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以色列的科技合作蓬勃发展,两国政府间项目为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常州和上海的创新园聚集了大量的中以合作企业,涵盖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双方在清洁能源、海水淡化、生物医学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中国企业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以色列企业也纷纷到中国发展。从新能源汽车的智驾系统到滴灌技术,再到杂交水稻和青蒿素疗法,科技创新正惠及全球。
💡 常州创新园和上海创新园是中以科技合作的重要载体,常州创新园拥有近300家以色列和中以合作企业,近60项双边技术合作项目。上海创新园则聚集了208家创新企业,落地867件知识产权,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 中以合作领域广泛,涵盖清洁能源、海水淡化、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搭载以色列企业研发的智驾系统,受到全球市场欢迎。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落地中国,提高了内蒙古马铃薯和云南蓝莓的质量和产量。
🌱 科技创新成果造福全球,以色列研发的滴灌技术、海水淡化技术,以及中国培植的杂交水稻、开发的青蒿素联合疗法,都是科技创新惠及全人类的鲜活例证。
🏢 中国企业积极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和孵化器,以色列高科技企业也纷纷到中国落户发展,两国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在两国政府间项目的支持和带动下,中以民间科技创新合作蓬勃发展,这种合作模式为两国带来了互惠共赢的局面。

肖军正大使在以色列媒体发文指出,常州创新园拥有近300家以色列和中以合作企业、近60项双边技术合作项目。上海创新园聚集了来自中国和以色列的各类创新企业208家,落地各类知识产权867件,初步形成以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为主的产业集聚。在两国政府间项目的支持和带动下,中以民间科技创新合作蓬勃发展。中国企业纷纷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和孵化器,以色列高科技企业相继到中国落户发展,双方在清洁能源、海水淡化、生物医学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中国新能源汽车搭载以色列企业研发的智驾系统,受到全球市场的热烈欢迎。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落地中国,使内蒙古马铃薯、云南蓝莓的质量和产量大幅提高。以色列研发的滴灌技术、海水淡化技术,中国培植的杂交水稻、开发的青蒿素联合疗法是科技创新造福全人类的鲜活例证。