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社区 04月09日 18:06
那些辞职开店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讲述了两位在大理经营小店的店主的创业故事,一位是曾做法餐厨师后转做素食的勇哥,另一位是放弃化工和婚纱摄影,最终选择咖啡的吴迅。他们在大理这座城市,通过自己的坚持和选择,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着意义,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文章探讨了在慢节奏的生活中,如何坚持自我,以及在创业过程中对生活的感悟。

🍽️ 勇哥,曾是法餐厨师,因健康问题开始尝试素食,最终在大理开设素食餐馆“食早”。他坚持自己备货,注重食材的新鲜度,即便工作时间长也乐在其中,享受客人对食物的肯定。

☕ 吴迅,本科毕业于应用化工专业,后转行从事婚纱摄影,最终在大理开设咖啡店“崧珈琲”。他通过探店和自学,精进咖啡制作技艺,并专注于日式法兰绒手冲咖啡。

🤝 吴迅选择大理,是因为这里有志同道合的咖啡师朋友,彼此交流、互助,形成了一种平和的社区氛围,这与广州等地咖啡店的竞争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原创 圈圈 2025-02-19 12:00 云南

我有一个梦想,开一家小店



在大理,生活的节奏似乎总是与外界的喧嚣保持着一段微妙的距离。这座城市并不以快速的变化为特征,相反,它为每个人提供了一种可能——在宁静的环境中重新审视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某种深度和细节,以及缓缓地“成为”。


人类的追求往往在于对未知的探索与对自我表达的坚持。而这份坚持,可能并不在于一时的成就,而是在每一次的选择中,渐渐成就出一种独特的存在。



01

勇哥的食早小店


食早是一家开在古城北门菜市场那边的小餐馆。“本来取名叫食早是想做早餐的,因为早餐最重要啊。但是开了一段时间发现在大理大家早上都起不来,慢慢也没做早餐了,还越开越晚。”


老板勇哥之前是做法餐的厨师,最早入行是在2010年,从北京的餐厅后厨做起。


“太累了,一天经常要工作12小时以上。老板的一些要求会跟厨师长或餐厅经理沟通,然后厨师长要求我们。每个厨师长都有自己的风格。如果他是非常暴躁、急躁的人,那(后厨)整体氛围都会是那样。那个时候在餐厅干着干着,就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自己开个店。”




我开始做素食,是因为我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亚健康,身体状态不太好。那时我就想着试试素食。也开始了解一些素食知识,通过上网搜资料、在电脑上查阅,慢慢吸收了不少信息,决定尝试一下。


我在2017年开始进入素食行业,最开始我想把素食和法餐结合,法餐我做得时间比较长,希望能够做出一些既精致又有创意的素食菜品。虽然我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但这条路并不容易走。并不是每个职业岗位都能完全契合我的兴趣和想法,不是说每有那么合适的职业和工作机会,


做精致菜,就是做那种看起来精美但分量不多的菜,可能也不好吃,像西餐那种风格。像一道一道上,类似于西餐的头盘、前菜。这没有那么简单,做素食的话还是要跟咱们本地的,也就是中国大陆一些比较前卫领先的一些餐厅厨师学习的。


可能是因为我的年龄,也可能是因为我做西餐出身,在这个领域并不容易。”


“现在做餐饮真的没有那么容易。也很累,只不过自己开店能自己说了算。


最开始在选品类的时候,准备做饭团或者做面类。毕竟我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面食还可以做成素食的。我的想法很简单,没有想太多,只是想着先把店开起来,先做出来。一直在处理的主要就是怎么让店运转得更好,如何吸引客人。做早餐时,我的工作时间很长,虽然下午3:30就下班了,但我需要准备食材,有时候会一直准备到凌晨,整整备货到第二天。


其实,我开店并没有想着赚钱,只是有一件事想做,做到就好。能自给自足,不需要外界的压力。客人吃完饭表达出吃完之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时候,我就开心。至于店面是否能够大发展,我也没有想太多。”




食早是一个很适合吃慢食的地方。“之前有的时候我就跟客人说,你要着急你就去别的地方。之前吃早餐的时候看见那种着急来了的,我基本就会直接告诉他可以出门去别的地方吃。主要那个时候我出餐比现在还慢,每一份汤都要现热,来一个人热一份。”


勇哥现在的餐饮还在坚持自己备货,跟之前做法餐的习惯一样。“我还要自己和面做面条,这做下来又要干俩小时。基本所有东西都是鲜做的,有些顾客是尝得出来的。


比如有的人会进来跟我说“哇,你这真的很好吃。感觉说你是真的用心做的”,但是有的人可能就走马观花地吃完他就走了,这也不代表不喜欢我们的东西,也可能只是不善于表达。”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实在忙不过来,后面就开始招人给我帮忙,但是我们这个工作时长实在是太长了,而且每天关门之后我还要打扫一次全店的卫生,打扫地面和所有的物品。


也有店员问过我,要不我们隔天搞一次。但是我说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其他事情可以打折,但是搞卫生这个事情绝对不打折。不管你们说是我的执念还是我太固执,就是这样的道理。”



02

吴迅的咖啡馆


吴迅的本科专业是应用化工,现在的职业是咖啡师。


刚毕业后的他每天在实验室工作,“这个专业出来以后,在实验室里面做产品的研发,然后根据客户的反馈,做性能测试。测试完以后再给客户,然后就是不断的反馈调整。基本上就是很无聊,非常无聊。就是一个东西,要思考很多东西比如说溶剂、助剂,还有一些添加剂要怎么加。然后调整很细微的参数,等待非常漫长的过程。再加上化工行业它本身的挥发性的物质特别多。非常影响自己的健康。”


于是他跳槽,根据自己摄影爱好去做了婚纱摄影师。在广州从事婚纱摄影的工作,属于高强度的服务型行业。公司要求大家提供海底捞式的服务,客户有任何问题都需要他们帮忙解决,他经常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遇到极端情况可能就是早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


尤其面对一些“完美主义”的客户时,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加上情绪价值的输出,他每次都感到他身心俱疲。“我们是拍即时风格的,就是我们去捕捉他们互动的情绪瞬间,那个瞬间客户自己是没办法去调整表情或者肢体的。但是有些人就是觉得在这个瞬间我既要真实又要好看。所以一张照片拍一个小时都是可能的。


在这份工作除了累之外,吴迅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成长的地方”,比如“确实会有一些客户能给人就是带来很大的触动的,有很多有爱的新婚夫妻,就是不用去引导的,那种的客人拍下来会特别的顺畅舒服,你也能够跟他们产生一些联系。”“但这样的客户还是很少的,从这方面来说,大理的客户群体相对来说会好很多。


虽然在广州的经济收益很高,但是在那种情形下的高收益,我一定会把它花在其他地方,比如说我要喝咖啡、去娱乐、去做一些其他事情来填补和补充自己被消耗的东西。我觉得这些就抵消掉了。所以综合下来,我做婚纱摄影在广州的那段时间没有任何的收益。”


在广州繁忙的工作之余,吴迅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同事一起去各种咖啡店探店。


他和同事一起挖掘那些有特色的小咖啡馆,感受不同的手冲咖啡技艺甚至咖啡店的经营理念和氛围。


“我们就把广州那种比较有自己格调的咖啡店,探了一遍。去了解他们是怎么做手冲的、怎么出品咖啡的。一杯咖啡里面它想呈现什么?是呈现的是服务,还是呈现是它的风味?还有如何用咖啡有跟其他的食材结合等等。当时只要我们的拍摄一休息,我们马上往外冲去咖啡店,当时广州的所有新开旧开的咖啡店都被我们探了一遍。”


他在工作期间也逐渐开始自己制作咖啡,从简单的冷萃咖啡到更复杂的手冲咖啡。研究咖啡器具和豆子的味道,甚至购买了一整套专业的咖啡设备,开始自己动手制作手冲咖啡。


后面他辞职来到大理之后,也基本去过了所有的古城咖啡店。甚至还去了咖啡庄园探索咖啡豆的种植、生产和发酵烘焙的过程。大理这边认识的朋友知道他喜欢咖啡,推荐了他去参加了大理州的ABRC大赛,在这里他认识了很多咖啡师朋友。



留在大理,选择在大理开起自己第一个咖啡店,吴迅说,“我不是考虑居住的问题,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我在这里认识很多朋友,尤其是咖啡师朋友。我觉得我在广州一年我都不会有这样关系的朋友。因为我们每天的工作状态下,也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在这里大家很轻易就可以聊得很深入、然后可以一起去做其他事情,彼此之间相互帮助,还给我提供资源。


大理很多咖啡店,不是那种特别卷的,很平和,跟他们聊天我都觉得特别舒服,而且很多咖啡都彼此认识,老板跟老板之间都会相互帮助。他们是会经常串门,比如我今天店休,我去你这里坐,喝喝你做的咖啡。他就不是像广东那边一样,一个咖啡店非要弄一个很奇特的特调去吸引一些客户流量,或者用一些竞标的豆子做出一杯很有噱头的咖啡。”


“咖啡其实最有意思的点就是高温、中温、低温都会让最后的味道发生变化。你拿咖啡豆做出一杯咖啡的过程中,里面有一些小分子芳香物质,随着时间会挥发掉,不同程度的挥发结束,最后你感受到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


他现在正在经营的咖啡店主营的是日式法兰绒手冲咖啡,“日式深烘焙咖啡特点主要是如何去表达一杯咖啡的苦,苦可以很野,很力道,也可以温和、圆润,最初尝试到的可能是苦与浓,慢慢细品能体会深烘的甘、甜、纯、厚、滑,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像喝浅烘的咖啡一样,在不同的温度区间能感受到咖啡的不同状态。”


在聊天的最后,我问吴迅做咖啡想要传递什么理念。他转动了一下刚用完的做手冲的咖啡滤杯,褐色的杯子正中间有一个小小的蓝色方块。这是《爱、死亡与机器人》中的齐马蓝。


在《齐马蓝》这集8分钟的短片里,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齐马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成就,将自己身体各种改造,使他能够无惧高温严寒行走于星球或者无需氧气漂浮于太空。基于某次作画时涂错色彩的偶然,他开始创作一系列以同一个色调和饱和度的蓝色为主题的作品,一发不可收拾,他作品中的蓝色方块越来越大,从一方画布,到占据城市空间,变成巨幅作品,耸立在星球各处,随后进入浩瀚宇宙。所有人都在揣测这些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深邃内核,但是甚至齐马本身都难以解释自己对此的痴迷。


故事的结尾,齐马纵身跃入一个蓝色游泳池,将自己缓缓拆解。拆除了身上哪些具有各种复杂功能的肢体之后,所留下的,只是一个顺着游泳池四壁用刷子缓缓清洁瓷砖的小小机器人。而那抹蓝色,恰恰是他成为人类之前的最初的机器人的唯一也是全部的视野与使命。


齐马最后回归成泳池机器人,在这个故事中,他的最终选择并非只为了艺术的追求,它更像是对每个人生命中某种本能的呼唤,那种关于“成为”的渴望。


无论是选择在大理开设一间素食餐馆,还是投身咖啡的世界,或许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终点,而在于过程中那份坚持与转变。


每一次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取出的灵感,都是在向我们证明:即便是最微小的选择,最终也可能在无形中成为影响生命轨迹的关键。


而你呢,是否也从其中汲取到了灵感或力量?



关于受访人

·勇哥:食早,主营素食创意菜。古城内银苍路11号,营业时间11:00-20:00


·吴迅:小红书号3886640061,@崧珈琲。营业时间11:00-次日01:00


【人人都是人类学家】


作为从大理启程的共居共创社区,NCC一直致力于为这个多元文化的地方和全球的数字游民、创业者、创作者以及生活方式探索者提供交流与创造的空间。这里不仅是工作与生活的交汇点,更是各种故事与灵感的源泉。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在地风貌,和NCC之间的联系,并连接更多的声音,我们决定发起“人人都是人类学家”项目。


我们将邀请NCC所在地(大理、黄山、三亚)的人物、NCC社区成员、以及与我们有过互动的朋友,分享你们的故事。希望通过开放、多元的不同视角,将在地的多样性与社区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也希望通过这些故事给予你力量!


长期招募采访人和受访人,可➕小助手详询🤝




撰文|圈圈

图片|受访人

排版|大飞

审核|大曹

项目|人人都是人类学家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大理 创业 素食 咖啡 生活感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