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刚 04月09日 18:05
人生周报v014:学会说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诸多内容,包括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如无限游戏、选择权等;AI时代的现状及影响,如代码与文字生成量的变化、对人的替代与协作等;还提到了一些生活中的观点和习惯。

🎯无限游戏是世界观,让人看到更广泛可能

🎁像选室友一样选同事,看到把AI当作同事的雏形

📈AI时代的三阶段:协助人、替代人、放大人

💡一些生活中的观点和习惯,如创造力需要留白等

原创 李继刚 2025-03-08 15:19 北京

它来了。

头图


A dramatic black and white portrait of a human and an AI face to face, staring intensely at each other, confrontational stance, minimalist clean background, high contrast lighting creating sharp shadows, tension in the composition, AI represented as a sleek humanoid robot with glowing eyes, human with determined expression, dramatic lighting from above, cinematic composition, monochrome, film noir style, 8k detailed, professional photography

输入

如果你无法理解一个人又佛又努力,是因为你没理解佛。

即刻 @ConnorWu

一天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事。

    重复做正确的事。

即刻 @Odysseys.eth

正如旅行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往别人呆腻的地方,一些公司的所谓创新业务也经常是另一些公司战略性放弃的业务

即刻 @关于莉莉鱼的一切

出于恐惧的作为(或不作为)都后患无穷

即刻 @ConnorWu

很喜欢两个概念,一是无限游戏(Infinite Game),二是选择权(Optionality)。

无限游戏是世界观,让人看到更广泛可能,不把自己困在单一、被规训的棋盘上,也跳脱出狭隘的“输赢”束缚,本质是给自己机会去定义一个属于自己的“稳赢”游戏;

选择权则是方法论,不纠结某个具体时间切片上的决策和优化,而更关注整条时间线上每个点的选择权是否被打开。本质是尽可能减少“不得不”的频次,让自己显得更好运一些。

能做到的话,不一定能成功,但可能可以达到黄执中在奇葩说里对“完美人生”的定义:时时能选择,路路有回转。其实也就很好了。

即刻 @Mars任鑫

像选室友一样选同事

即刻 @瓦恁

创造力需要留白

具体来说就是日历留出空档。在读书时的自由思考,散步时的漫不经心,日常里展开无用的冒险。

让灵感的小幽灵们对话、嬉戏和碰撞,试着自下而上、信马由缰。

写作、设计产品或做决定,试试放手、感受那涌现的力量。

即刻 @Szhans

今年,两件事已经或正在发生——

第一、所有新生成的代码中,AI 写的代码量会超过人类写的代码量;

第二、所有阅读到的文字中,AI 生成的文字量会超过人类生成的文字量。

无论你是降临派还是拯救派,请准备迎接 AI 乱纪元。

即刻 @卫夕

本周推荐《关于说话的一切》(汤质著)。在当下,如何用好 AI?与它对话。而「说话」这件事,人类已经研究的非常深了。

如果你有感兴趣,可以读些语言学,符号学的书籍,从那些学科的研究成果获取力量,用来和 AI 交互,会有帮助的。

如果你想快速有所得,有得用,那就读《关于说话的一切》吧。安静用两天时间读完它,感受下自己头脑中的「三层世界」是怎么回事,审视下自己的表达在「抽象之梯」的哪个层次,调整你的措词,AI 听的到。


输出

所有答案都是幻觉,唯有问题永恒真实。

生产力是能量转化装置。

财富是个人可随时调用的能量库。

货币是社会共识下财富能量分配权的数据库记录。

投资是将当前财富输送到(未来)更高效的生产力系统的行为。

最近养成了个新习惯:在车里备一些喜欢的新书。

开车去见新朋友时,可以随时从车里的新书里选择一本送给对方。

文章标题是作者内心的窗户。

坦坦荡荡,欲语还羞,故唱反调,语不惊人死不休…

诸多众生相,都在标题的那一句话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大模型是脑,解决〝问题〞。

Agent 是手,解决〝任务〞。

「问题」至少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不知而问」,求索「是什么」,目的是从「不知」到「熟知」。

另一种是「因知而思」,对「已知」不满,试图通过反思超越「熟知」,达到背后的「真知」。

微信「拍一拍」是网络世界的「会心一笑」。

有个观察角度,用 Devin 和用 Manus 时的「放心程度」。

用 Devin 时总有点提心吊胆,担心它卡在哪步等我干预,时不时要切过去看看。

Manus 的体验,更接近「实习生」,给它一个任务,过一小时查看,完整结果交出来了。可用,谈不上多么优秀。

但这里的心态上的变化,我觉得挺重要的。

我好像真的看到了把「AI」当作同事的雏形了。最终胜出者是不是 Manus 这个产品,不重要,重点的是这个「放心交给 AI」的转折点,好像真的要跨过去了。

人生策略:内核保守,边缘激进。

激进保守主义。

我看到的三阶段,先别太兴奋,也别太 FOMO,该来的,它一会就来。

    AI 协助人

    「AI 几分钟就可以生成上千篇文章」「AI 两个小时就可以生成一个软件」,此阶段,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推背感,兴奋。

    AI 替代人

    一句话就可以生成上千篇文章,那「一句话」,可以一段代码批量生成,不需要人来参与了。人的能力项一个个的被 AI 替代,大量只会标准化操作的(增删改查)人员,一夜之间被 AI 替代。失业潮来临,迷惘。

    AI 放大人

    有一部分人身上的一些能力,AI 无法替代,可能是独特审美,可能是人际关系,AI 搞不定,转而放大这些无法替代的能力,人与 AI 进入协作共创状态。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时代 无限游戏 选择权 协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