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21:40 广东
连日来,杭州学生一篇《旧轨还乡》的作文打动了无数的网友:
“句句不提思念,句句都是思念”。
“如果当年不是着急赶路,语文应该是最浪漫的学科吧!”
姥姥姥爷牵着我,踏上一趟绿皮火车,自杭州启程,摇晃过二十五小时,直达内蒙古乌兰察布。
这是我儿时归乡的记忆。
火车一路向北,窗外景色从南方的温婉渐变为北方的辽阔。
......
即使短视频更绚丽,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文字更能表达人的情感。
无论什么时候,真情实感的文字,远比堆砌辞藻的范文更动人。
AI再发达,它也难以写出人心里难以洞察的微妙。
如何我手写我心?
我们曾经和很多作家取经如何帮助孩子写作,有一个建议被反复提到:
真实、准确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不怕写不好,最怕用套路、说假话。
每个人都有写好文章的能力,大部分人的天赋都是差不多的。暂时写不好的人,可能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写作的窍门,没有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
要想解开这团乱麻,我们首先得找到孩子们写作在哪里被卡住。
第一,素材少。
很多学生写作时最大的苦恼就是“没有素材,写时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脑海中一片空白”。
于是导致写作同质化严重,千篇一律,讲到母爱就是雨夜背自己去医院,讲到爱心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仿佛所有孩子的生活都被按了同一个模板。
但孩子们在周记本里明明记录着清晨6点的早读、周末辗转三个补习班的日常,这些真实的生命体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
孩子们其实不是缺少生活的素材,而是缺少将生活转化成文字的能力。
那些被随手丢弃的课间对话、被忽略的黄昏剪影、一次微不足道的委屈,都是未被开采的文学矿脉,等待着他们发现。
第二,结构乱。
见过很多这样的作文,开头是气势恢宏的排比句,中间突然开始写妈妈送伞,结尾又强行拔高,加上“吾辈青年”的感悟。
很多孩子以为作文的结构就是模板,于是把素材套用在“总分总”“名人名言+事例”的公式里,要么写了一个不出错但也不高分的保险作文,要么因为强行引用而显得格格不入。而一旦离开模板,作文又成了流水账。
好的结构不是用钢筋焊死的框架,而是像老竹编筐,可以顺着材料的天然肌理,编出透气又结实的形状。
孩子们还没有在阅读中学会如何真正感知故事的呼吸节奏,比如:
朱自清的《背影》里,作者的心境变化路程如何一步一步铺垫流露,父子间深沉真挚的爱怎样通过情节展现的;
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是如何设置悬念、塑造人物,一个个剥洋葱的结构是怎样扣人心弦的;
这些都需要在学习中慢慢领悟,才能够转化成自己的方法。
就像跳舞,懂得在舞蹈中掌握轻重、节奏和呼吸的人,才能舞出优雅的姿态。
25节视频录播课,共计750+分钟
5场实时在线直播答疑
25节PPT讲义及25个思维导图
除此之外,孩子们还面临着:
✖ 输入不足:课外阅读停留在 “打卡式完成”,对生活细节缺乏深度感知;
✖ 输出难产:写作沦为 “挤牙膏” ,每周真正用于创作的时间少之又少;
✖ 热情缺失:写作文变成应付老师的差事,而非表达自我的途径;
✖方法错位:遇到问题只能盲目修改,无法精准定位症结所在;
......
写作是“观察—思考—表达” 的完整链条,需要专业的方法引导,但很多孩子没有上过全面、系统的写作课,很多问题光是靠自己是没有办法去发现、去解决的。
我手写我心,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表达者,只是需要一把专属钥匙去激活他们的写作能力——
所以我们为孩子们特别打造一门科学、系统、高效的写作方法课——《南方周末少年故事写作课》。
25节视频录播课,共计750+分钟
5场实时在线直播答疑
25节PPT讲义及25个思维导图
《南方周末》前特稿编辑、新华社前资深记者、专业写作教练带教,5大板块+10周时间带你初高中写作全流程拆解!
从素材积累到修改润色,25节视频课+5场实时直播帮孩子搭建 “写作脑”,让孩子像搭积木一样写出高分作文。
750分钟视频课程,将逐一降解各个写作难题:主题构思、素材库搭建、材料整理、情节、结构、人物、文笔、风格等,让孩子在开头、中段、结尾、修改、练笔等环节逐个击破。
一顿火锅钱,让孩子真正学会表达,真正写出第一篇优秀作文。
25节视频录播课,共计750+分钟
5场实时在线直播答疑
25节PPT讲义及25个思维导图
初学写作的孩子,首先,要建立一个关于写作的系统性元认知。
孩子有了系统的写作元认知后,这个认知框架就会像一棵树扎根下来,不断从他的日常阅读、生活碎片中汲取营养,越来越壮大,进入自我的良性循环,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其次,写作是有门槛的,要有人领进门。这个老师,需要有长期的写作经验,只有自己写出过一流的好故事,才懂得如何打造一个好故事,而且,还需要专业的指导水平,尤其是面向孩子的教学,更是需要极高的综合素养和讲述能力。
初学写作,到底学什么,写诗歌,写散文?都不是,就文学的传统而言,写作的源头就是讲故事。孩子学写作,首先就要学故事写作。
✔写作的系统性训练:
一个课程、五大版块、750分钟视频、5场直播答疑、25份学习资料包助力孩子跨过写作那道门,真正踏上写作旅途,写出属于自己的好故事。回过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25节视频录播课,共计750+分钟
5场实时在线直播答疑
25节PPT讲义及25个思维导图
01
10+年经验写作教练全程陪跑,手把手带你冲高分
本次课程讲师叶伟民是资深媒体人,曾任南方周末特稿编辑、《新华社》记者,拥有十余年写作编辑经验。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特聘写作导师,出版过写作专著。
用“教练式”教学手把手指导,擅长带领零基础学员快速入门,让孩子们通过系统训练提升写作能力与思维。
02
10周系统训练,30分钟高效学习
《南方周末少年故事写作课》分为5大版块,每版块2周学习(5节课+1场直播答疑),全程10周。
课程每节仅需30分钟,隔天消化知识,每一版块一场直播答疑,确保孩子循序渐进掌握写作方法并灵活运用。
从启发思考、学习技法到案例拆解、视频答疑,从输入到输出,一个知识吸收的完整闭环,让孩子们打好写作基础,真正学有所得。
02
100字微练笔,读写联动高效积累
叶老师强调"微练笔训练法",每天100字观察写作,低压力养成习惯。这是叶老师亲测有效的素材累积法,通过每天的晨间短文案,积累超过2000条素材。
结合"输出倒逼输入"策略,借鉴李敖读书法分类管理阅读素材,建立个人主题素材库,实现读写高效联动。
25节视频录播课,共计750+分钟
5场实时在线直播答疑
25节PPT讲义及25个思维导图
叶老师曾在媒体工作多年,在新华社、《南方周末》等媒体历任记者和特稿编辑,积累了十多年的一线写作和编辑经验。离开媒体后,叶老师一直在深耕写作课程,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特聘写作导师,曾教导数千人的写作训练,并出版了专著。
25节视频录播课,共计750+分钟
5场实时在线直播答疑
25节PPT讲义及思维导图
01
营期长,配合学生学习节奏
向最好的文章学习,才能写出好文章。
02
营期长,配合学生学习节奏
03
课程福利 100个作业批改名额
25节视频录播课,共计750+分钟
5场实时在线直播答疑
25节PPT讲义及思维导图
我们将花5节课的时间,来和同学们构建写作元认知。
第三版块,我们从记者的流程图开始,从零件到成品,学习怎么将日常的积累与素材,变成作文的材料。再从开头、中段、结尾以及修改,一一讲解好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
第四版块,人物版块,人物就是故事的灵魂,画龙点睛,为故事注入精气神。
第五周,我们梳理文字,整顿语言,调整行文节奏,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带领学生们逐步提升语感、表达自我。
四大版块学习下来,让学生在原来元认知60分的基础上,再往前大迈一步,不再畏惧作文写作与表达,同时通过感受力、故事力、思考力的练习,掌握写作内功。
25节视频录播课,共计750+分钟
5场实时在线直播答疑
25节PPT讲义及思维导图
知识吸收的完整闭环
你可能难以在市面上找到比它系统更丰富、结构更完整的写作课了。
01
750分钟正课视频
02
5节直播答疑
03
25节PPT
04
25张思维导图
25节视频录播课,共计750+分钟
5场实时在线直播答疑
25节PPT讲义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