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18小时前
大我五岁的姐姐昨天在朋友圈这样说,让我心里有点怪怪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这篇文章探讨了家庭中子女间感受到的偏爱差异。作者通过回忆与姐姐的经历,反思了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情感。文章揭示了家庭矛盾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以及在不同视角下对“偏爱”的不同解读。作者试图理解姐姐的感受,同时审视自身经历,表达了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的姐姐认为父母偏爱作者,导致了她感受到的不公平。而作者则认为自己是被“放养”的,与姐姐的经历有所不同。

🏠姐姐小学时就寄宿,作者则六年通学。姐姐在物质上得到了更多满足,例如在学校购买零食,而作者则在工厂里独自度过童年时光。

📚在学习方面,姐姐高考超常发挥,而作者则承受了学业压力。尽管如此,父母依旧在姐姐高三时每周送饭,体现了父母的关爱。

🏡父母为建造新房花费巨额资金,但房产证上写了作者的名字。这反映了父母在经济上的付出,以及对子女的期望与关爱。

💔文章揭示了家庭中存在的矛盾,以及父母关系对子女的影响。尽管如此,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目前趋于“正常”,但过去的不堪经历仍对作者和姐姐产生了影响。

难以描述,感觉像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感。

我姐大我五岁,我姐认为我出生后父母就一直偏爱我,儿女地位不平等。有一次我和她谈心,她说这个家是没人爱她的,我不知道是她夸大其词还是确有其事,我也无法切实体会她的感受。

父母生姐姐的时候家里还是租房子住,后来因为她要上小学才买了房。她上小学就寄宿了,而我六年都是通学,(好像是当初爸妈没时间带)但我读通学的日子也没很特别。父母刚开厂,我每天就是回到工厂里,写完作业一个人玩电脑打发时间,父母也不会关注我的情况,直到晚上快十点才回家睡觉。或许是我一直被带在身边她才觉得不公平。

姐姐上的是民办外国语小学,我是公办学校。那时候家里还算有钱,她每周上学都要先去附近超市买好多好多零食,牛奶,薯片,巧克力加起来一大包。(她说是在贵族学校,别人有吃的你没有心理会落差,何况那时候还是小孩)。她高三的时候我初一,我周日下午六点要到校,但父母每周都要给她送饭吃,所以我每周被拉着提前好早去学校,其实我也觉得没什么,高三一年我没主动要求过一次父母送饭,是他们主动来了三次。

在学习上,其实我姐是没我努力的,她读书的时候比我爱玩很多。我俩都不是聪明人,数学都很差。她高考是超常发挥上了重本,远超父母的期望。但我小时候内向,守规矩,所以就一直认真学,小学初中的时候侥幸考取几次很好名次,父母就认为我是块料,给了我很大压力,我过去十年读书的经历都很压抑,挣扎,(之前也发帖讲过)最后勉强上了个末流211。

在我的视角里,从小时候的关心与感受来看,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被放养,结果没聊到读书还行,而姐姐其实受到更多关心,但是也有更多教训,(我几乎没被打过骂过)

写到这我又想起了一个事,这几年父母在老家建房子,花了家里很多钱,前后弄了好几年,过年才第一次住,但是那个房子写了我的名字。

我肯定不能否认父母的养育之恩,她们在我身上花的钱不比姐姐少多少,仅从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关心来说,我实打实认为自己没有被偏爱,至少体现在不同方面。在我回顾12-18岁这段时光,我也想不起很多父母关心我的场景,除开送饭。

我一直觉得家里有很多矛盾,我妈总觉得她就是个外人,过来受苦。我爸干了些什么事就不方便说了。从我小学记事起,这个家好几次接近破碎边缘有很多很多不堪,我和我姐都受了影响。但现在大家又是正常过日子,还有说有笑的。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家庭关系 偏爱 成长 原生家庭 情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