士却声称是博士,没参加过阅卷却宣称自己是阅卷组组长。”外界因此才意识到,何凯文广泛出现在宣传讲座、社交平台、文都教育官网和书籍里的博士学历,是假的。对此,何凯文在报道中回应自己并非博士学历,自己并未说过自己是某高校的博士生,“那是当地的推广说的,是公司行为。”

相对于前两次事件的不了了之,今年3月这次英语成绩造假在考研圈引起了切切实实的震动,被业内称为“英一事变”。2月24日考研成绩公布后,作为考研英语名师的何凯文晒出89分的英语一成绩和查分视频,并在微博评论区回复粉丝称,“很羞愧,本以为能上90”。彼时,考研英语一正因太难而广受讨论。何凯文在微博拥有1030万粉丝,成绩晒出后,“何凯文英语一89分”即登上微博热搜。

对比之下,另外一位英语网红名师周思成的英语一成绩只有77分,被网友认为“太差”。周思成出名晚于何凯文。在微博,周思成的粉丝量只有何凯文的一半,但在小红书上,他的粉丝量是何凯文的2倍,约20万。3月5日,周思成公开质疑何凯文成绩造假,指出何凯文的查分视频经过剪辑,“每天营销号不停拉踩别的老师,各地wd(文都)招生都用‘全国第一’”。
周思成公开质疑何凯文考研成绩造假
2天后,何凯文合作的教育机构文都发布说明,称何凯文为兼职教师,在事实真相证实之前,暂停其参与的所有授课、讲座等一切合作。3月8日,何凯文公开道歉,“经核实,本人实际成绩为71分,此前公布的89分成绩确系造假。”何凯文在致歉中承认,其“试图以虚假成绩维系教学的可信力和影响力”,心态“急功近利”,并声称退出考研培训。在刘毅看来,何凯文的成绩造假行为,是作为网红名师争抢流量和宣传的手段,而何凯文与周思成两人的对峙,也是考研行业去名师化大背景下,名师争夺流量的一种挣扎。

名师模式

何凯文所在的文都正式创立于2005年。2003年,受到“非典”事件和1999年本科扩招的影响,研究生扩招6.63万,增幅高达32.72%。那几年,不少考研辅导机构看准市场机会应运而生,包括文都、学府考研、海文考研。它们与上世纪90年代成立的海天教育(以下简称“海天”)和启航教育(以下简称“启航”)一起,成为日后考研辅导领域的老牌辅导机构。

“考研辅导机构早期的招生,主要依靠加盟商入驻学校,招聘校园代理、发传单、贴海报等形式进行,机构‘坐等’学生上门咨询。”王一鸣2011年进入海天武汉分校,担任入校演讲的宣讲老师,他告诉本刊,2010年左右,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考研辅导机构的招生方法从被动等待,转化为培养老师主动进校演讲,售卖录制课程。名师模式逐渐成型。

名师模式的核心是演讲。刘毅说,何凯文也正是因此被文都选中。“何凯文确实有演讲口才,擅长鸡汤和段子,万人讲座依旧能带起气氛,再加上他英语口语是比较纯正的美音,有播音腔,很吸引人。”从事考研英语辅导9年的宋凯曾逐句分析过何凯文长达1小时的演讲视频,发现除少数临场发挥外,不同年份、场次,其演讲内容几乎一字不差。“提前准备了逐字稿”,语气、停顿、节奏、表情动作都经过精巧的设计。在讲到逐字稿部分,何凯文的气势会陡然上涨,而结合临场发挥的部分,语速则会放缓。宋凯注意到,演讲时,何凯文通常会迟到几分钟,以提高观众的期待。
何凯文直播与网友连麦现场查分,证实其英一成绩为71分
今年2月底,何凯文曾在一则短视频里回顾,1979年他出生于四川一个小镇教师家庭,父亲是高中语文老师,从小他就参与了很多演讲比赛。2002年,外国语专业毕业后,他留在母校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任教,2007年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期间,何凯文进入新东方(太原)工作。在罗永浩、李笑来等名师云集的新东方,何凯文并不算最优秀的一批老师。“能力最出众的教师都在北京总部。”杜昶旭在发现何凯文抄袭之后,曾在新东方集团查到,何凯文离职前做到了项目主管级别。杜昶旭解释说,这是一个普通老师工作1-2年的水平,不过,何凯文能够在新东方晋升,说明其英语水平和授课能力至少是合格的。

2009年,何凯文从新东方离职,进入文都。当时,考研行业内已经产生了诸如陈文灯、李永乐、武忠祥等名师,文都在政治和数学领域也培养了汤家凤、蒋中挺这样演讲和销售课程能力出众的名师,成为机构宣传的利器。但在考研英语领域还鲜有名师出现。相比于新东方,考研机构在薪资上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新东方等机构当时主要针对出国辅导,采用面授模式,老师的薪资必须通过一堂堂课程积累,名师的薪酬一年封顶有一二百万;而当时的几大考研机构普遍采用大班网课模式,一套课程由几个老师合作录制,全国加盟站点分发录播课;考研辅导老师的薪资以提成方式发放,上不封顶。

进入文都后,何凯文将名字由何谐更名为何凯文,开始去县市做线下讲座。“演讲是触达学生、积累人气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王一鸣说,在资讯并不发达的时代,学生是否购买课程,很大程度取决于宣讲老师的演讲能力。2011年进入海天(武汉)工作约1年,王一鸣就成为了机构内的宣讲名师,一年里他有200天在海天全国各地的站点演讲。他记得,最密集的一次,上午在哈尔滨,晚上乘坐小飞机直飞牡丹江,第二天再飞长春,“一年当中飞机里程就有22万公里,坐经济舱差点都坐成金卡。”

在演讲的基础上,机构老师名气的增加,还依赖于“书籍+课程+老师”的形式。新东方前员工张莉曾观察到,新东方在线找到单词这个赛道,为考研名师朱伟打造专属的《恋练有词》书籍和配套课程,扫描书中二维码可观看课程,学生也可经由课程切片关注老师,形成良性循环。而何凯文找到了长难句赛道,他自述,2012年,他的《考研英语长难句解密》,考研同学几乎人手一本。

微博和微信平台的展示给何凯文带来了更多的流量。何凯文是两个平台比较早的用户,2013年微信第一篇几百字的文字,就有3万阅读量。章斌在文都工作20余年,他记得是在2014年左右,真正感受到何凯文名气大涨。当时,报名何凯文课程的一名体育考生,英语底子非常薄弱,但他的目标院校是上海体育学院(现上海体育大学),最终他以70多分的英语成绩成功上岸。文都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对此事进行铺天盖地宣传,何凯文开始出圈。

何凯文名气与地位的变化,从2014和2016年文都对何凯文的宣传卡片中,就能看出。2014年的宣传卡片里,何凯文的名字及头像排在其他三位名师后面,位列第四,到2016年,何凯文单独出现在宣传卡里,宣传语增加了考研“长难句王子”、四六级何考研独一无二的“预测帝”、全国考研英语辅导顶级名师等称号。
章斌印象最深的是约10年前何凯文在山东师范大学的讲座,他的身边还配备了2个助手,一个帮他翻ppt,一个帮忙端茶倒水,一两千人的大会堂座无虚席。那时,各个加盟分校纷纷争抢何凯文前去讲座,章斌通常得提前2个月去找场地,向总部申请何凯文的讲座,所有时间以名师的时间为准。当时何凯文这样级别的名师,讲座一小时的标准费用是5000元,但为了争抢到名师,有人甚至出到一两万元。

去名师化

在多位考研辅导业内人士看来,名师模式在考研行业的出现,是考研行业为了争抢学生,竞争加剧的体现。而这背后是不断增长的考研人数和高校研究生规模的扩招。2010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140万人,比2009年的124.6万人多出近16万人,同比增长达到13%;2016年,人数达到177万;2020年报考人数则变成了340余万,十年间增长了200余万,增幅达200%。

《中国合伙人》剧照

在章斌看来,名师模式也是考研机构师资短缺下一种选择。章斌说,在考研机构师资有限,以及学生付费能力不高的情况下,“大班网课(录播课)+加盟”模式能帮助机构以极低的成本快速扩大规模。因为购买的是录播课程,老师的演讲能力和名气是决定销量的关键。张莉曾在2014年买过何凯文800块钱的阅读录播课,她回忆,身为大学生的她,无法准确分辨老师的授课质量,而购买何凯文的课程,正是听了他的演讲后,感觉“很有煽动性”,就买了课。

但风险也是明显的——缺乏稳定性。章斌说,当机构过度依赖几个名师,一旦名师过气、塌房或出走,对于机构都是致命的打击。业内最广为人知的一次名师出走即与何凯文有关。2021年,已经是文都“顶流”名师的何凯文出走,成为新公司新文道教育(以下简称“新文道”)的董事长,汤家凤、蒋中挺、万磊等30余位老师也同时离开,加入新文道。这个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几乎70%的加盟商都选择倒戈新文道,还有不少直营店也是。”在文都工作多年的老师张亮告诉本刊,这是文都消减名师效应的后果,“步子迈得太大”。

文都等机构的去名师化,可以追溯到2016年。文都及启航的老师均告诉本刊,这一年,包括文都、启航在内的多家老牌考研机构,课程逐渐由大班网课,转向集训营和周末面授班。2019年,文都新的管理层正在大力推进“直营+面授”模式,取代“加盟+网课”模式。那时,张亮所在分校的外展、单页和代理宣传时,重点是2万元左右的大班面授课,一个班级约五六十名学生,而非班级规模500人、价格2000元的录制网课。那一年,张亮一个人就招收了四五十名面授班学生,做到了100万的业绩,他所在的校区也招收了约2个班学生。而录制课,张亮只卖出去10来套。

考研人数的下跌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也是让名师模式逐渐失效的原因。2024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首次出现下降,较2023年减少了36万,但入场的机构却在增多。诸多线上机构、个人博主和遭受双减冲击的K12机构加入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招生愈加困难。
图源文都教育
某985高校毕业的梁心2014年创办了一家文科类考研辅导机构,2020年高峰期时,招生由第一年的三四十人,增至2000余人。梁心说那时考研的性价比很高,进入985院校后,梁心周围的学姐学长,几乎人均2-3个offer,都是华为、百度、阿里这样的大企业,年薪25-30万。疫情后,她发现,很多学生选择考公。

2023-2025年,梁心机构每年的招生人数呈直线下滑,“40%-50%的下滑速度”,到今年,她只招到100个学生。刘毅说,这两年考研机构都很难挣钱,招生人数下降,获客成本上涨,“往年在社交平台引流是免费的,现在一条潜在客户的微信,就需要80-120元的成本。”曾有文都内部人士对《商报》透露,“何凯文线下授课8000元/天,书籍版税13个点,加上自媒体平台的广告收入,年收入超1000万。”刘毅说,出于缩减成本的考量,去名师化也成为普遍的选择。

“学生的关注焦点,也从名师转向课程内容本身。”这是新东方考研辅导老师徐琴琴这两年感受到的最明显的变化。她说,早几年学生来机构报班,开口第一句话常常是询问,机构有没有名师。但这两年,常常询问是否是自有师资、历年辅导学生考研分数、答疑和课后服务等。机构也越来越卷服务和质量。比如,机构要求除与学生本人沟通外,还需与每周与家长反馈,领导随时在群内监督;答疑和学习管理老师由3人增至6人;要求答疑必须在24小时之内,若未落实,扣绩效工资50-100元。琴琴说,这两年,机构要求英语一教师的考研英语一成绩,必须超过75分,否则不能排课。

在日益注重服务的市场环境里,名师和名师的网络课程,优势大大缩减。张亮也感受到同样的变化,他说,名师授课以网络课程为主,在以面授课为主的分校,名师的作用不大。名师效应不再明显后,张亮所在区域的几所分校,也越来越少邀请何凯文等名师前来演讲:2019年,他们会邀请何凯文来演讲20-30场,这两年逐渐下降到10余场,出场价格也有下跌。“原来一天几场,从高铁站车接车送,给名师喝的水是百岁山,现在繁忙或者太晚时,分校会打车让名师自己去高铁站,而非陪同前往。”张亮说。去年何凯文到深圳大学讲座,章斌观察到,是他自己来的,没有助手。待遇也差了很多,原先跟领导视察一样,几千个学生,现在也没那么多人。

章斌说,名师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课程、讲座和书籍,有些名师可能还有公司股份,可以参与年终分红。但面授课程的推广,导致名师的宣传作用下降,其几块收入均有受到较大波及,名师只能依靠自己获取流量,售卖课程。但张亮观察到,依靠“鸡汤式”演讲,从微博微信时代走红的何凯文,并不能完全适应短视频时代。周思成、颉斌斌等人正在成为新一批考研学子口中的名师,以及不少做自媒体的考研老师,都在稀释传统名师的流量。章斌观察到,何凯文直播时,2000-3000人的在线观看人数,200-300元的网课,通常只能成交二三十单,“或许正是因此,他选择通过假报高分,维持着‘考研(英语)一哥’的位置。”张亮说。

(应受访者需求,除杜昶旭、徐琴琴、王一鸣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小风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何凯文 考研 名师 教育行业 流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