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Super黄 2025-03-05 16:52 北京
Claude 3.7,预示着一种新风向?
对着上面两张图,黄叔陷入了沉思!这件事要从昨天开始说起。。。
🔍 一场意外的提示词实验
昨天我在刷推特时,被一张超级精美的文章总结卡片吸引住了!这张卡片是用Claude 3.7生成的,风格卡通可爱,重点内容高亮显示,看起来简直不要太舒服!😍
我立刻查看了原作者的提示词(是日文的),翻译调整后尝试复现,结果...第一版就出来了这样的效果:
嗯...有高亮,但字体歪歪扭扭,整体感觉差强人意。于是我决定:彻底重构这个提示词!
🛠️ 提示词调教之旅:从混乱到精确
经过初步调整后,我得到了这个版本:
已经有了大致结构,但提示词整体还是比较混乱。虽然2-3次生成就能得到不错的结果(这在文生图产品中已经算高成功率了),但这远远不够!
AI编程+提示词的真正威力在于生成结构稳定、一致性强、细节可控的内容,尤其适合UI设计和信息卡片这类场景。
看着这份提示词,虽然已经划分了角色、任务、技术规格、布局、设计风格等模块,但内部内容还是一团乱麻。于是我开始了彻底的重构工作!
我的提示词重构思路:
1. 确定核心模块:角色和任务是基础,内容明确,无需大改
2. 布局为王:用「内容和规格」模块控制整体布局,明确每个元素的参数和值
3. 视觉统一:用「设计风格」模块控制整体视觉效果
这种模块化设计的好处太明显了!比如想换个配色方案?只需修改对应值部分。想要多套视觉风格?只需替换「设计风格」模块就行。简直不要太方便!
重构后的提示词结构清晰了很多,效果也立刻提升:
😱 调教地狱: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但好景不长!接下来我遇到了一系列让人抓狂的问题:
- 文字太重,视觉压力大文字排版完全错乱(这个最崩溃!)内容超出卡片范围各卡片高度不统一模型自作主张生成了只有鼠标悬浮才显示效果的卡片(这是静态图啊喂!)
每个问题都需要精确调整提示词来解决。比如文字排版错乱问题,我尝试了限制小卡片内容,但失败了;最后通过设置小卡片动态高度才解决:
还有一次,我发现程序没按要求引入Tailwind CSS(它能大幅减少样式代码量,节省token消耗),于是直接在提示词中放了引入链接。
整个过程中我还微调了字号、透明度,增加了背景几何图案数量,添加了小卡片中的图表显示规则,补充了作者和来源信息...
🎯 最终成果:完美,但值得吗?
经过几十次调整(没错,真的是几十次!),我终于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但当我回头看那个随手一句话提示词生成的总结图,突然陷入了沉思...那个效果,似乎也挺不错?
🤔 Claude 3.7是否抹杀了提示词工程?
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了很久。
目前,我们确实还需要精细调整提示词来获得理想效果。但随着模型理解能力的飞速提升,未来可能只需一句"帮我做个关于XX主题的信息卡片",AI就能理解我们的意图并交付满意结果。
我的观点是:提示词工程不会消失,但会从"精确指令"转变为"意图表达"。我们正处在这个转变的过渡期,既需要掌握提示词技巧,也要准备好迎接更智能的交互方式。
就像从命令行到图形界面的演变一样,高级用户仍然会使用命令行获得精确控制,但大多数人会选择更简单的交互方式。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对了,所有这些图片的生成,黄叔都是在Trae里一句话完成的,感兴趣的可以参考上一篇文章《5分钟写出爆款文章的秘密武器!Trae写作法大公开!免费用Claude 3.7!》:
也欢迎关注,后面会持续更新类似的内容,帮助你找到更好和AI融合的好技巧!
彩蛋时间!我测试了不同模型对同一提示词的输出效果,差距相当明显:
这些对比图并非最终版本提示词输出的,但足以看出其他模型与Claude的差距!
对了,如果你需要这份经过几十次调教的稳定提示词,欢迎打赏100元,然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稳定”,我会把中文版本的最终提示词和日文原版都发给你!感谢你的鼓励,让黄叔回点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